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艺术传统与托马斯·曼

出版时间:2012-5-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贾峰昌  页数:245  字数:43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中国托马斯?曼(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与浪漫主义艺术传统关系研究成果的第一部专著。在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背景下,旨在通过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研究进行了“西方浪漫主义——德国研究——托马斯?曼小说实践阐释”视域内的全面研究,比较托马斯?曼艺术思想的源与流,以及其小说的视觉特色,剖析相关经典作品及其理论影响。

作者简介

贾峰昌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讲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曾在浙江大学德语系研究生班进修。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在德国汉诺威大学进修德语教学法一年。曾获得浙江省教育厅出国留学人员资助。主要译著有《一颗破碎的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并列第一译者),近几年来在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著浙江省文化工程重点项目下的《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翻译》等。主要研究方向:德语文学,跨文化交际。

书籍目录

托马斯·曼专著索引
托马斯·曼固定出版商出版的书籍
绪论
第一章 从艺术史纬度管窥“浪漫主义”艺术与文学
第一节 浪漫主义的哲学渊源:康德艺术论
第二节 浪漫主义者论浪漫主义艺术与文学
第三节 浪漫主义艺术家的精神特质
第二章 欧洲浪漫主义研究
第一节 欧洲浪漫主义艺术与文学研究成果
第二节 欧洲浪漫主义者论“浪漫主义”艺术与文学特性——历史性、政治性、宗教神秘性
第三节 欧洲浪漫主义者的与实践:风景画、哥特建筑
第三章 德国浪漫主义艺术与文学主题
第一节 文学艺术中的疯狂性
第二节 文学艺术中的神秘唯心主义
第三节 文学艺术中的人文取向性
第四节 文学艺术中的审美意象:“风”与“海”
第四章 浪漫主义继承者:托马斯·曼的艺术思想
第一节 托马斯·曼论创造性作家的观念
第二节 托马斯·曼和席勒的美学观
第三节 托马斯·曼和奥斯瓦德·斯宾格勒的文化观
第五章 浪漫主义实践者:托马斯·曼的小说视觉性
第一节 “巨人”歌德的后继者托马斯·曼
第二节 审美意象:《威尼斯之死》中的“看”与“被看”
第三节 空间影射:《魔山》的风景、民族和身份认同
第四节 视觉影射:丢勒版画与托马斯·曼小说《浮士德博士》审美类比
第六章 西学东渐:中国“浪漫主义”研究进展和缺失
第一节 浪漫主义理论与创作译介和国内学界专著出版
第二节 中国学界“浪漫主义”概念或日阶段划分的几点分歧
第三节 学界对欧洲“浪漫主义”思想和理论著作的总体研究
第四节 “浪漫主义”在中国学界的发展与实践
第五节 本土化视野下欧洲“浪漫主义”理论发展与实践的多样性
附录Ⅰ “浪漫主义”的中国译介
附录Ⅱ 中国学界浪漫主义专著
附录Ⅲ 近百年德国学界德国浪漫主义研究专著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托马斯?曼,德国作家。1924年长篇小说《魔山》的发表,使作家誉满全球。30年代初,托马斯?曼预感到法西斯的威胁,发表了中篇佳作《马里奥与魔术师》(1930),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因《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曼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市吕贝克。他的父亲是经营谷物的巨商,母亲出生于巴西,有葡萄牙血统。托马斯.曼是五个孩子中的老二,长他四岁的亨利希?曼后来也是一位著名作家。作为成功的商人,托马斯.曼的父亲作风实际,在吕贝克很有影响;而他从母亲那里则得到音乐、文学和艺术的熏陶。父亲的实用主义与母亲的艺术气质所代表的二元性,成为托马斯?曼后来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尽管青少年时代的托马斯?曼并非是一个缺乏天赋的孩子,但是,他对于学校的课程表现地毫无兴趣。他更愿意致力于发展其由来已久的对于写作的爱好,并以散文随笔和作文的形式参与其与他人共同编辑出版的杂志《春天风暴》。在一封保存下来的1889年的信中,当时只有14岁的托马斯?曼在信的末尾属名“托马斯?曼,抒情戏剧诗人”。这反映了托马斯?曼对于自己将来当作家这件事是很认真的。托马斯?曼的父亲于1891年在41岁的年龄上早逝后,孩子们被指定了一位监护人。这位监护人认为,托马斯?曼离开学校后应该选择一个正当的职业。托马斯?曼顺从了这一意愿,并且在此之后任职于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在办公桌前的工作对于托马斯?曼来说极其无聊和不具挑战。一则关于他的轶事至今仍无争议。是说,在他誊写清单时偷偷从事写作。1892年,曼的母亲迁往慕尼黑。托马斯.曼则留在吕贝克完成大学预科学校的学业。他把大部分精力转向了文学,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毕业时只得到了一个“中等”文凭。1893年,托马斯?曼离开吕贝克前往慕尼黑。1895年,托马斯?曼放弃了在火灾保险公司的工作.1894-1896年间,他参加了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历史、艺术和文学课程。最初,他心里想着的是选择从事记者这一职业。中学时期的毫无目标,依然在他大学学习期间延续。当1896年托马斯?曼年满21岁时成年时,他有资格从父亲所遗留下来的财产中获得每个月160到180马克的零花钱。这样,他就有了足够的收入。托马斯?曼决定从那些被动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解脱出来,成为一名自由作家。1897年,托马斯?曼开始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等勃洛克一家》的创作。1901年这本小说发表并立即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了托马斯?曼在德国的文学地位。1905年,托马斯?曼同卡蒂娅普林斯?海姆结婚。尽管曼对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不是一无所知,但他选择了压抑克制。他们生了六个孩子,三儿三女。除了长子克劳斯.曼,长女艾丽卡?曼也是一位作家、演员和社会活动家。克劳斯?曼和艾莉卡?曼都是公开的同性恋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很多德国作家还都是民族主义者,如阿尔弗莱德?克尔、罗伯特?穆齐尔、理查?戴麦尔、豪普特曼,以及托马斯?曼自己。曼认为战争战争可以摧毁世界上“最可恶的警察国家”沙皇俄国,因此是必要的。他也为军国主义辩护过。托马斯?曼深受叔本华、尼采和瓦格纳影响,充满浪漫的民族主义思想,把战争看成是某种精神的净化、解放和希望,认为战争可以保卫德意志的民族精神。他在一篇文章中说:“谁要是指望为了所谓人道、理性或英国那一套东西,德意志的特性就该从地球上消失的话,那他就是犯罪。”而当时斯蒂芬?茨威格、赫尔曼?黑塞、施尼茨勒和罗曼?罗兰都是反战的。曼的哥哥也反战,为此两兄弟几乎绝交了。战争的失败使托马斯?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此时他认为,民主与人文主义是统一的,如果人们要遵循人文主义,就要学会人与人之间民主地相处。对于自己过去的反理性主义,他感到一生的“罪过、负债与责任”。他从一个不问政治的艺术个人主义者转向社会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1922年,魏玛共和国外交部长瓦尔特?拉特瑙被年轻民族主义分子杀害,这个事件使他站出来公开表态支持共和与民主,并发表演讲谴责“感伤蒙昧主义从事的恐怖活动”,指出“未来的思想是人性、博爱”,不同文化的融合是可能的。他称自己的政治活动是想要把青年人“争取到共和国,争取到被称之为民主,以及我所说的人道主义一边来。”对此,那些“无知和没有教养”的青年公开对他表示不满,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骂他背叛了德意志。1929年,托马斯?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也没有阻止纳粹主义对他一家的威胁。1930年大选,纳粹一跃成为得票率奇高的党派。托马斯?曼一直不赞同这种煽动性的政治势力,于1930年10月17日在柏林贝多芬厅发表了被称为“德意志致词”的讲话,称纳粹主义领导者是“怪癖野蛮行径的狂潮,低级的蛊惑民心是罕见的粗鲁”,“群众性痉挛,流氓叫嚣,哈利路亚,德维斯僧侣式的反复颂念单一口号,直到口边带沫。”他质问是否“纳粹理想所要求的那种低级的,纯种的,思想单纯的,脚后跟行军中啪啪作响的,幼稚听话的,激情荡漾的真诚;这种高度的全民族的单一化在一个成熟且经验丰富的文化民族里,如德意志民族,真的可以实现。”除了托马斯?曼自己的作品不合纳粹的胃口之外,他哥哥亨利希?曼的进步言论,他妻子的犹太血统以及他子女公开的同性恋身份都足以令纳粹咬牙切齿。作为诺贝尔奖得主,他参与提名被关押的德国记者奥西爱茨基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被指责为有违作家应该保持的距离和反讽精神。对此,曼的回答是:“一个纯文学的捍卫者应该为他自己感到可怜”。“当代文化环境的政治斗争”比所有文学作品要来得更加重要、关键和有价值。希特勒的经济奇迹使德国人民不在乎个人自由遭到剥夺,生活和工作遭到管制。逐渐地,德国人只有爱政府的自由,没有反政府的权利了。目睹理性知识分子日益受到排挤、迫害,目睹曾受良好教育的德国青年在大街上跟随纳粹焚烧书籍,作为德国贵族礼仪的典范,这位语言大师开始采用了谩骂的形式。在他的私人书信中,开始频繁出现“白痴”、“流氓”、“令人厌恶的小丑”、“悲惨的可怜人”、“蒙昧主义的痴呆”、“奴隶的劣根性”这些词,他用足了全部带有侮辱性的字眼,对纳粹德国及其人民“开骂”了。他在通信中写道:“德国人民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因为他们并不热爱自由,相反认为自由是一种可以完全忽视的形式。尽管遇到残酷的幻灭,在新的恐怖的制约下,他们甚至会比在共和国的环境中,还要感觉良好和幸福。”他把这种只有国家概念,没有人的概念的现象看做是一个民族智性和道德的衰败。他甚至认为野蛮的德国已经不配称作“国家”,而应当称为“白痴野战营地”。1936年,托马斯?曼终于从私人书信转向公开表达:“对人类、道德及审美的无数观察让我确信,现在的德国政权对德国和世界都不会有什么好处。”同年,他被剥夺了德国国籍。同时纳粹还剥夺了托马斯?曼于1919年被波恩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称谓。他声明不承认那个“占据在德国土地上的灭绝人性的统治政权”,当时的德国“没有思想,却又反对思想,反对所有高尚的、美好的、正派的东西,反对自由、真理和正义”。1933年,托马斯?曼一家开始流亡生活,先是瑞士,然后是美国。1938年2月,他流亡到美国,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慨然称“我其实什么都没有损失。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我带着德意志文化。我与世界保持联系,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失败者。”托马斯.曼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利塞兹丘陵的家成了许多流亡者和名流们参拜的地方,阿诺德?勋伯格,勃托尔特?布莱希特,以及他哥哥亨利希?曼都是这里的座上客。在1945年《德国和德国人》的演讲中,托马斯?曼指出:“德意志从来没有过成功的革命,没学会将民族这个概念与自由的概念统一起来。”当战后德国几家报纸推荐托马斯?曼当任第一位联邦德国的总统时,他拒绝了。战后,托马斯?曼始终不肯返回德国。在他的公开信中“我为什么不回德国?”他提出了德国人有集体罪的观点。多年之后,托马斯?曼才愿意跟他的德国同胞重新和好[1]。五十年代,迈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肆虐。而二战后的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托马斯?曼最终选择于1952年返回瑞士定居。1955年7月20日托马斯.曼被确诊患了血栓。治疗没能启到效果。托马斯.曼于8月12日由于动脉硬化症在苏黎世的医院逝世,享年80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浪漫主义艺术传统与托马斯·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还没有读,为了更多了解我最爱的曼,只稍微翻了一下,比我想象的好,是我喜欢的装帧,很轻很容易翻页,而且看了下目录内容挺丰富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