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贵安  页数:627  

内容概要

本书对中国深厚的史学传统和悠久的史学历程作了新的梳理和勾勒,既叙述了中国史学史体系的建构过程,又对传统的史学史体系进行了适度的解构,对过往学者在传统史学史体系建构中的学术活动作了分层和标识,认为中国史学史是中国学者数千年来将客观的史学现象和主观的学术创新相结合的结果。本书对史学的概念、观念与思想,发展的规律及基本特征,历史学家及其家学渊源和学术流派,代表性的历史著作,历史编纂学,以及史书修纂机构与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作了探讨,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史学史的全貌,而且有助于认识整个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

作者简介

谢贵安,1962年9月生。1979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华中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和明清文化史。出版《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明实录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言 中国史学史的对象、方法、分期与研究现状
 一、中国史学史的概念与对象:
 二、中国史学史的研究理论及方法、分期.
 三、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四、中国史学史的研究现状
 五、本书的特色
第一章 中国史学的起源:先秦
 第一节 “史”、“史官”与史学起源
  一、“史”字的解析
  二、史官的职掌与史学活动的起源¨
 第二节 由公文档案积淀而成的先秦历史著作
  一、历史著作的出现
  二、文件汇编:<尚书)与(逸周书)
  三、“编年体”实践:(春秋)、《左传)与《竹书纪年)
  四、“记言体”实践:《国语》与《战国策》
 第三节 先秦历史意识与史学观念
  一、先秦历史意识的繁富
  二、先秦史学观念的萌芽
 第二章 中国史学的成立:秦汉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史学的卓然独立
   一、史学形成与独立的两个阶段
   二、中国传统史学独立的表现
   三、中国传统史学独立的原因与过程
  第二节 史学独立的奠基期:秦汉时期的史学.
   一、社会背景对秦汉史学的影响
   二、秦汉史书由禁行到传播
   三、从<汉书)到《东观汉记):断代纪传体正史的确立
   四、<汉纪》:编年体的重光
  第三节 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命运.
   一、《史记》成书过程与主题思想 .
   二、究天人之际:(史记)是掌文史星历的太史令职务的特定反映
   三、<史记) 由子书演为史书的过程
  第四节 史学独立的形成期:魏晋南北朝史学
   一、魏晋南北朝史学独立的背景
   二、魏晋南北朝史学独立的表现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代表成果
   一、两晋南朝代表史著
   二、十六国北朝代表史著
第三章 中国史学的发展:隋唐五代宋辽金元
 第一节 隋唐宋元史学的重塑运动
  一、史学、史书概念与史学学科的进一步确立
第四章 中国史学的鼎盛:明至清中期
第五章 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晚清到民国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二,历史鉴戒论的成熟。 历史鉴戒论是中国先秦既已产生的史学理论,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所发展。裴松之在《上三国志表》中指出,“智周则万里自宾,鉴远则物无遗照”,“是以体备之量,犹日好察迩言;畜德之厚,在于多识往行”。因此他要求宋文帝“虽一贯坟典,怡心玄赜,犹复降怀近代,博观兴废,将以总括前踪,贻诲来世”。这里强调了近代史与上古史一样重要。这一时期,史学功能已从传统的对人物的褒贬,扩及对治国措施的探讨了,史学已偏重在为当今治国提供政策借鉴,与儒学、玄学的说教和虚渺相比,史学具有具体生动的特点。 第三,历史哲学的成熟。 除了刘勰的《史传》对历史哲学有很深刻的表述外,撰写过《春秋左氏义外传》的干宝在《搜神记》序中,也有类似的思辨能力和思维成果,对史料的真实性提出了怀疑,甚至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他指出:“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亦安敢谓无失实者哉!”他发现,同一件历史事实,不同的文献记载就会不同:“卫朔失国,二传互其所闻;吕望事周,子长存其两说,若此比类,往往有焉。”因此,他断言历史事实很难有客观的记载:“从此观之,闻见之难一,由来尚矣。”他认为,即使是国史所载的内容都不可信,何况记载千载之前的事,想通过残阙的历史文献的缀集和故老的访问去搞清楚,是不可能的:“夫书赴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策,犹尚若兹,况仰述千载之前,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将使事不二迹,言无异途,然后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不过,相比之下,通过可靠的史官制度和不懈的学者诵览,仍然可以存史实之大体:“然而国家不废注记之官,学士不绝诵览之业,岂不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 第四,直书观念的发展。 直书是先秦既有的写史观念。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了相应的发展。许多史家不畏强御,坚持据事直书原则。东晋干宝撰《晋纪》时,敢于对本朝的阴暗与罪恶加以揭露:“朝寡纯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俭,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还借刘毅之口,揭露晋武帝卖官的无耻行径:“桓、灵卖官,钱人于官,陛下卖官,钱人私门。”孙盛在所撰《晋阳秋》中,直书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坊头(河南浚县)大败溃逃一事。桓温读后大怒,威胁孙盛诸子道:“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诸子便要求孙盛“请为百口切计”,但孙盛不为所动,结果还是诸子私下修改了。

编辑推荐

《中国史学史》写到,中国专门史文库以几种早年蜚声学坛的专史作为引领篇什,更多地选入近十年来的专史佳品,《中国史学史》是此丛书之一。谢贵安撰写的此书,不仅仅着眼于武汉大学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建设,更重要的是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一本综合最新研究成果、有一定特色的中国史学史读本,以了解正在崛起的现代中国和正在复兴的中华文明。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史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