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陌生人(增补修订版)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许知远  页数:221  字数:16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是书籍引发书籍。我记得第一次阅读《骑着铁公鸡——坐火车穿越中国》时的快乐,保罗·克鲁在中国的火车上度过了一年之久,从广州到哈尔滨,从上海到新疆……他观察、呼吸、品尝、发呆、焦躁,偶尔尝试交谈。他写作的那个中国,我是如此熟悉,以至于闭上眼睛,就能闻到夜晚马路旁排档上烤肉的香气,看到那些无所适从、有时又安然自得的眼神,那些既不传统又不现代的愚蠢的建筑和那特别的人际关系——一旦提到了共同的朋友,陌生人之间的冰冷突然转向极度的热忱。但我从未尝试过去写这活生生的现实。收录在这本书里的篇章,大多完成于过去的三年中。它们是雄心和能力之间失衡的产物。每一章,我原本都想作为一本书来完成。2007年夏天从爱辉到腾冲的旅行,原本期望写成一本保罗·克鲁式的游记,却在途中失去耐心,40天之后就草草收场,甚至结尾都没有稍微仔细地描述腾冲著名的温泉大滚锅,它也是徐霞客惊人的旅行的最后一站。我更曾想完成一次对台湾历史的压缩式的诠释,所以在9天的旅行札记中,却想塞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悲喜剧,它显得烦冗。耐心与观察能力的双重不足,让我经常选择用历史背景来填充现实描述的不足。其中一些旅行,像是一次次长途阅读体验,我头靠在长途大巴的玻璃窗上,翻阅一个世纪前的人们对此地的描述与想象。很多时刻,我也忍不住再度评论起来,丢掉了记录时该恪守的耐心。这本书在形态上或许杂糅,游记、人物、评论,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题却仍旧算得上清晰。它试图展现的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的断裂感。人们习惯性地夸耀中国历史的漫长和延续性,却经常发现她的四周都是“崭新”的。人们很难看到一幢超过100年的建筑,而对20年前的事都记忆不清。生活其中的人们,像是无根之萍,他们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却也蕴涵着无尽的能量——他们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却也享有了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感谢我的朋友吴晓波和于威,是他们最初催促我把这些篇章串联在一起。也感谢编辑陆斌和王留全,他们容忍我的拖沓。  许知远  2009年10月15日

内容概要

  许知远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过极为漫长的游历,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读到作者在游历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村长、失业者、矿工、餐馆老板、发廊女、退伍老兵、移民、作家、小镇青年……
作者与他们交谈吃饭,走入他们的生活,记录他们的人生片段。很难想象,从黑龙江到云南,从冷冽的东北雪国到潮湿的西南腹地,从城市一隅到小镇乡间,作者是以怎样一种知识分子的思绪游走着,消化着这大千世界各式各样的价值观。
  这本书不仅是许知远对中国土地的旅行记录,最重要的是,作者也为中国重新定义了自己的故事。

作者简介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我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昨日与明日》、《新闻业的怀乡病》、《醒来》等。

书籍目录

01 向南方
02 三峡纪行
03 从上海到西安
04 北京故事
05 穿梭在历史的江南
06 台湾素描
07 小镇青年,贾樟柯
08 无根的丹青
09 毛之后的中国?
10 余华:活在喧嚣的国度

章节摘录

  在等待本地的朋友时,我坐在一家蛋糕店门口发呆,它是整条街上最后一家小店,店门口的高音喇叭一直在循环播放同样的短语:蛋糕麻花小甜饼……朗诵者的语速过快,甚至懒得有标点符号。不知疲倦的重复,是中国商业社会最重要的推销手段,从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到卖鞋和杂食的街头小店,都是如此。天空逐渐变黑却仍旧蓝得透彻,盛夏的时节,空气中却飘荡着一股冬日的萧瑟与感伤。步行街旁的楼房墙面斑驳、墙皮脱落已久。步行街上的大笨钟开始报时了,报时音乐是《东方红》。我被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生活在一个集体主义气息浓郁的军队大院中,清晨六点有起床号,傍晚是下班号,食堂里供应黏稠的米汤与因用碱过多而变黄的馒头,大院里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口音,被共同的纪律塑造。它不是自由生长而是移植来的,不同的性格、家庭、梦想、口音与口味,被塞进了一个窄小的空间,为同一个目标服务。伊春洋溢着这种气氛。它位于黑龙江东北部,是小兴安岭的中心城市,它生产的木材和大庆的石油、鹤岗的石油、建三江的黑土地一样,是火热的新中国建设的象征。就像大庆产生了模范石油工人王进喜一样,马永顺是伊春的象征,他是个不知疲倦的伐木工人,他们都有着“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的豪情。孙铁军是那股豪情的产物。我看到他时,他正挑着一担水从院子里出来,那连成一片的由木板、泥浆、砖头搭建的建筑群分布在半山上,这算得上伊春的贫民窟。他看起来四十岁左右,消瘦的脸上流露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早晨九点的伊春,空气清新,可以荡涤掉我肺中所有的北京的废气。阳光则穿过轻轻的云层,暖洋洋地打在身上,皮肤干爽,甚至感觉得到毛孔的呼吸。孙铁军出生于一九五四年。四岁时,他随全家搬到伊春市。他的父亲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战争结束了,作为退伍军人,他被分配到伊春市的百货公司当业务员。一九五八年,这里设立市政府。这座新建的城市分成两类人:林业的,商业的。前者采伐树木,后者则为他们服务。但他们的界限随着时间迅速模糊。一九六九年,铁军成为一名林业工人,在山中,他熟悉了透光、打带、清林的工序,每月挣三十三块。接着他成为一名卡车司机,开着解放牌汽车运送被砍伐得整整齐齐的圆木。一九七七年,他结婚了,伊春则迎来了她最繁荣的年代,中国正掀起经济建设的浪潮。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里拥挤了来自全国的代表。各地政府、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派人前来,都想获得木材。“到处都是外地人,什么人他们都要,我们这的所有人都有工作。”铁军的母亲也突然插进谈话。这个神情淡定的老太太正在窗外抽烟,香烟夹在她左手的食指与中指之间,姿态异常潇洒。她为志愿军丈夫生了四个儿子。此前,她一直向我抱怨生活的不公,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的家属,每个月只能领到一百多元的补助。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最寒冷的时刻是在一九九三年。林场的繁荣已经逝去,长期没有节制的砍伐,没人控制的盗砍盗伐,令数百年的森林开始萧瑟,需要封林了。而此时,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开始了,积压了两代人的管理失调,要在一年中解决。孙铁军对此做了心理准备,这是全国性的潮流,而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挑战,结果仍令他吃惊。“我做好了家里有人下岗的准备,”铁军回忆说,“却没想到了三口人全部下岗了。”除去自己,他的妻子、女儿,分别在林场的财务科和保卫科工作。补偿令他心寒。二十五年的工龄最终以一万八干块钱作为了结,他的整个青春就值这么多。令铁军耿耿于怀的是赔偿数字的笼统,他这样将近三十年工龄的工人,和那些工龄只有十年的工人,没太多区别,似乎相隔的二十年人生其实毫无价值。那真是段难熬的日子。“工人就像笼子里的鸡,放出来之后它还会围着笼子转,”孙铁军说,“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觉得害怕。”我们见面时已是二oO七年八月,十五年过去了,他仍未完全从当时的震荡中走出来。他们在国营的气氛中成长,他们的家庭、爱情、事业、娱乐,都在一套模式中,而且他那时已人到中年,生命开始由强壮滑向衰弱。突然间,他要负责一家四口的生活,要交纳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在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中,没有他熟悉的路线图。他病倒了,一年后才逐渐恢复。像很多代的中国人一样,当面临生活的震荡时,亲戚、朋友、同学所缔结的网络开始发挥作用。他先是在山东游荡了九个月,依靠最初朋友的介绍,从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工作。新生活不安定,却让他呼吸到从未有过的自由空气。“我一口气跑了很多省份,那些地方我从来都没去过,哪里有活干,我就去哪里。”他的足迹从山东到了湖北,从四川到了新疆,从广东到了福建,他重操开车的老职业,在葛洲坝开铲土机,在攀枝花卸货,在新疆参与修路。伊春的经济没有起色,甚至更糟了。  ……

编辑推荐

  《祖国的陌生人(增补修订版)》是雄心和能力失衡的产物。从爱辉到腾冲的旅行,原本期望写成一本保罗·克鲁式的游记,却在途中失去耐心,40天之后就草草收场,甚至结尾都没有描述腾冲著名的温泉大滚锅,它也是徐霞客惊人的旅行的最后一站。我更曾想完成一次对台湾的压缩式历史的诠释,9天的旅行札记中,却想塞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悲喜剧,它显得繁冗。耐心与观察能力的双重不足,让我经常选择用历史背景来填充现实描述的不足。其中一些旅行,像是一次次长途阅读体验,我头靠在长途大巴的玻璃窗上,翻阅一个世纪前的人们对此地的描述与想象。很多时刻,我也忍不住再度评论起来,丢掉了记录时该恪守的耐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祖国的陌生人(增补修订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许知远的文字很多时候传递了一种情绪,本书中这种情绪是复杂的,掺杂着一点文艺一点忧虑甚至有些地方掺杂着一点点愤怒。在你的国家,你却是个陌生人。许知远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一篇特别的游记,淡淡描绘出了一种性格地图,为中国的各个地区定义了自己的故事。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有深度的游历!正如作者所说:“是该赞叹我们的勇敢无畏,还是哀叹我们的迟钝无知……”,读过本书带给我们一点点思考,关于祖国,关于我们自己。
  •   著名知识分子许知远先生的经典著作
  •   先读到许知远时代的稻草人,再来品鉴祖国的陌生人。字斟句酌,句句在理。
  •   第一次接触许知远的书,以前只是看见许多人拿他与韩寒对比。书正在看,蛮喜欢的
  •   其实很早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这本书的,看到是再版的,就又买来一本看。回望过去的中国,水泥森林的城市,消失的村庄都让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迈向了程序化的所谓的城市。不要假装我们是一个文明古国了,传统早已割裂,我们是一个是个无根的民族,精神一片荒芜,伪造出的传统只会加剧我们的虚伪,凸显了我们的空洞与脆弱。
  •   全国都意淫在一片形势大好的假象中,我们要真正了解这片我们生活的土地了。
  •   是了解当下中国的一个窗口,书中很多章节都涉及到地下色情,好像也是一个特色。
  •   非常喜欢,两气读完,追随作者的足迹,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家,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期待更好
  •   修订版还是要买,经典就是经典。
  •   清醒了自己,
  •   带着我去认识我的祖国
  •   书是帮别人买的,内容不了解
  •   公知不该被污名化
  •   清晰的思路,很好的一本书
  •   他在代我们受苦,他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人生。
  •   比较知性的见解,值得一读.
  •   没读完,可惜
  •   还没有看 不过质量很好 期待它的内容
  •   他们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却也享有了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
  •   被题目所吸引,看看还不错
  •   非常好,一口气看完
  •   真的很陌生
  •   之前买过,看了很不错,这次买来收藏.
  •   送货真及时,包装又很好。
  •   挺好的。恩恩。值得买,支持。
  •   对祖国而言,我们都是陌生人。对陌生人而言,中国是祖国。
  •   这本书是在去上培训班的时候 老师推荐的 回来就赶紧上网搜了买回来拜读 前半部分比较喜欢 后面
    讲了很多的人文知识 不是很感兴趣 总体来说 书还是不错的 值得一读
  •   读起来难受但感动的书
  •   东西很快就到了,!~还没来的急看呢!~ 应该还还不错!~
  •   许知远总是这样深刻、睿智。
  •   比较矫情的一本书,基本算得上就是作者的游记,也没有什么震耳发聩的剖析。实在是很一般的一本书
  •   another edition is better
  •   可能作者的思想太前沿了,他的措辞和~我很不喜欢!似乎在他的笔下,中国的下层社会只有性和阴暗!
  •   这本书真的好脏好脏好脏无力吐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