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研究导引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计秋枫,龚洪烈  页数:41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为高等院校历史学类、政治学类、法学类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专业引导。全书分“近代外交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国与世界”和“历史与理论”四章,每一章精选名家名作6—9篇,附有导言简要介绍作者的学术地位及所选作品的学术价值;各章所附的“延伸阅读”、“问题与思考”和“研究实践”、将激发读者的研究热情。

书籍目录

国际关系史学概论
第一章 近代外交实践
 导 论
 选 文
  1648年的闵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渐进的和平(卡列维·霍尔斯蒂)
  赢得战争(1660—1763)(保罗·肯尼迪)
  欧洲的外交关系(1763—1790)(M.S.安德森)
  大陆体系(1807—1809)(乔治.勒费弗尔)
  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王绳祖)
  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与巴黎和约(E.B.塔尔列)
  东方大危机,1875一1878年(A.J.P.泰勒)
 延伸阅读
 问题与思考
 研究实践
第二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导 论
 选 文
  大战的基本原因(?.布.费)
  欧洲和集体安全体系的鼎盛时期(1925--1929)(让一巴蒂斯特.
  迪罗塞尔)
  30年代英国的重整军备与绥靖外交(齐世荣)
  1937—1941年的美德矛盾(王明中)
  纳粹德国为何对美国宣战(蒋相泽)
  1943年的战后规划和准备工作(威廉·哈代·麦克尼尔)
  美国历史上最漫长的战争(孔华润) 
  尼克松、基辛格与缓和战略(约翰·加迪斯)
  民族解放战争(人江昭)
 延伸阅读
 问题与思考
 研究实践
第三章 中国与世界
 导 论
 选 文
  17世纪东方外交与西方殖民主义(张之毅)
  英国第一次使团来华的目的和要求(朱杰勤)
  1866—l875年的对外关系(徐中约)
  1911年后日本陆军的对华政策——是分歧还是分工?(坂野润治)
  巴黎和会:欧美列强袒日压华(丁名楠等)
  开展21世纪中美关系的目的和手段(兰普顿)
 延伸阅读
 问题与思考
 研究实践
第四章 历史与理论
 导 论
 选 文
  米洛斯人的辩论(修昔底德)
  略论均势原则在近代欧洲史上的作用(王绳?)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亨利。基辛格)
  大国战争的原因(约翰·米尔斯海默)
  中东的冲突(小约瑟夫·奈)
  作为国际体系的冷战(戈登·A·克雷格 亚历山大·乔治)
 延伸阅读
 问题与思考
 研究实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正如我们在前面几章中看到的那样,90年代里,两国在上述领域中的一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在另一些方面进步则不那么明显或几乎看不出;在有一些方面还出现了倒退。例如,关于意图、利益和能力,虽然两国民众中储存着对对方的巨大好感,但同时也存在着使广泛合作关系难以达到的疑虑、担忧和国家目标。相互信任很难实现,这一点清楚地反映在1999年6月一名中国高级外交官反问我的一个问题中:“美国究竟是在推行人权和自由政策,还是在推行权力政治和霸权主义?”显然,他自己对这个问题早已心中有数。在2l世纪开启之际,中国觉得美国似乎在高度地(且越来越起劲地)从事海外干涉,又服从一些无可回避的限制以及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中国过去的受害感和恐惧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华府更强的干涉主义姿态之含义非常敏感。北京密切注视着华府加强中国不参与其中的同盟机制(北约和美日同盟)的趋势,担心这些同盟是不是有一天会转向对付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如一位退休的中国外交官指出,“最重要的是干涉主义倾向的发展。一个嗜战好斗的超级大国是一个威胁。我不想说它是一个无赖的超级大国”。此外,中国人在骨子里不相信美国真诚希望中国强大繁荣;美国的经济制裁(1989年以来的一些时候)和出口控制,就是他们看到的华府在这方面意图的最明确迹象。美国人不仅想与目前的中国进行交往,还希望努力改变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这种强制意识,在中国官民看来,是他们意图的另一个恼人、唐突的表征。

编辑推荐

《国际关系史研究导引》是大学研究型课程专业系列教材•历史学类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关系史研究导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