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老子》卷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金波,王杰泓,高文强,李建中 著  页数:739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古代文论在其滥觞期(周秦诸子时代)没有独立成体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或专篇,其文论思想的言说或表述主要采用“词语寄生”的方式。也就是说,先秦文论的理论范畴或日“关键词”大多寄生在各种非文论体式的文化典籍之中,如《老子》的“道”、《庄子》的“言”与“意”、《礼记》的“乐”与“和”,等等。这些非文论典籍中的文论关键词,构成了中国文论的元始和轴心,在中国文论几千年的传承及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理之根荄,文变之经脉,文心之载体,文境之诗眼。先秦之后,历朝历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在追根溯源之时,都别无选择地要回到先秦典籍的文论关键词。因此,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论研究要清理本土资源,要实现文论传统的现代转换,更加需要返回自己的元始和轴心。然而,中国文论有自己的关键词,但中国文论对自己的关键词缺少溯源寻根式的整理和固本举要式的研究。“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本套《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以发生学之方法研究先秦典籍中的文论关键词,旨在开启中国文论之枢机,进而真实而深刻地把握中国文论异于西方文论的独有之“神”与“貌”。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套装共3册)》包括:《卷:道法自然》、《卷:得意忘言》、《卷》。《卷:道法自然》主要内容简介:老子的文艺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影响巨大,特别是围绕其最高概念“道”而形成的一系范畴如气、象、有、无、虚、实、反、奇、味、妙、虚静、自然等,几乎都成为后世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在古代文艺批评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卷:道法自然》的主旨便是对《老子》中的这些文论范畴展开发生学研究,通过推源溯流以厘清它们在文艺批评史中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本卷从《老子》众多文论范畴中选取了“道”、“自然”、“反”、“味”和“妙”五个关键词,在研究中运用“释名章义”、“原本表末”、“敷理举统”的方法,对他们哲学内涵的发生、文论内涵的生成以及对后世文论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与阐释,从“本体”、“创作”、“方法”、“批评”、“鉴赏”等方面考察了《老子》文论范畴的发生源流及其对古代文艺理论的深远影响。本卷通过对《老子》文论范畴的整理与研究,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老子》作为中国古代问题理论元典之一的重要地位。  《卷:得意忘言》主要内容简介:范畴的发生与流变史体现着审美意识的更新和艺术追求不断演变的轨迹。对国学经典《庄子》作范畴学的清理与研究是“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与再生”的一次务实的尝试。在立足于“考其原始、释其内涵、辨其演变”的写作原则的基础上,本卷酌情选取《庄子》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五组文论范畴或“关键词”——“美”与“大”、“心斋”与“坐忘”、“游心”与“物化”、“道”与“技”、“言”与“意”,两两相配,互映互释,分别从审美与艺术活动的理想、文艺创造主体的审美态度、心理状态、理法技巧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言意特征等多个方面扼要地勾勒出庄子文论思想的精髓与概貌。全卷始终坚持释名以彰义、原始以表末、敷理以举统之法,着实阐明《庄子》文论范畴的本义、衍义及其在文论发展史上的影响。  《卷》主要内容简介:《礼记》是先秦典章制度及儒家思想之汇编,是一部多学科性的学术史,也是一部秦汉以前的社会生活史。本卷尝试从文学理论的角度重新解读《礼记》,从内容繁复的《礼记》中酌取富有代表性的四个文学理论范畴或关键词——“礼”、“情”、“乐”、“和”。本卷着重研究这四个文论范畴的发生、流变、相互关系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勾勒《礼记》文论思想之概貌,摄取《礼记》文论范畴之精华,归纳《礼记》以“礼”为本原,以“情”为机制,以“乐”为功用,以“和”为归依的文论图式,推演其发乎情、止乎礼、兴乎乐、至于和的文论脉络,标举其以礼节情、以乐发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

作者简介

高文强,男,1969年3月生,湖北孝感人。1987年6月毕业于郑州铁路师范学校,同年进入武汉铁路分局铁山铁中工作。1997年6月在职于湖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6月于中南民族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武汉大学文学院工作,2007年7月进入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韩国岭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部助教授。

书籍目录

《卷:道法自然》目录:导言第一章 道第一节 “道者,理也”:“道”之哲学义生成一、“道”的哲学内涵二、“道”的行上渊源三、“道”的接受流变第二节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之文论义生成一、“道”的文论内涵之一:文之原二、“道”的文论内涵之二:言之极三、“道”的文论内涵之三:神之境第三节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之文论史影响一、“道”与“言不尽意”二、“道”与“澄怀味象”三、“道”与“气韵生动”四、“道”与“境生象外”第二章 自然第一节 “自然者,无为也”:“自然”之哲学义发生一、“自然”的词源考察二、“自然”的哲学内涵三、“自然”的接受流变第二节 “莫之命而常自然”:“自然”之文论义生成一、“自然”的文论内涵之一:混成之美二、“自然”的文论内涵之二:无为之法三、“自然”的文论内涵之三:朴素之辞第三节 “无为而无不为”:“自然”之文论史影响一、“自然”与“直寻”二、“自然”与“清空”三、“自然”与“童心”四、“自然”与“本色”第三章 反第一节 “反者道之动”:“反”之哲学义发生一、“反”的词源考察二、“反”的哲学内涵三、“反”的接受流变第二节 “正言若反”:“反”之文论义生成一、“反”的文论内涵之一:有无相生二、“反”的文论内涵之二:正言若反三、“反”的文论内涵之三:返朴归真第三节 “与物反然后大顺”:“反”之文论史影响一、“反”与“虚实”论二、“反”与“奇正”论三、“反”与“巧拙”论四、“反”与“动静”论第四章 味第一节 “味者,滋味也”:“味”之哲学义发生一、“味”的词源考察二、“味”的哲学内涵三、“味”的接受流变第二节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味”之文论义生成一、“味”的文论内涵之一:淡乎无味二、“味”的文论内涵之二:味之无极第三节 “五味令人口爽”:“味”之文论史影响一:“味”与“滋味”二:“味”与“韵味”第五章 妙第一节 “妙者,微之极也”:“妙”之哲学义发生一、“妙”的词源考察二、“妙”的哲学内涵三、“妙”的接受流变第二节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妙”字之文论义生成一、“妙”的文论内涵之一:无限之境二、“妙”的文论内涵之二:妙不可言第三节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之文论史影响一、“妙”与“化境”二、“妙”与“妙悟”参考文献后记《卷:得意忘言》目录:前沿第一章 “美”与“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第一节 “美”之发生一、“美”之意域及其在《庄子》中的具体意义指向二、“美”与《庄子》的文艺思想体系三、《庄子》之“美”:不失其“性”与“法天贵真”第二节 “美”之为“大”一、“美”之为“大”:“化”而忘情以合于“天”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三、比较视域中的“大美”第三节 《庄子》之“大美”思想的影响与流变一、“大美”思想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与实践二、“大美”思想与古典美丑观三、《庄子》“大美”观对后世文艺思想的影响第二章 “心斋”与“坐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第一节 “心斋”之发生一、“心斋”释二、“心斋”与“直观”第二节 “坐忘”之发生一、“坐忘”释二、“坐忘”与“迷狂”第三节 《庄子》之“心斋”、“坐忘”思想的本质及其流变一、“虚静”:“心斋”、“坐忘”的本质二、“无待”以“适”:“心斋”、“坐忘”的美学意味第三章 “游心”与“物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第一节 “游心”之发生一、“游心”释二、“游心”与“游戏”第二节 “物化”之发生一、“物化”释二、“物化”与“移情”第三节 《庄子》“游心”、“物化”观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第四章 “道”与“技”——“道也,进乎技矣”第一节 “道”之发生一、“道”:共享概念背后的观念种种二、《庄子》之“道”三、《庄子》论“道”之所存第二节 因“技”进“道”一、因“技”进“道”二、“技”之所成:去“机心”而重“神”第三节 《庄子》“道”“技”观之于文艺思想的意义及其影响第五章 “言”与“意”——“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第一节 先秦的“言意之辨”:《庄子》诗学语言观发生的哲学背景一、问题的提出二、先秦的“言意之辨”第二节 “言不尽意”:《庄子》诗学语言观的基本内涵一、“道不可言”二、“言不尽意”三、“卮言曼衍”四、“得意忘言”第三节 《庄子》“言不尽意”观对后世文论之影响主要参考书目《卷》目录:绪论第一章 礼第一节 夫礼,必本于大一一、自然法则:礼者,天地之序也二、天命之性:礼因人情而为之三、人道之始: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第二节 礼者,即事之治也一、礼之功用: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二、礼之构成: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三、礼之表现:礼也者。动于外者也第三节 礼也者,理也一、礼与诗:诗之所至,礼亦至焉二、礼与情:发乎情,止乎礼义三:礼与法: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第二章 情第一节 情,实也一、范畴原始:人之阴气有欲者二、义项探微:情,性也三、审美溯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第二节 情者,性之动一、情之属性: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二、情之发生:应物斯感,情以物迁三、情之升华:高下任意,情伪由己第三节 合情饰貌者,利乐之事也一、情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二、情与性:利贞者,性情也三、情与理:夫情必依于理,情得然后理真第三章 乐第一节 乐也者,动与内者也一、深层本体:乐者,天地之和也二、现实来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三、表现形态:乐由中出故静第二节 乐者,通伦理者也一、乐之功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二、乐之机理:乐以和其声,致乐以治心三、乐之准则:制《雅》《颂》之声以道之第三节 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一、乐与声律: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二、乐与通变: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乐与致味: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第四章 和第一节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一、宇宙之和:阴阳和而万物得二、人伦之和:礼之用,和为贵三、审美之和: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四、关系之和: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第二节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和与同:君子和而不同二、和与分:物相分而不失其和三、和与谐:和者,谐也四、和与合:保合太和乃利贞五、和与一:审一以定和第三节 顺气成象,而和乐至焉一、和与文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二、和与情景:情景互藏其宅,合而为一三、和与意境:意与境浑,思与境偕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中国古代,“自然”一词的意义,始终只停留于作为状词的“自然而然”、“无外力强迫”之义,而没有出现名词性的“自然界”之义。所谓“返自然”、“妙造自然”、“肇于自然”、“自然英旨”等都是说要回到、达到或追求不假人为或不受社会文化束缚的心灵、艺术或审美境界,追求自然或崇尚自然并不是追求崇尚自然物、自然界,而是追求自然而然的心境或行为。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对“自然界”的称谓,只是不被称为“自然”,而称为“天”,或“天地”而已。“自然”的名词性内涵是到了近代以后才开始出现的②。对这一观点学术界曾有不同认识。阮籍《达庄论》曾曰:“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当其无外,谁谓异乎?当其有内,谁谓殊乎?”张岱年先生认为:“自然是至大无外的整体,天地万物俱在自然之中。阮籍以‘自然’表现天地万物的整体,可以说赋予‘自然’以新的含义。近代汉语中所谓‘自然’表现广大的客观世界,‘自然’的此一意义可谓开始于阮籍。”③对阮籍所谓“自然”是指“客观世界”的观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指出张先生的观点“恐怕是一个失误”④,他们认为:“阮籍此处所谓‘自然’,仍为一状词,而非名词。‘天地生于自然’,其意即天地是自然产生的,因其自然产生,无有外在的力量,所以谓‘自然者无外’。

后记

空中浓浓的夏意似乎毫无去意,路边微黄的银杏却告诉人们,秋天已然悄悄来临。这是我来珞珈山的第六个年头了,这部书则是我来珞珈山后出版的第二部学术专著。珞珈山的学术积淀宛如一座高峰,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每当步人珞珈山,总不禁兴起一股崇敬;每当踏上珞珈讲台,也总不由升起一分惶恐。记得在珞珈山出版第一部著作的后记中,曾为书中尚存的不足而愧叹和无奈。在校读这部书稿时,虽然其中的成熟与进步让自己颇感欣慰,但回望珞珈山麓前辈先贤一路走来留下的足印,心中的惶恐似乎并未减少几分。不过,自己常想,老子曾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学术高峰的攀登之路,也是由一级一级的台阶铺就而成,虽然最初的几级不像后来者那样高高在上,但欲更上层楼没有它们显然不行。学术之路是一条艰苦而寂寞之路,我不知道自己能攀登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踏上珞珈讲台而不再惶恐。不过,就如在第一部著作的后记中感谢师恩时所说:只要扎扎实实做些事,在学术上有所跟进,有所超越,便是对师恩的最好报答。其实,在攀登学术之峰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套装共3册)》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老子》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