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志精读

出版时间:2008-12-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戴鞍钢  页数:194  
Tag标签:无  

前言

“史学原典精读系列”的规划,已有一定时日。这算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在教学研究中的尝试,如说是因应当今史学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而“回归”史学教育传统,亦无不可。余英时先生在一篇短文中就提到:历史知识在现代学术系统中如何定位?它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为什么社会上不断有“历史知识普及化”的要求?这一类的问题不但一直困扰着专业史学家,而且也常常引起一般知识界的深切关注。由此他也强调指出,历史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识,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领域内,占据着中心地位。西方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都比较重视历史,包括本国史和外国史,但中国史学的提高和普及则似乎还没有达到一种均衡的境地①。尽管这已是余先生20多年前的见解,但置于今天,仍不失其意义。从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奠立算起,就读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大致就按照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专史、专题等课程一路修读下来。或许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为什么要在大学里修读这些课程,也未必清楚这些课程和主修的历史学科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笔者所服务的复旦大学历史系,还在草创阶段,就提出给予学生“以史学的专门知识,养成史学之通才”的教学宗旨。而这一切也是通过一系列课程实现的,除各种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国别史的课程,还要求学生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系科选择辅修课程。当时的复旦作为一所文、理、法、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也为历史系“通才”。

内容概要

本书对中围传统文化的奇葩——地方志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诠释篇、精读篇、书目篇、文献篇,上下牵引,互为补充,力求全方位地呈现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典籍的内蕴与价值;并以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例,就如何利用地方志进行史学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作了示范性展示。

书籍目录

诠释篇 传统文化的奇葩——地方志 一 、地方志的定义和价值 二 、地方志的数量和种类 三 、地方志的结构和内容精读篇 地方志与史学研究——以社会经济史为例 第一讲 地方志与古代经济史研究  一 、早期地方志中的经济史料  二 、明清地方志中的经济史料 第二讲 地方志与近代经济史研究  一 、自然经济分解的历史进程  二 、近代企业的发生发展  三 、各地的商业与商人活动  四 、物价统计资料  五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 第三讲 地方志与区域经济史研究  一 、上海经济史辨析  二 、近代农村集市贸易概观 第四讲 地方志与城乡关系研究  一 、城乡经济关系的互动  二 、城镇格局的演化  三 、城乡习俗的嬗变 第五讲 地方志与手工业史研究  一 、金属冶炼业  二 、丝织、草编等业  三 、籽棉、蚕丝加工业  四 、棉纺织业 第六讲 地方志与乡土社会研究——以《蒲溪小志》为例  一 、《蒲溪小志》笔下的七宝古镇  二 、方志与古镇考辨 第七讲 地方志与旅游资源开发  一 、自然景观  二 、人文景观  三 、土特名产  四 、旅游设施  五 、方志中的上海旅游资源书目篇 名志和资料集锦举要 一 、地方志专辑 二 、专门志 三 、稀见方志 四 、新刊方志稿本 五 、方志专题资料 六 、旧志点校本 七 、方志工具书文献篇 地方志文献选粹——聚焦社会生活变革

章节摘录

精读篇地方志与史学研究——以社会经济史为例第一讲地方志与古代经济史研究一、早期地方志中的经济史料宋代以前的地记,是详略不同地记载一地古今多种情况的早期地方志书,属于方志的一类。但是,同定型方志比较起来,由于地记一般只记载疆域、山川、古迹、人物、风土,而尚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艺文等,加以内容又较为简略,神话和传说成分较多,所以在内容和体例方面尚不完备,未臻方志之体,一般都还处在方志发端阶段。即便如此,其中仍有一些经济史料可资利用。如晋《太康地记》就有“云间青岭县出碧”、“梓潼县出伞子盐”等记载。盛弘之《荆州记》录有“永安宫西有巴乡,村村善酿酒”,“荆州有美鲋,逾于洞庭温湖”,“房陵县建平出矾”及“秭归县,室多幽闭,其女尽织布,至数十升。今永州俗犹呼贡布为女子布也”等内容。地志与地记性质相近,亦属于早期地方志书。其最初也出现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渐有发展。比之地记,地志经济方面的记载较多。

编辑推荐

《中国地方志精读》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社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地方志精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虽然不够厚,但内容不错的小册子
  •   准备考事业单位地方志,买回来才发现并非讲述地方志理论,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如果当做闲书,也太难看下去了,几乎没什么实质内容,都是些古文和文献堆砌
  •   个人比较喜欢古代的地方研究,原本以为会涉及古代的内容多一点。但是,因为主要以上海为一些例子,所以涉及民国以来的内容较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