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祥美术短评集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永祥著,范达明 编  页数:307  字数:298000  

内容概要

  本书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美术评论家、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会长徐永祥先生(1930—2008)生前确定书名并委托本书编者范达明为其编辑的个人美术评论文集。全书正文包括:素描教学与研究、绘画美学与技法、传统与创新、美术评论研究、画家个案研究、艺术市场与商品化、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雨夜楼藏画”批判、关于儿童画考级、浙派人物画与人物画创作、序跋与书评、缅怀·纪行等12辑,凡48篇,除个别文章选自会议发言之外,基本汇集了作者历年撰写并在期刊报纸上发表过的单篇作品。附编(美术言论)为散见于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等社团举办研讨会的发言记录,总题为“徐永祥美术言论汇编”,凡19题,有相当容量,涉及课题也多,均按发言时间先后编排。附录为访谈录与座谈会纪要各一篇,前者采访于2007年12月11日(作者去世前5个月),系研究作者晚年美术思想较重要的文献;后者即“徐永祥先生80诞辰暨逝世周年纪念座谈会纪要”(2009年5月19日),系浙江省美术界、杭州师大美院与浙江省美评会部分学者专家和徐先生同事、同好、学子等对他的追思缅怀以及对其人品与学术思想的评价。书前冠有代序《绿影扶疏意味长》,系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2005年春为《徐永祥油画集》撰写的序文。《徐永祥美术短评集》约30万字,配图153幅,是展现作者学术思想及其美术评论状况(至目前为止)相对完整的唯一文献,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新时期以来浙江乃至中国美术思潮之演变与特色。该书被列为本社“美术评论与研究书系”之一。

作者简介

徐永祥,1930年5月18日生,江苏宜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7年考入苏州美专,学习绘画二年。194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1952年毕业于国立艺专更名后的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留校任教。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图书馆馆长、教务处处长。兼任社会职务有浙江省油画研究会秘书长、会长等。1990年旅居法国巴黎半年,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画展。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1995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画展。2005年5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徐永祥油画展”。曾出访考察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十余个国家的艺术概况。在全国五十余所院校、机构作过百余次学术讲座。2005年1月《中国当代油画家风景写生集•徐永祥》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同年4月《徐永祥油画集》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在《美术》、《新美术》、《美术报》、《光明日报》、《艺术市场》以及其他报刊发表美术评论文章五十余篇。生前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会长。主业油画教学与创作,兼攻美术评论。2008年5月2日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在杭州谢世,享年79岁。

书籍目录

绿影扶疏意味长(代序)
第一辑 素描教学与研究
临时想到的几点意见
对素描教学某些观点方法的商榷
再评画圆先画方及其他
素描教学断章摘句
第二辑 绘画美学与技法
含蓄与联想
审美杂谈
浅议“看得懂”和“看不懂”
《美术理论争议三则》的争议——再谈“看得懂”和“看不懂”
为“看不懂”的作品辩解
生活并非一切——从一则笑话谈起
浅说风景写生
第三辑 传统与创新
劝架——就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说几句
评“世界美术一体化”
现代绘画的始祖究竟是谁?
第四辑 美术评论研究
我的祝辞——在浙江美术评论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美评会这些年来的成绩与社会影响——在浙江美术评论第14回研讨会上的发言
美术评论的“一家之言”与“自圆其说”——在浙江美术评论第16回研讨会暨2007年会上的总结发言
第五辑 画家个案研究
倪贻德先生的绘画艺术
奉化有个骆建钧
《陈钦权绘画艺术》序
在水一方——记画家潘鸿海
《陈宁尔油画选》引言
60年沧桑说“底线”——谈颖人为人与颖人作画
第六辑 艺术市场与商品化
漫论油画商品化
“商品化”和“商品画”析
8250万美元买一幅画值得吗?
“三元钱买张大千作品”小记
对浦江书画市场发展的建议
第七辑 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
也谈西湖船
评城雕《美人凤》的构思立意
第八辑 “雨夜楼藏画”批判
“雨夜楼藏画”质疑
“雨夜楼藏画”再质疑——兼驳李柏霖先生对“藏画”研究的谬误
“雨夜楼藏画”是中国美术界最大的美术造假事件——在浙江美术评论第13回研讨会上的发言
徐永祥信访潘其鎏(杭州-旧金山)——林风眠学生潘其鎏书证揭露“雨夜楼”藏林风眠油画的假报道与假情况
几个观点——致浙江省美协主席团
第九辑 关于儿童画考级
谈儿童画考级——对《为什么要鼓捣鸟蛋》的商榷
儿童画不能考级理由何在——兼谈90人签名方式不可取
附录:为什么要鼓捣鸟蛋——关于儿童画考级的质疑(谢丽芳)
第十辑 浙派人物画与人物画创作
“浙派人物画”门外谈——一个史实见证者的意见
人物画创作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在“美术解读·人文浙江”中国画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第十一辑 序跋与书评
画外音:《徐永祥油画集》自序
萨拉为画家们提供了一本好书——推荐《艺用人体解剖》
第十二辑 缅怀·纪行
忠诚坦荡热爱学生——我所知道的莫朴老师
回忆与缅怀
怀念庞薰菜老师——“庞薰琹:油画·设计·创造”学术研讨会开场白
兴衰荣辱的回忆
但愿再聚西湖
30天欧洲纪行
新疆行
附编 美术言论
徐永祥美术言论汇编
1 对于美术评论的呼吁(1988年4月26日)
1.1 及时的具体的美术评论,是提高美术理论和繁荣美术创作的动力
1.2 应该呼吁“理论面前人人平等”、“孙子有理驳太公”!
2 关于全国美展的评选与评奖(1988年4月26日)
2.1 全国美展“总归是少数人满意,大多数人不满意”
2.2 全国美展评委会评委的产生,要有区域代表性,要搞差额选举
2.3 全国美展的作品选送,可将矛盾下放,实行划分展出壁面包干的办法
2.4全国美展的作品人选,展出所在地的东道主不应享受“照顾”
3 追思朱金楼先生(1993年6月23日)
3.1
朱先生在理论修养上是跟上时代步伐的,到临死仍有威望,是被当做精神领袖的
3.2 关于朱金楼先生的文稿整理与他的水粉画
4 关于浙江送展的中国画作品(1993年6月24日)
4.1 传统不传统,创新不创新,怕的是土洋结合又不伦不类
5 关于全国美展的组织方式、评选方式(1994年9月29日)
5.1 全国美展评金、银、铜奖,我是一贯反对的
6 美术创作发展趋势,以及理论家与艺术家的沟通(1994年9月29日)
6.1 对于美术创作发展趋势的两点意见
6.2 史论结合,以论为主,才能达到理论家与艺术家的沟通
7 评省美协第一回国画推荐展(1995年12月27日)
7.1 中国画在宏观上强调民族气魄是绝对正确的
8 关于杭州城雕《美人凤》与中国城雕建设机制(1996年1月26日)
8.1 城雕产生过程中很多不正常的东西,阻挠了雕塑家自己个性的发挥
9 关于中国陶艺(1997年11月1日)
9.1 希望国家重视陶艺
9.2 传统与前卫,矛盾对立,推动前进,两者都不可偏废
9.3 要广告,要舆论.要让领导支持,国家不重视的东西肯定不能成功
10 关于扫除“美盲”与搞美评要“有种”(1997年12月27日)
10.1 言之成理,旗帜鲜明,搞美评要“有种”
10.2 各种文化教育程度的人都可能是“美盲”
10.3 美院应有的审美功能并未在杭州市辐射出来
10.4 美评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报纸编者可以另有观点,加编者按
10.5 “美盲”在美术界内部也不少
10.6 扫除“美盲”首先是从理论上进行
11 金全才玻璃雕刻的突破性成功与未来发展(1998年1月2曰)
11.1 任何艺术门类用其所长、承认局限至关重要
12 关于“当代人”画展(1999年1月13日)
12.1 创新探索不要忘记艺术规律
13 关于王德惠画展(2000年5月11日)
13.1 学习老学长自由、奔放、大器的追求
14 创新有两个难关:关于温州市美术作品展览(2001年2月23日)
14.1 借鉴他山之石与有感而发
15 在“丽水巴比松油画展及研讨会”上的发言(2003年1月11日)
15.1 丽水巴比松油画探讨的路还很长,除了交流之外,主要还得靠自己
15.2 丽水巴比松油画还有待深入挖掘朦胧、诗意的东西
16 我的批评观(2006年4月20日)
16.1 美评家应有的品性
17 在“2006西湖论艺暨浙江美术评论第15回研讨会”上的发言(2006年12月16日)
17.1 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就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17.2 对“走向新批评”与“批评模式”的批评
18 在“文化江南·长三角江南风情油画邀请展”开幕式与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2007年5月18日)
18.1 江南风情这个主题是有文章可以做的
18.2 我们不缺少灵秀的熏陶,但是我们缺少一些大气
19 在“浙江美术评论第16回研讨会暨2007年会”上的发言(2007年12月22日)
19.1 依靠公司实力,为美术评论创造学术平台与用武之地
19.2 金冶先生的大器晚成与油画形式结构上的独树一帜
19.3 美评家的难处与先天的缺陷
19.4 美评家所说不是一定要正确,谈它两种意见你要说圆
附录一
评论家徐永祥访谈
附录二
徐永祥先生80诞辰暨逝世周年纪念座谈会纪要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四 不同流派的素描教学有无共同要求几种不同素描流派同时进行教学,毫无疑问,它们当然要发挥自己所长,强烈地表现自己的风格、特点,各自都会提出自己的素描教学主张和要求,可以说共同的素描体系是不存在的。那么有没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呢?我认为是存在这种要求的,而且应该提出共同的要求。素描从基础教学的意义来理解,总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不管你是属于哪个流派都应该达到,而这些就应该是共同的要求。在教学中发扬流派风格绝不能摆脱“基本要求”的前提。诚然,各个流派在理论上容易一致,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同理解和各自的侧重面,这种情况应该算是正常的。这就需要尊重各个流派的特点,允许大家用不同的理解来达到共同的要求。例如对结构的要求可能是一致的,但做起来则是两码事。这一派主要用明暗调子来表现结构,那一派则主要用线来表现结构,甚至还会出现互不承认对方是重视结构。尽管出现了不同理解,甚至是巨大分歧,但还是推翻不了双方都要重视结构这个观念。那么结构就是共同要求,这就说明共同的要求是存在的。如何找到比较完整又能为各个流派都能接受的共同要求,这是需要仔细研究并商讨的。下面提出几点粗浅设想,能不能作为共同要求,供同志们参考。1 整体性:素描教学必须教会学生进行整体观察和整体处理画面的能力,使学生懂得整体、局部、主要、次要的辩证关系,理解整体性在素描和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意义。2 艺术性:素描教学中必须贯彻艺术素养的教育,要求能艺术地处理画面,掌握加强减弱、概括提炼、夸张变形、似与不似、虚实处理等各种艺术技巧,能灵活运用各种对比手法,达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有善良的热心肠和一腔敢讲、敢为、敢于打抱不平的勇气,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他保持着这样的锐气,他讲话总喜欢把问题提得尖锐一点,以求醒世,老徐是可爱的,可爱在他敢于讲真话。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正需要这样的人。  ——肖峰(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他整个人就是很完整的,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教师、一位非常杰出的学者,他的一生非  常平凡,但是也非常伟大。  ——吴山明(中斟美术学院教授)一身正气热,心肠,思辨敏捷哲理张;引领评坛结硕果,精研画艺立群芳。  ——杜高杰(浙江大学教授)批评当如徐永祥,在中国美术界,像徐先生这样,亦创作,亦批评,胸怀坦荡,心直口快,能有几人。  ——孙振华(深圳雕塑院院长)

编辑推荐

《徐永祥美术短评集》:徐永祥,1930年5月18日生,江苏宜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7年考入苏州美专,学习绘画二年。194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1952年毕业于国立艺专更名后的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留校任教。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图书馆馆长、教务处处长。兼任社会职务有浙江省油画研究会秘书长、会长等。1990年旅居法国巴黎半年,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画展。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1995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画展。2005年5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徐永祥油画展”。曾出访考察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十余个国家的艺术概况。在全国五十余所院校、机构作过百余次学术讲座。2005年1月《中国当代油画家风景写生集·徐永祥》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同年4月《徐永祥油画集》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在《美术》、《新美术》、《美术报》、《光明日报》、《艺术市场》以及其他报刊发表美术评论文章五十余篇。生前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会长。主业油画教学与创作,兼攻美术评论,2008年5月2日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在杭州谢世,享年79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徐永祥美术短评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力道的文笔,很棒的评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