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做个富人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冬华  页数:198  

前言

  这是一个重商主义的时代,人们对GDP、CPI、PPI等济经数据如数家珍,可能菜场上提着菜蓝的大妈也能大谈特谈如何买股票。这种情况在10年前都是很难想像的。千百年来,中国人用一种廉耻感压抑着对财富的欲望。今天,人们似乎终于把这种被压抑的欲望释放了出来,光明正大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为自己创造聿福的生活。它使中国人的创造力充分爆发出来。用三十的时间为国家与家庭创造、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然而,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过上富足的生活。真正能成为富人的人,只有那些聪明能干、勤劳刻苦、掌握优势资源的人,等等——当然,还有黑色收入者。这必然导致大部分普通人在以小部分富人为参照物时,产生挫败感,拜金主义思想蔓延。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基本就是这个样子。如果我们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望着浑浊的城市上空那高高的工程吊架,我们就可以真切地感觉到,现代人终于勇敢地把祖宗那些“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遗训抛弃了,拜金主义、物质至上正逐渐被千家万户摆上神案。

内容概要

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会支出,中产阶级买他们以为是资产的负债。一位富人的诞生必须具备一些根本要素,比如处世策略、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做事技巧等。用李嘉诚的话说:“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有些人认为,富人奢侈、阔绰,其实不然,大部分富人都是节俭的,因为只有节俭才能让他们积累财富。我们必须抛弃对财富的偏见、收回对平庸的怜悯,直面自身狭隘的思维方式和阻挡我们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症结,对自己说:“这辈子做个富人。”

书籍目录

序第1章 丢掉对财富生活的误解 多穷算穷人,多富算富人 规则的公平与结果的不平等 从起点上看机会均等不均等 不是富人的后代,就做富人的祖先 富人也许跟你想像中的不同第2章 富人的心态比你好 不要总对自己说“没钱” 尽早丢掉虚无的理想 做什么都可以成为绅士 别轻易说“算了” 别只为表面风光,要知道自己是谁 适应环境需要保持状态 快乐会增加人的福气 锁住心中的魔 把成功归于运气,失败归于自己第3章 富人理所当然地赚钱 确定方向最重要 从最可能实现的做起 拥有将军的眼睛和拾荒者的手 把擅长的当作事业来做 经常走动走动 学习会带来更多的机会 该学习什么 合作要有契约意识 什么时候都要管好手中的钱 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 女人不要走苛刻自己的老路子第4章 富人赚未来的钱 改变从做决定开始 做个能干出事儿的实用主义者 遇到“停滞点”先去做容易做的事 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 信息能帮你解决问题 换种方法也许更好 不专业时就从模仿专业开始第5章 富人多世故 做一个善良的人最实际 不因财富差距而关闭交往的门 别让好脾气变成无原则 失去诤友是一件大事 人情也可以超前消费 做聪明的人情债主 占尽便宜是小聪明 努力的同时要适时表现 留下一个完美的收场 打好亲情牌第6章 牵着富人的手  财源来自于用心  经好商与做好人不矛盾  把握好求利心态  想做生意更需要耐心和毅力  掌握未来趋势才能持续赚钱  搭上快车致富快  自己创业应该懂得一些常识 资金问题往往不在钱本身 整合资源可以变相带来资金 一些常见的创业模式 生意做到适当时可以多元化后记

章节摘录

  多穷算穷人,多富算富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连篇累牍地谈论富人与穷人。那么,谁是富人?谁是穷人?遗憾的是,谁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相对于农民,城市中人多是富人;在城市,相对于普通工人,包括官员在内的白领阶层是富人;在白领之上有金领,与这两个阶层相当的是中小企业主。到财富的最顶端,则是较大的企业主及一些比较另类的富人。对于上班族来说,相对没有收入的人,大概算富人;但跟老板们相比,当然是穷人。  关于这个概念,大家都是按照各自内心的标准来发表意见,因此心里的标准很可能都不一样。有人曾戏言:“奥拓车主打人,是人民内部矛盾;宝马车主打人,那就是阶级矛盾。”可见,情感决定姿态。  在定义不明确的情况下,任何争论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糊涂。  多数人对富人印象不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在怎么致富、致富的程序以及致富以后财富怎样处理等事情上的相关法律和程序都还没有跟上。而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发现,有些快速致富的人不是正正当当在法律和政策允许下致富的,而是依靠特殊的关系、门路,甚至是腐败和犯罪。  然而这个群体不是富人的全部。在市场机制发育较为健全的地方,比如温州,很多人的财富或许已经过亿,但绝大部分商人的财富是依靠企业家精神创造出来的。把他们放到法治最为健全的国家,这些人也依然会成为富人。  其实,富人与穷人概念的划分,说到底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分歧。有些人把它作为一种武器——用以攻击对方立场的武器。而这种武器往往只钟情于整体概念——穷人群体和富人群体,把激情倾注在缺乏清晰界定的群体概念上,而不屑于描述具体的个人状态。争论者在争论中燃烧道德与正义的激情,却很可能对街角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实情往往如此。因此,这样的正义,很可能是伪正义;这样的人道主义,很可能流于伪人道主义。当然,这样说并不等于让人们放弃思考和改变。  社会群体间的分裂对立。不会有任何正面结果。穷人的不满和愤怒只是一种慢性精神腐蚀剂,不可能改变穷人的境遇。至于富人,在财富耀眼的光芒后面,往往又无法掩饰内心的忐忑甚至恐惧。经常有富人被暗杀或者自杀的新闻,忙着把家人和财富向海外转移的更是屡见不鲜。穷富对立的社会不可能成为一个正义和健康的社会,它让人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  其实,仔细想想,只要存在实际利益分歧,哪个社会都有人不高兴。  现在,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试图实现财富上的平等,“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框架已然廓清。尽管我们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前景可以期待。而且与美好分配政策相配套的,我们的制度、法令也在相应跟上,努  除了制度改革、完善之外,社会要走出穷富对立的恶性循环,也需要各个群体具备一种和解的精神诉求。现实是什么固然是重要的,但对于在不断进步着的社会来说,希望是什么可能更重要。其实,尽管舆论对富人多有否定,但调查发现92,9 %的人仍然“希望成为富人”,毕竟人们都希望自己过得好些。规则的公平与结果的不平等事实上,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并不能保证结果平等,因为即使公平竞争也会有输赢,但因为公平竞争本身包含了起点公平与规则公平,所以这种输赢是公正的不平等,是应该可以接受的。  田野和张千是师范大学时的同学,两人是同乡,都来自农村。上学时十分要好。两人的家庭情况差不多——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田野更糟一些。田野母亲早丧,和年老多病的父亲一起生活。在那个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学费也是东拼西凑来的。张千比田野要好些,不过家里也不宽裕。大学四年级,田野都是打工挣生活费,甚至最后一年的学费都拖欠了,学校要他还了学费才发给毕业证。毕业前,田野在学校所在城市找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他不想依靠做老师赚取稳定却有限的钱。田野为人踏实幽默,肯吃苦,人际关系好,深得老板器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这辈子做个富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可以随时提醒我们,适合在倦怠的时候看看,激励一下自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