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简编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杨子坚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杨子坚 编  页数:417  

内容概要

  《古代文学史简编》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学简史的教材,适用于大学本科公共选修课、文科专科必修课,也可作为理、工科大学生和中老年文学爱好者的普及读物。书中所引用的作品,都备有简明的注释;所引用古人的品评、生僻的词语也都加以注释;连人名中的难字,作者也不厌其烦,查找人注。这样就方便了读者,读者一卷在手,可以顺畅自如地通读全书,连字典都不用查。  《古代文学史简编》既有基本知识、文学史的论述,又征引了必要的作品和资料。文学史和有关知识的介绍,力求简括,点到为止,引而不发;作品和资料部分则力求典范,不与中学课本重复。  本书着重介绍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明清传奇等所谓“一代之文学”的发生发展、创作特点和历史走向。学生掌握了这些情况,文学发展的脉络也就清楚了。关于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书中分别列举了三折戏的全文,占了一些篇幅,从教学角度看,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排演,从而掌握这些戏曲样式,进而去阅读其他的剧本。  《古代文学史简编》注意艺术方面的介绍并试图从作家作品的艺术分析中,反映文学演进的一些规律,所以,书中征引的资料也以前人的艺术方面的品评为多。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先秦文学 第一节 上古歌谣和神话 第二节 《诗经》 第三节 先秦散文 第四节 屈原和楚辞 第二章 秦汉文学 第一节 汉赋 第二节 《史记》和史传文学 第三节 汉乐府和文人诗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建安文学 第二节 正始文学 第三节 太康文学 第四节 陶渊明 第五节 南北朝诗 第六节 南北朝文 第七节 南北朝文论 第八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九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四章 唐五代文学 第一节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第二节 盛唐山水诗 第三节 盛唐边塞诗 第四节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 第五节 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 第六节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第七节 古文运动和韩柳散文 第八节 中唐其他诗人 第九节 晚唐诗歌 第十节 唐人传奇 第十一节 唐五代词 第五章 宋代文学 第一节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第二节 苏轼 第三节 北宋初期词坛 第四节 北宋后期诗词 第五节 南宋前期诗词 第六节 陆游 第七节 辛弃疾 第八节 南宋后期文学 第九节 宋元话本 第六章 元代文学 第一节 杂剧 第二节 南戏 第三节 散曲 第四节 诗文词 第七章 明代文学 第一节 《三国演义》和明代的历史演义 第二节 《水浒传》和明代的英雄传奇 第三节 《西游记》和明代的神魔小说 第四节 《金瓶梅》和明代的世情小说 第五节 明代拟话本 第六节 明代戏剧 第七节 明代诗文 第八章 清代文学 第一节 《聊斋志异》和清代文言短篇小说 第二节 《儒林外史》 第三节 《红楼梦》 第四节 清代戏剧 第五节 清代诗文词 第六节 近代文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七、白居易的影响 白居易最大的贡献和影响,是继承发扬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了一个新乐府运动。 就其诗作来说,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浅切的诗派,或者叫通俗诗派。晚唐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聂夷中,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陆游,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从白诗中吸取养料。另外,元明清剧作家把白诗改编为戏剧,如白朴的《梧桐雨》、洪升的《长生殿》是由《长恨歌》改编,马致远的《青衫泪》、蒋士铨的《四弦秋》则由《琵琶行》改编。 白诗声名远播国外,当时朝鲜商人就曾求索白诗,带回卖给该国宰相。日本僧人也曾抄白集带回,至今日本还保存有当时的抄本。 第七节 古文运动和韩柳散文 在中唐文坛上,与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相呼应的是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成就就成了唐代散文成就的标志。 一、古文运动的由来和基本内容 唐代前期文坛,一方面沿袭南朝余风,骈文仍盛行;另一方面反对骈文的倾向同时存在,陈子昂、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柳冕等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古文运动准备了条件。古文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韩愈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句式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称这样的散文为古文。他正式提出于古文的名称,与文坛上流行的骈文相对应。他的门人李翱、皇甫浞等都追随韩愈写作古文,摒弃骈文。到了唐宪宗元和时期,这个运动又得到了柳宗元的参与,声势更大。从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间,古文实绩显著,压倒了骈文,占据了文坛主导地位。这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所谓的唐代古文运动。

编辑推荐

《古代文学史简编:自学本》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学简史的教材,适用于大学本科公共选修课、文科专科必修课,也可作为理、工科大学生和中老年文学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文学史简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