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阎学通 徐进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际关系学界第一本有关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原始文献集,编者希望读者从阅读先秦人士的论述中得到启发,从而深化自己对现代国际政治的理解。本书的结构分为导读、原文、译文、思考题和警句五部分。书中搜集了先秦典籍(《尚书》、《管子》、《论语》、《左传》、《战国策》等)中有关国家问政治思想的重要论述,并按一定的原则加以编排。每段文献均配有导读和白话译文。导读是编者运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对该段文献的解读。在每段文献之后,编者还列出了一些思考题,以供读者深入思考。本书可作为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的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阎学通,1952年生,1992年获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政治科学》杂志主编,兼任中日新21世纪友好委员会中方委员,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会理事,中国亚太学会理事。
  学术专著有《中国国家利益分析》、《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评估》、《中国与亚太安全》、《美国霸权与中国安全》、《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国际政治与中国》等;译著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Introduction一、《管子》 霸言 轻重戊二、《老子》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八十章三、《墨子》 尚同上 兼爱上 兼爱中 非攻上 非攻中 非攻下四、《荀子》 王制 富国 王霸 正论五、《韩非子》 五蠹六、《尚书》 虞书·大禹谟 夏书·禹贡 商书·汤誓 周书·康王之诰 周书·召诰七、《左传》 隐公三年·周郑交质 隐公十一年·君子赞郑伯攻许 桓公六年·楚武王伐随 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 僖公十三年·秦输粟于晋 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 文公七年·晋郤缺言归卫地 文公十七年·郑子家言朝晋侯 宣公十一年·楚庄王伐陈 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言勿筑京观 成公三年·楚共王送知罃返晋 成公三年·鲁与晋、卫盟 成公八年·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 成公十五年·子囊申叔时论背约 昭公四年·司马侯论治国在德不在险 昭公四年·伍举论盟会之礼 昭公十六年·韩宣子求环 哀公元年·伍员论越国之强八、《国语》 周语上·穆王将征犬戎 周语中·襄王十七年郑人伐滑 鲁语上·齐孝公来伐 鲁语下·季武子为三军 鲁语下·平丘之会 齐语·桓公自莒返于齐 齐语·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 齐语·桓公忧天下诸侯 晋语二·伐虢之役师出于虞 晋语三·六年秦岁定 晋语八·诸侯之大夫盟于宋 晋语八·宋之盟九、《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颜渊 论语·宪问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离娄上 孟子·尽心下十、《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秦策三·范雎至秦 齐策二·秦攻赵长平 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 楚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 楚策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赵策二·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赵策三·赵惠文王三十年 魏策一·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魏策三·秦将伐魏 魏策四·八年谓魏王 魏策四·秦攻韩之管 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 韩策三·或谓韩公仲 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十一、《吕氏春秋》 孟秋纪·荡兵 孟秋纪·禁塞 仲秋纪·爱士 有始览·应同 孝行览·长攻 慎大览·权勋 先识览·察微 审分览·慎势 离俗览·上德 离俗览·用民 离俗览·贵信 恃君览·恃君 慎行论·壹行十二、《武经七书》 司马法·仁本 尉缭子·兵令上 六韬·武韬·发启 吴子·图国十三、《大戴礼记》 用兵 朝事十四、警句 国家性质、构成与利益 道义与政治实力 对外战略与国家兴亡 国际主导权与转移 国际冲突原因 战争与和平 国际规范与秩序 国际战略 战略信誉与结盟附录:索引

章节摘录

一 《管子》管子(?-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公元前685年为齐卿,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汉代刘向编订时定为86篇,今存76篇。在刘向编定之前,韩非、贾谊、司马迁等人都认为,该书的中心思想是礼法并重,主张将法治与道德教化相结合进行统治。不过,也有人推测《管子》是齐国学者结合本国特点,托名管仲提出的一种新学说,也有人认为是刘向或其他人把各派的著作编进了《管子》,因此内容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霸言【导读】管仲认为,世界主导国有王权和霸权两类国家。霸权国家以实力为基础,而王权国家则以实力和道义两者为基础。因此,王权国须得到世界所有国家支持,而霸权国只要得到一半国家支持就行。他认为,国际地位是相对的,如果两个国家的道义水平相匹敌,就没有国家能建立王权。也就是说王权只能建立在一极格局的基础上。霸权国的实力地位也是相对的,一国霸权地位的上升是以别国实力下降为前提的。因此,建立霸权不仅需要本国的战略合理,而且有赖于他国战略失误导致自我衰败的外部有利环境。他认为决定国家实力地位升降的因素是国家决策能力。决策层贤能,则国家由弱变强,反之则由强变弱。人口、经济和军事资源都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他认为,在两极格局下,先发制人战略有利于实现霸权,而在多极格局下则后发制人战略有利于实现霸权。对于获得王权,则只能靠推行国际规范,一面以武力威慑和惩罚不执行规范的国家,一面保护和奖励遵守规范的国家。现实主义的实力相对论与管仲的看法完全一样。不过,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没有像管仲那样将世界主导国的性质作类别划分,因此只有霸权的概念而没有王权的概念。冷战后,有人提出了“仁慈霸权”的概念,但这只是对霸权和霸道程度上的区分而不是性质上的区分。此外,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多数是讨论大国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能崛起为霸权,而很少讨论什么样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新兴大国崛起为霸权。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也注重国内因素对国家国际行为的影响,但很少将决策的成功与否归结为决策者的能力,而是归结为影响国家决策的政治制度或决策程序。管仲认为,先发制人战略和后发制人战略成功与否与国际格局相关,这一问题仍是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关注的重大问题。

编辑推荐

《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从阅读先秦人士的论述中得到启发,深化自己对现代国际政治的理解,而非论证先秦人士两千年前的论述到底是什么意思。先秦著作中有关国家间政治的思想尚未形成系统性很强的理论,有关国家间政治的专门文章较少,这些思想多数是记载于政治对话、历史纪事和策论之中的。由于这些思想散落于各处,所以作者选编这个读本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给国内外学者提供研究和教学的方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读品】有容乃大/文(原载《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6月版)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从事古代文献智慧发掘工作的学者绝大多数来自文史哲领域,而改革开放之后起死回生的一些学科诸如政治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则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相关理论的学习与引进,很少有人留意于古代文献中学科资源的开发。其实,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蕴含的文化财富资源,绝不仅仅拘囿于文学所关注的诗词歌赋、史学所倾心的事件纪录与哲学所探究的微言大义。至少,其中记载的经邦治世理念与政治实践案例对于政治学而言就是弥足珍贵的学科资源。而且,如果能用现代先进的政治学理论对这些资源再加工,往往可以创造出神奇的效果。当年政治学大师萧公权“采政治学之观点、用历史学之方法”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书一经出版即风行学界,至今近七十年而无同类著作能撄其锋即为经典之例证。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由阎学通、徐进二位先生编撰的《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下文简称《先秦》)一书,此书系国际关系学界第一本有关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文献集,作者按照“国家间”标准从卷帙浩繁的先秦著作中遴选出相关文献并加以专业阐释,此举可视为国际关系学界对于本土古典资源进行专业发掘的初步尝试。当然,从古文献中发掘专业资源,核心前提是专业素养过硬,萧公权在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前已做出被牛津大学指定为“近代名著”的《政治多元论》,其政治学功底可想而知。《先秦》的两位编者在国际政治学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尤其阎学通先生,早年曾负笈美国,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如今执教清华,成果丰硕,是国际关系学界第一流的学者。因此,本书在资料遴选、解读方面是有专业保证的。《先秦》一书定位于“文献选读”,而古代文献浩如烟海,政治思想又多具弥散性,故编著本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即为“选什么、怎么选”的取材问题。作者第一步先在时间上将取材限定为先秦,实是明智之举,这样一则避免了面对整个历史中浩如烟海般文献的无力,二则先秦时期国家间关系与现代国际关系具有较大的相似性(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具有“相似性”),故先秦士人对于国家间政治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认识今天的国际关系。先秦学派众多,有“百家九流”之称,故第二步则需从诸子百家中选出政治思想含量排在前位的若干著作。所幸这一步并不太难,因为萧公权老先生经过研究得出结论:“然就政治思想言,仅儒墨道法四家足为大宗。此四者不特各有发明,自称家数,且能将晚周时代主要思想态度,代表无遗。”所以,只需着重关注儒墨道法四家,就可将主要政治思想一网打尽。《先秦》一书涉及十九部先秦经典,其中仅《武经七书》为兵家、《吕览》为杂家,其他均为儒墨道法四家著作。《先秦》选取了墨子《兼爱》、《非攻》、《尚同》三文,其中《兼爱》篇中论述的“兼爱”思想实是墨学之核心,“兼爱”强调的是一种无差别的爱,其潜在原动力乃是突破“人我之别”以实现永久和平的冲动。墨家“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思想都是由“兼爱”引申而来。具体到国家间关系,阎先生将《兼爱》篇提炼为:“墨子认为,战争源于个人只爱自己不爱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别人的利益。诸侯们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人的国家,于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对他国发动战争。他认为,如果君主们爱别国就像爱自己的国家一样,就不会有战争了。”
  •   本书主要是精选诸子百家的著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关于国家关系和国家政治造诣之高,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些思想依旧闪烁着光辉。本书点评精彩,古今汉语对照严谨,同时也适合古文爱好者阅读。
  •   本科学生,特别是政治类学科的基础教材
  •   对于本专业,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到货速度很快,赞当当
  •   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   写东西需要此书,及时买到,太好了!
  •   很好的书,纸质和印刷都很棒,内容也很好。推荐
  •   考研用,嘿嘿,正在看……
  •   速度很快!谢谢当当!
  •   国际关系的新成果
  •   这里面古文挺多的,适合中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
  •   这本书就是我想要的,下单后很快就到货了,喜欢,以后继续在这里购买。
  •      【读品】有容乃大/文
      
       (原载《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6月版)
      
        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从事古代文献智慧发掘工作的学者绝大多数来自文史哲领域,而改革开放之后起死回生的一些学科诸如政治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则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相关理论的学习与引进,很少有人留意于古代文献中学科资源的开发。其实,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蕴含的文化财富资源,绝不仅仅拘囿于文学所关注的诗词歌赋、史学所倾心的事件纪录与哲学所探究的微言大义。至少,其中记载的经邦治世理念与政治实践案例对于政治学而言就是弥足珍贵的学科资源。而且,如果能用现代先进的政治学理论对这些资源再加工,往往可以创造出神奇的效果。当年政治学大师萧公权“采政治学之观点、用历史学之方法”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书一经出版即风行学界,至今近七十年而无同类著作能撄其锋即为经典之例证。
      
      
        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由阎学通、徐进二位先生编撰的《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下文简称《先秦》)一书,此书系国际关系学界第一本有关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文献集,作者按照“国家间”标准从卷帙浩繁的先秦著作中遴选出相关文献并加以专业阐释,此举可视为国际关系学界对于本土古典资源进行专业发掘的初步尝试。当然,从古文献中发掘专业资源,核心前提是专业素养过硬,萧公权在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前已做出被牛津大学指定为“近代名著”的《政治多元论》,其政治学功底可想而知。《先秦》的两位编者在国际政治学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尤其阎学通先生,早年曾负笈美国,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如今执教清华,成果丰硕,是国际关系学界第一流的学者。因此,本书在资料遴选、解读方面是有专业保证的。
      
      
        《先秦》一书定位于“文献选读”,而古代文献浩如烟海,政治思想又多具弥散性,故编著本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即为“选什么、怎么选”的取材问题。作者第一步先在时间上将取材限定为先秦,实是明智之举,这样一则避免了面对整个历史中浩如烟海般文献的无力,二则先秦时期国家间关系与现代国际关系具有较大的相似性(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具有“相似性”),故先秦士人对于国家间政治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认识今天的国际关系。
      
      
        先秦学派众多,有“百家九流”之称,故第二步则需从诸子百家中选出政治思想含量排在前位的若干著作。所幸这一步并不太难,因为萧公权老先生经过研究得出结论:“然就政治思想言,仅儒墨道法四家足为大宗。此四者不特各有发明,自称家数,且能将晚周时代主要思想态度,代表无遗。”所以,只需着重关注儒墨道法四家,就可将主要政治思想一网打尽。《先秦》一书涉及十九部先秦经典,其中仅《武经七书》为兵家、《吕览》为杂家,其他均为儒墨道法四家著作。
      
      
        《先秦》选取了墨子《兼爱》、《非攻》、《尚同》三文,其中《兼爱》篇中论述的“兼爱”思想实是墨学之核心,“兼爱”强调的是一种无差别的爱,其潜在原动力乃是突破“人我之别”以实现永久和平的冲动。墨家“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思想都是由“兼爱”引申而来。具体到国家间关系,阎先生将《兼爱》篇提炼为:
      
      
        “墨子认为,战争源于个人只爱自己不爱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别人的利益。诸侯们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人的国家,于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对他国发动战争。他认为,如果君主们爱别国就像爱自己的国家一样,就不会有战争了。”
      
      
        接着指出:
      
      
        “墨子关于爱国的情感和爱自己的情感是一样的看法是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所不认同的,后者区分了爱国主义的集体情感和个人自利的情感,因为爱国主义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无论是对民族主义持支持还是反对立场的学者,都认为集体主义情感与个人主义情感有本质区别。”
      
      
        这种评价实在是简洁有力,笔者以为,墨家没有区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或者更进一步说,墨家妄图“利维坦”(国家)也具有爱,就注定了墨家在实践中不可能具备长久性,“兼爱”的不可能也导致了墨家“永久和平”的虚幻,反倒是康德坚决将“仁爱问题”排斥在“永久和平”之外显得更加明智。
      
      
        当然,这本书也存在一些微瑕,比如对于“考据”的轻视,虽然作者在序言中声称“使读者受到启发,而非论证两千年前的论述到底什么意思”,但是古文多奥涩,一字之差很可能与原意相差千里,搞不清“到底说什么”就有造成误读的危险,故轻考据的思想在开发古典资源上是要不得的。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先秦时代国家间关系与现代国际关系仅仅是具有相似性,而且这种相似性要远远逊于差异性:首先,先秦诸国有名义上的共主周天子,不管周朝如何的孱弱,他都是至少名义上凌驾于诸国之上的中央政府,而当今的联合国显然没有周朝的这种功能;其次,先秦时期的国家间兼并现象在当代几乎绝迹;最后,先秦虽有“百家争鸣”的气象,但是诸子之间有原则性共识,即对于“王权专制”的肯定以及对于“大一统”国家的向往,先秦诸国在文化上共同隶属于一个文明体,而当今的世界却是存在几个异质文明体。鉴于这种差异性,在阅读此书过程中务须清醒地认识到以欧美政治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才是对当今现实世界的相对真实的反映,汲取先秦营养是要丰富、修正而非颠覆现代国际关系理论。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较之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或许更加适合企业家阅读,因为先秦国家间攻伐兼并、合纵连横的白热化竞争场面更加类似当今企业之间的斗争关系,这或许是《先秦》的无心插柳之处了。
      
      
  •   这才是正统的读后感嘛~~
  •   先秦的百家争鸣很有民主风范
    汉武独尊儒术之后就没啥意思了
    到了宋明直接变成程朱理学的桎梏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倒是挺有趣的
    一部<世说新语>折射多少人性悲欢
  •   上首页了 哈哈
  •   这年头像LZ这么是在的人不多
  •   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体系,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   啊,终于出版了,希望阎老师挑头的这个项目能越做越出色。
  •   评的好,所以后面那句推销我就视而不见了~
  •   呵呵,谢谢各位,居然上首页了
  •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先秦时代国家间关系与现代国际关系仅仅是具有相似性,而且这种相似性要远远逊于差异性:
    …………………………
    现代国际关系是从1648年开始,在相当长时间里,有神圣罗马帝国,在形式上非常类似周王;从1648年开始,国家间兼并现象并不罕见。
  •   呵呵,谢谢天空兄指点,我所要表达的本意是“目前”,即一战以后以来尤其是冷战后的,是现实的而非历史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