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化到异质性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潘于旭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阶段的卢卡奇和葛兰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批判领域所进行的开拓性工作;第二个阶段是法兰克福学派继卢卡奇后进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启蒙思想的批判,并通过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而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理解的要求,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内部所形成的对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践过程;第三个阶段是从阿尔都塞以来,伴随着德勒兹思想的丰富,通过德里达式的异质性观念,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经历法国“五月风暴”后,所遭遇到的历史转向的客观要求及其作为时代思想所包含着的内涵。本书并通过这三条不同的线索来把握处于异质性状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范式转换,然后探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阶段中的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转移及其社会根源。

书籍目录

绪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分析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域”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化”逻辑分析  第三节  从“物化”向“异质性”转向的历史逻辑第一章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同质性批判的基础  第一节  卢卡奇及其“物化”理论之基础    一、“总体性”的思维方式与辩证法    二、“物化”观念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  第二节  物化意识的哲学根源    一、物化意识之根源    二、“物化”与同一性的出路    三、物化意识的社会基础分析  第三节  重建历史“总体性”的辩证法    一、辩证法的“中介”    二、“中介”之为无产阶级的意识    三、无产阶级意识与“总体性”的辩证法第二章  葛兰西: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及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狱中札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节  重建实践哲学的理论探索第三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批判转向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及其对“物化”逻辑的性质转换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    二、霍克海默与走向批判理论的异质性逻辑    三、转向异质性逻辑  第二节  “启蒙辩证法”及其对工具理性的历史性批判    一、《启蒙辩证法》的同质性文明    二、启蒙中的非连续性    三、传统理论的批判与断裂  第三节  重建批判理论    一、非人的“伪主体性”批判    二、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批判    三、异质性与经济学方法第四章  “文化工业”批判与“否定辩证法”  第一节  “异质性”与自然——历史观念    一、“石化”的自然与历史    二、“星丛”与非同一性,文化生产的历史性    三、被制造的同一性——现代文化生产  第二节  文化工业一一文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文化工业生产——制造同一性的权力之资本逻辑    二、娱乐中的审美:在重复中祛除的真理    三、文化生产的整体性——同一化的人性  第三节  消解的本体论与异质性的存在—一对《否定的辩证法》的解读    一、否定的辩证法——星丛的逻辑    二、非差异的同一性——颠覆的形而上学    三、否定的辩证法——一种瓦解的逻辑    四、转向异质性——通向唯物主义之路第五章  “认识论断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式”  第一节  “断裂”与《保卫马克思》    一、“断裂”的理论传统    二、“认识论断裂”的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多元决定论”的异质性意义  第二节  “历史性存在”的批判——历时性与共时性    一、总体性结构的历史具体性    二、“本质切割”——共时性的历史形态与意识形态批判    三、空间性——非同质性实现的领域  第三节  “再现”及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意识形态    二、结构意识形态与理论意识形态    三、阿尔都塞的虚幻镜像第六章  非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德勒兹的后马克思主义转向  第一节  德勒兹其人  第二节  异质性的实质  第三节  历史中的异质性第七章  解构的方法与马克思的异质性解读  第一节  德里达与解构的方法    一、解构与“异延”    二、解构与“否定性的道路”    三、增补的逻辑与异质性价值  第二节  对马克思的异质性解读——《马克思的幽灵》    一、被挪用的马克思    二、异质性的幽灵们    三、驱魔与国际新秩序    四、异质性转向的当代马克思的话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同质性批判的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形成后的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们把它所经历的过程当作是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演变过程来对待,以分析和廓清这一理论传统产生与发展的理论脉络。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卢卡奇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普遍形成的物化理论所进行的批判。卢卡奇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正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7年)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整个欧洲的革命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之际。德国于1918年爆发了11月革命,匈牙利于1919年3月爆发了革命并建立起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而第三国际也在此时成立。这一时期的革命形势和政治事件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分化,实践的差异导致社会主义理论的分歧。第二国际中的修正主义对革命形势产生了重大冲击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后果,如德国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在艾伯特政府的武装干涉和镇压下遭到了失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也在国际帝国主义势力的武装进攻和社会民主党右派领袖的出卖下被扼杀。这就使得人们进一步认清了第二国际的理论,从而促使这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问题进行理论反思,并清算在第二国际中产生影响的修正主义理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物化到异质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物化是我研究的重点,现代文学离不开。
  •   帮别人买的,书很不错,值得看看
  •   冲着题目买的书,异质性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作者看到了这个问题,值得赞赏;只可惜中间的论述太牵强了,缺少内在的逻辑和总体的提炼,更像众多的读书笔记的堆积,读下来收获不大,不理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