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中国文化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非  页数:35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8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学技术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7)汉译学术名著类(著名的外国学术著作汉译本);(8)汉译文学名著类(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汉译本)。计划出版1000种,自2004年起出版,每年出版1至2辑,每辑约100种。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有少量品种因技术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调整,大多数品种则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库,千种书籍,庄谐雅俗有异,版式整齐划一未必合适。况且,版式设计也是书籍形态的审美对象之一,读者在摄取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看到各个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版式设计的风格特色,也是留给读者们的一点乐趣。  “中国文库”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收选书目以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为主要基础,逐步邀约其他出版机构参与,共襄盛举。书目由“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审定,中国出版集团与各有关出版机构按照集约化的原则集中出版经营。编辑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领导同志担任顾问,以确保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力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内容概要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一个伟大的启蒙者,永生的民族魂。他的小说是号角,能唤醒国民麻木的神经,促进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也能给人们愉快和休息。  本书从鲁迅论中国传统文化、论启蒙主义、论“人”的命题、论国民性、论中国新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着重从精神文化视角探讨鲁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者把鲁迅的思想放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在研究当时各种社会思潮的基础上,论述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作者也以历史主义的观点客观地指出了鲁迅的局限性。本书版本采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林非,江苏海门人,汉族,1955年冬季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等。学术论著有《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小说论稿》、《鲁迅和中国文化》、《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治学沉思录》、《散文论》、《散文的使命》、《林非论散文》等。另有散文集《离别》、《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林非卷》、《世事微言》、《话说知音》等20余部。主编《中国散文大辞典》、《中国当代散文大系》、《20世纪中国名家散文200篇》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鲁迅论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评价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思想第三节对中国文化史上若干问题的见解第二章鲁迅论启蒙主义第一节近代以来的启蒙主义思潮与鲁迅第二节关于科学启蒙思想第三节关于文学启蒙思想第三章鲁迅论“人”的命题第一节“人”的命题的提出第二节“人”的命题的继续第三节“人性”与“阶级性”第四章鲁迅论国民性第一节国民性界说第二节“改革国民性”问题第三节“国民性”“弱点”剖析第五章鲁迅论中国新文化建设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比较第二节关于新文化建设第三节关于思想文化性格的建设[附录]我和鲁迅研究“五四”启蒙运动评价之正误新版后记

章节摘录

  作为道家始祖的老子,也是鲁迅所十分注意的人物。一方面认为他是“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999认为“这种‘大而无当’的思想家’是不中用的,我对于他并无同情”(1936年2月21日致徐懋庸信);另一方面又认为他深有“‘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战略’’(《三闲集.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既有空谈的一面,又有韬略和权术的一面,这才是完整的老子的形象。鲁迅对老子并无系统的评价,不过这种具体分析的态度对研究者来说也是有益的。至于对庄子,鲁迅固然批评了“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同时却又揭示出:“就是庄生自己,不也在《天下篇》里,列举了别人的缺失’以他的‘无是非’轻了一切‘有所是非’的言行吗?’’(《且介亭杂文二集.“文人相轻”》)这分明认为庄子也有其明确的是非观,事情只能是这样的,标榜“唯无是非观”的相对主义,有时甚至只出于强烈的“有所是非”,因为受到种种客观原因的阻碍,无法实现自己相当执著的是非观,所以才十分愤激地采取了另一种极端相反的表述方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鲁迅和中国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