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世界的思想者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汝伦  页数:51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文集中收入的都是我有关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的论文。“政治”是一个语义并不十分确定的术语,它的定义恐怕至少在两位数,既可以指从专制到民主的各种国家制度,也可以指私人企业的权力分配;既可以指政党的勾心斗角,也可以指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的治理。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不管怎么分殊多样,“最经典”的“政治”定义,它应该是与国家的权力活动有关。韦伯就是这样定义“政治”的:“政治追求权力的分享、追求对权力的分配有所影响——不论是在国家之间或者是在同一个国家内的各团体之间。”

作者简介

张汝伦,1953年生于上海。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先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8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金赴德深造,先后在图宾根大学和弗莱堡大学从事博士研究。1991年赴美国在宾州州立大学作博士后,后又去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作访问学者。1992年秋回国工作。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升为正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西方哲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学会常务理事。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客座教授。《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特约编委、《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主编。主要著作有:《激情的思想》(1998年),《坚持理想》(1996年),《历史与实践》(1995年),《张汝伦集》(1991年),《意义的探究》(1986年)及近百篇论文。

书籍目录

自序王霸之间——贾谊政治哲学初探从教化到启蒙——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起源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第三条道路杜威在中国的命运现代中国的理性主义欧克肖特和中国自由主义欧克肖特基本思想述评《欧克肖特文集》总序现代政治的独特观察者黑格尔与启蒙——纪念《精神现象学》发表二百周年黑格尔和现代国家市民社会的神话卡尔·施密特列奥·施特劳斯海德格尔:在哲学和政治之间海德格尔:德国和欧洲及其超越永远的阿伦特政治与判断极权主义和政治现代性——读《极权主义的起源》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全球化的政治后果——评哈贝马斯对全球化政治的思考哈贝马斯和帝国主义恐怖主义的本源伯林和乌托邦记忆的权力和正当性文化,还是政治?

章节摘录

牟宗三又把政道定义为“维持政权(维持其本性与实现其为集团所共同地有或总持地有)与产生治权之制度(即宪法)。”①所以他说只有民主政治才有政道。这是以意图立说,即为了要从中国哲学的内圣中开出民主这个外王,他才给出这个定义。由于他的观点是被意图先行决定的,因而就缺乏基本的说服力。中外古代政权都没有宪法,难道就不能维持政权和产生治权?此外,政权和政治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牟氏却把它们混为一谈。宗法世袭制恰恰并不像牟氏所认为的那样是把政权寄托在具体个人身上,个人的死亡并不影响政权的延续。例如,汉武帝的死亡并未中断汉朝政权。在这方面它与奉行民主政治的君主立宪治是一样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对现行的英国政权并无影响。非民主制的政治同样有它的政道,即它的政治理念,否则它就没有统治的意识形态合法性。至于政道是否是正道,它的实际运作是否完全符合它的政道,即它的政治理念,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政道既然是抽象的理念,就只能是大而化之的一般的抽象原则,而决不可能是具体政治的方法,如全民公决或政党政治或青苗法之类的东西。而现实政治总是非常具体复杂和特殊的,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形势和现实要求作出决策和实施政策与策略。它不可能把政道作为具体的施政纲领或蓝图来实行,而毋宁说,因为它的实践性质,它经常与政道处于紧张状态中。尽管现实政治常常不买政道的账,甚至颠覆政道,但政道却始终对现实政治起一种批判和匡正的作用,指点政治一个长远的方向。现实的政治可以不买政道的账’但却很难完全消除政道,因为它在天理人欲中有其根据。所以聪明的政治家一定要利用政道,而不是企图把它完全消灭。

编辑推荐

《政治世界的思想者》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治世界的思想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