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研究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厉晓华  页数:151  

内容概要

  研究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架构。作为理论家和思想家的毛泽东,其思想贯穿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开放思想,散见于他的著作和谈话中。发展商品经济理论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石;认清国情是毛泽东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坚持“洋为中用”,反对教条主义;向外国学习,坚持使之“中国化”;抵制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坚决反对“和平演变”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制度安排。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开放思想
第二节 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思想
第四节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
第二章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石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对外开放的制度安排
第五节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特征
第六节 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
第七节 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内涵
第三章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时代文化铸就毛泽东开放思想
第二节 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开放思想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四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六节 毛泽东对外开放的实践
第四章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第一节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局限性
第二节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未能全面实施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基石:时代主题的判断
第二节 对外开放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超越
第四节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在这里,毛泽东反复强调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认清中国社会的国情,这是一切革命和建设的基本依据,是我党制订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毛泽东开放思想之所以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郑重地提出,正是基于他对中国的现实国情,进行广泛调查、深刻分析的结果。旧中国的现状是: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被破坏,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尚未形成,整个社会经济仍以个体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依然存在,并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二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还很弱小,并具有两面性,它既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又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三是旧中国的政治制度,即封建专制统治继续保持,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勾结,导致近代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四是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使中国在经济上失去了独立性,在政治上丧失了自主权。五是由于中国在许多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统治之下,中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致使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

编辑推荐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研究》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少有学者对毛泽东 的对外思想有深入研究,这本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值得一读
  •   毛泽东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一代伟人,其思想博大精深,对外开放是其一贯主张。但是,对外开放非一厢情愿之事,必须具备条件。从建国至其后一段较长时间,帝国主义国家一直仇视、封锁、制裁中国,千方百计颠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使国际环境十分不利,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制定了许多打破封锁和制裁的重大举措,如不急于收回香港,而是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为实现对外开放创造条件。五六十年代对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面向第三世界开放,广交朋友;七十年代初亲手打开中美、中日关系大门,并成功地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说毛泽东闭关锁国是毫无根据的。本书对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研究,是本好书。当然,有的地方还需深入,特别是研究历史,一定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当时有当时的情况,任何思想观点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