战后漫画50年史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竹内长武,竹内オサム  页数:177  字数:170000  译者:李斌  
Tag标签:无  

前言

  何谓漫画?如今作为大众文化而极其繁荣的漫画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关于其形式方面的特征最近已经以各种形式讨论过了。有使用漫画符号的文字气球,将一幅幅画面连接起来,云云。的确,重视这种表现形式也无疑是接近漫画这一真相不明的文化的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和现代文学中文体论的发展一样,漫画也需要其特有的文体论。现在这种探讨盛行一时,对于漫画这种文化来说应该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但是,就算弄清楚了表现形式的细节,那漫画到底是什么呢?这一疑问仍然存在。在表现方式论到处出版,但是缺乏与时代紧密相关、具有历史性视角的漫画文体论的现状下,可以说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到底何谓漫画?其繁复的生命力的秘密是什么?  本书试图以漫画,尤其是战后极其繁荣的“故事漫画”所引发的事件为线索,再次思考“何谓漫画”这一根本问题。漫画在玩耍。漫画在诱惑。漫画在叫喊。漫画在打破禁忌。而且,有时漫画会伤人,歧视人,并引发无可挽回的事件。所有这一切就是“漫画”这一莫名其妙的表现形式的真面目。  对于漫画所表现出来的架势,甚至有时是粗暴且不安定的架势,人们会感到惊愕和恐惧。本书试着从今天的视角对这些架势的痕迹进行了重新组织。到底什么地方被大家认为是有问题的,又有哪些东西被大家讨论过呢?读者根据漫画在社会上所留下的痕迹,应该多多少少可以获得一些对于到底何谓漫画这一问题的答案。

内容概要

何谓漫画?如今作为大众文化而极其繁荣的漫画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本书试图以漫画,尤其是战后极其繁荣的“故事漫画”所引发的事件为线索,再次思考“何谓漫画”这一根本问题。漫画在玩耍。漫画在诱惑。漫画在叫喊。漫画在打破禁忌。而且,有时漫画会伤人,歧视人,并引发无可挽回的事件。所有这一切就是“漫画”这一莫名其妙的表现形式的真面目。

作者简介

竹内长武,1951年生于大阪。在从事儿童文化和文学的研究的同时还进行漫画的评论研究。毕业于大阪教育大学,历任大阪国际女子大学教授、同志社大学文学部教授,现为同志社大学传媒系教授。著有《儿童文化》(合著,福村出版)、《漫画和儿童文学之“间”》(大日本图书)、《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赤本漫画的出版  战败和漫画出版  儿童漫画杂志的创刊  赤本漫画和出版统制  赤本出版的高峰  赤本出版的真实情况  其后的发展第二章  月刊和连环画  连环画的流行  何谓连环画  作家和作品  山川惣治的连环画  《少年肯尼亚》批判第三章  月刊和故事漫画  故事漫画繁荣的时代  视觉性儿童文化的崛起  剽窃事件  “驱逐坏书运动”的经过第四章  租借漫画和写实漫画  租书店的时代  写实漫画的诞生  出租用书的卫生问题  黑色伤痕的男人  《忍者武艺帐》和《血不倒翁剑法》第五章  少年、少女周刊的创刊  从月刊到周刊的时代  两份少年周刊  舆论的动向  少年漫画的战记故事热潮  “晓战斗队大悬赏”问题  《无耻学园》和《烧野矢八的玛利亚》第六章  发烧友杂志的创刊  漫画发烧友的诞生  《GARO》的创刊  对柘植义春评价的足迹  《COM》的创刊  《月刊黑野狗》和《WILD》  漫画评论的兴起第七章  青年杂志的发刊  空前的漫画热  知识分子们的写实漫画争论  《阿修罗》事件  《黑野狗》的复活和《请温柔地杀死我!》歧视事件第八章  少女漫画的崛起和黄色写实漫画的世界  新少女漫画的世界  70年代后半期的文化状况  黄色写实漫画的作家们和“禁售”事件  媒体的报道  萝莉控漫画热第九章  70~80年代的事件目录  战后漫画的十年周期  侵犯版权  “引用”的允许范围和戏仿的问题  “引用”和“加工”的文化一漫画  漫画的性表现  原型事件和歧视事件  力石彻的葬礼和棍原一骑第十章  1990年代的两个事件  1990年代的漫画事件  手冢漫画的“歧视黑人”事件  “有害”漫画问题后记战后漫画史年表

章节摘录

  为了抗议上述文章,大岛渚在10月21日那期上进行了彻底的反驳。他以《不能说傻话,只有写实漫画才是现代的代表性艺术——反驳会田雄次先生》为标题,对会田的逻辑和漫画反对论者的问卷内容提出了不满。大岛曾在1967年将《忍者武艺帐》拍成了电影。从写实漫画被全共斗一代接受一事也可以看出,其反体制、非艺术的一面受到了称赞。  接着,10月28日那期刊登了近藤日出造、杉浦幸雄、小林治雄、佐藤三平等风俗政治漫画家的再反驳。对于成人漫画家来说,通俗的写实漫画盘踞在周边部分的时候还好,但现在居然进入了自己的主要根据地一一中央的杂志,这实在是无法忍受。近藤日出造写道:“我完全不看。那种画面我怎么都适应不了。”杉浦幸雄则说:“漫画完全没有被写实漫画所吃掉。理由很简单,因为漫画和写实漫画完全是两种东西。”小林治雄也说:“我不太关心,也不知道。那和我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佐藤三平也很不客气地说:“写实漫画是‘故事’,是小说的亲戚。和‘漫画’比起来,内容和画都完全不同,两者毫无关系。”总之,他们只不过是在用不同的说法在讲:虽然没怎么看过,但漫画和写实漫画明显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工作绝不会被抢走,并且事实上他们在进行着质量更高的工作。这完全是没有意义的议论。因为他们和写实漫画家虽然同为表现者,但却只是以写实漫画为挡箭牌而表明了自己的保守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战后漫画50年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很好,系统的了解了战后漫画发展情况。
  •   日本漫画值得研究
  •   期待出版社阅读日本书系的其他续作!
  •   动漫自然是艺术。原本就是为了看对动漫的学术性思考才买的,看了之后完全不会感到失望。对别人来说,可能娱乐性差一些……?但动漫本就不是只有娱乐性的。还是态度端正些认真阅读吧,这书对于有心人来说基本可以说无可挑剔。
  •   是本不错的研究资料,可以收藏一册~
  •   很感兴趣!
  •   我们80后这代人,是伴随着动漫,尤其是来自日本的动漫作品而成长的。我自己也是一个“漫龄”可以追溯到小学的资深爱好者,并且在年岁渐长之后仍保持了对这种独特表现形式的喜爱。这一点在上一辈人看来大概是不可思议的吧。因此,看到这本《战后漫画50年史》时,本着对日本漫画发展脉络的一丝兴趣,便购进了一本。读完后在此谈谈观感。

    以前也看过一些对日本漫画发展的描述,而本书相比之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并不注重漫画本身的表现形式,而是以漫画所引起的社会反响乃至社会事件为主要对象。比起以往所见漫画史多从“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奠定战后日本漫画新形式讲起,本书却从“赤本漫画”的繁盛来展开叙述。虽说手冢也是赤本漫画潮流中涌现出来的,但所采取视角的不同还是很容易看出来。本书作者并不太关注漫画的表现特点是什么,比如蒙太奇式的分镜,比如分格叙述,比如气泡式的对白框,比如注重动感的画面……相反,竹内长武关心更多的是漫画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各阶层对于漫画的态度,以及漫画所引起的批评和质疑。自然,书中也不会对代表性的漫画家有太详细的介绍,最多只是在社会事件中提及而已。因此,如果是想要了解漫画的艺术表现特色及发展的读者,本书可能不太合适。此外,由于本书成书于上世纪90年代,而且主要的叙述重点放在漫画草创时期,到80年代以后的内容相对比较粗略。而恰恰是那个时代的漫画家对国内漫迷的影响更大。所以想要从本书中缅怀自己的青春岁月恐怕是不太可能的(笑)。这也令我有些许失望,不过本书还是能够带来一些收获的。

    如前所述,本书其实是日本战后漫画发展的社会史。因此,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日本社会何以产生漫画,又为何能够发展至如今繁荣局面的机会。说实话,对日本民族性格了解越深入,我就越是不解为何这个国家能够产生漫画这种表现形式。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漫画是在战后社会整体管制相对松弛,民众娱乐设施匮乏的大环境下萌生的,而早期漫画家将电影手法引入创作中也给其带来了表现能力的飞跃,于是漫画开始流行。然而,我们也能从本书中了解,漫画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主流知识界的质疑,反对乃至诋毁。对于动漫传入中国后将其当做“洪水猛兽”的中国家长来说,是不是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呢~就连反对的理由也是如出一辙:“传播不良价值观”、“很黄很暴力”、“毒害青少年”等等。应该说,这种社会反响才符合中日社会的共性吧~而在国内,除了对漫画诲淫诲盗的担忧,还有另一层民族情绪和敌对情绪隐隐浮现。曾经有一个非常不靠谱的说法广为流传,那就是在美日国内,青少年都是不打游戏不看漫画的,老美和小日本专门制造这些精神毒素来销往中国,毒害中国的少年儿童。看了本书,估计这一层顾虑可以不攻自破了,原来小日本连自己的小孩也一起毒害啊,家长们的担心可以少一点了吧(也许是更多了~)

    那么,为何漫画在被主流排斥,被知识界反对,经历数次“坏书抵制运动”后,还能继续生存甚至发展壮大,成为日本流行文化的代表,并最终被主流所接受呢?首先这基于其顽强的生命力,因为漫画是真正大众的文化,是草根和通俗的,也就是坚韧的。无论受到文化界和主流媒体的如何疏远排斥,漫画最终还是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其次,漫画作为一种表现方式,自然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内容。这并非漫画本身的过错,它只是反映了社会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已。但是其本身也是一种思想传播的媒介,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批判是十分必要的。日本社会各界在漫画成长过程中的批评之声虽不绝于耳,但好在始终没有要取缔这种形式的地步。相比国内某些人士动不动就要“斩草除根”的架势,这种态度还是比较理性的。你能因为三级片存在而取缔所有电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合理的批评也有利于漫画行业本身的良性发展,并将其中引起争议的内容与思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打开了局面。虽然围绕漫画的各种争议仍然存在,但正是因为漫画本身存在,争议才存在。这一点,对于国内漫画界发展以及社会对动漫态度的变更可说是有借鉴意义。

    因此,本书作为日本漫画的发展史有其价值,对于想要了解漫画历史的读者推荐一读。不过,正如之前所说,由于过于注重社会方面的叙述,对漫画本身的特点界定不够明确。书中提到漫画和连环画,可究竟两者区别在哪里却语焉不详;谈到“写实漫画”的兴起,又让人疑惑其和手冢漫画的表现形式有何不同呢?对于不了解情况的读者,这是个不小的障碍。而且只介绍到90年代中期也是一个遗憾,因此将其视作漫画发展史的补充也许更为合理。
  •   对于喜欢日本漫画,尤其是对日本漫画史感兴趣的人来说,是本不错的参考书。如书名所述,本书主要介绍了从二战战败后至1995年左右日本漫画的发展历程,对不同时代漫画界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特别的描述,让读者对那个时代的日本漫画界状况能够有较为感性地了解。
    由于国内引进日本漫画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对于更早期的漫画,国内漫迷普遍较为陌生,而这本书刚好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至少我在读过后认识了白土三平。
    这本书可能成书较早,只介绍到90年代中期,之后出版的漫画书中并没有涉猎,想找新鲜玩意的就不用考虑它了。
  •   还不错,如果图片更多就好了
  •   本来就是写文章用的~~~~
  •   看着颇为枯燥,但的确有用处= =
  •   这本书很短,所以在叙事方面也必然会有所选择,这是作者本人开始就提到的。与我读过的其他历史不同的事,这本漫画史虽然尽量以时间顺序讲述,却是以漫画界重大事件为中心的。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章节出现时间上的重复,部分前面提到的内容也会被提起。并且,作者并非仅仅关注与漫画,而是将更多思考放在漫画发展与社会环境发展的相互作用上,为漫画自身的种种改变和漫画引起社会的讨论提供了比较合理的前提,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考背景。作为读的第一本漫画史,本书还算简单明了地概述了战后到90年左右的漫画形式和内容的发展,是一个好的开始。
    美中不足的地方也是明显的。作者的叙事方式是我不太喜欢的地方。很多章节间甚至是章节内部的转折承接并没有很好的做到,读来有跳跃感,没能为读者提供合理的思考路径和逻辑。此外,转折的时候缀余的句子过多,让人觉得在这本本来就不长的书里占了不必要的篇幅。还有一点就是成书年代过早,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最熟悉的作品都是从本书结束以后的年代开始真正走进读者的,像引领少年JUMP最辉煌时代的龙珠此时还没发挥出那么巨大的能量,也就没有被叙述,只在书后编年表被提起。所以,初看此书会有很多陌生感。
    比较有趣的是,在书的最后提及了少女漫画的先锋,其中竟然包括了甚至是大篇幅讲述了耽美漫画鼻祖们的作品和事件,但是只是以描述微妙少年情感的少女漫画来归纳此类漫画,属于普通少女向漫画的范畴。虽然89年绝爱已经开始连载,大概谁都不会想到多少年以后腐类漫画居然有如此庞大的独立市场吧。
  •   装帧设计过于老气。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