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全二册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分田  页数:771  
Tag标签:无  

前言

早在弱冠之年,我就确定了两项人生信条:一日“不做大官”,二日“述而不作”。如果不是在特定情境下主动承诺协助刘泽华先生完成一批学术构思,可能一生都不会跻身“历史研究者”的行列。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面对一个又一个具体课题的时候,我都偏爱将其摆放到更为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去思考。多年来,一个重大课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中:如何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估中国古代政治文明?1990年,为了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我通读了孔颖达的《五经正义》等一批典籍。第一感觉就是:中华帝制的官方学说很不简单。1995年,为了写作《中华文化通志·学术典·政治学志》(中国古代部分),我浏览了各种相关的重要文献,感到“帝王观念”的精到程度应当重新评估。从此之后,我就咬定了“统治思想”这个关键词。为了写作这本书,我不仅一一重读经典文献和思想家论著,而且翻检了更为广泛的历史资料,收集到许多可供研究的素材,形成了一些值得探索的思路。我观察到的重大现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话: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没有明确提出主张“治权在民”的思想体系,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找不到名副其实的“民本主义”。第二句话: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没有提出主张“绝对君权”的思想体系,立君为民、为公、为天下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因此中华帝制的统治思想包纳了那个时代所能想象得到的一切限定、制约、规范、调整最高权力的思想因素,许多内容属于普适性的政治价值。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没有明确提出主张“治权在民”的思想体系,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找不到名副其实的“民本主义”。  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没有提出主张“绝对君权”的思想体系,立君为民、为公、为天下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因此中华帝制的统治思想包纳了那个时代所能想象得到的一切限定、制约、规范、调整最高权力的思想因素,许多内容属于普适性的政治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深化民本思想与统治思想关系研究的若干思路  第一节 本书的核心命题与基本观点  第二节 选题、思路与方法的缘起    一、从一篇颇有见地的论文的事实依据谈起    二、一批颇有学术价值的观点与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三、以罗列事实为主的研究方法    四、开展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系统研究  第三节  民本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一、“民本”范畴的缘起    二、中国古代关于政治之“本”的思考    三、各种“民本”概念的利弊得失    四、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    五、民本思想影响范围的广泛性乃至普遍性    六、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关系  第四节  民本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根源和政治基础    一、从若干不恰当的主观预设中走出来    二、民本思想的历史起点与主要来源    三、统治思想与民本思想演化过程的历史分期  第五节  关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研究亟待改进与深化  二、统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三、全面研究统治思想的各种主要载体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 早期的王权与民本思想的滥觞  第一节  三皇五帝传说中的民本思想资源  第二节  敬神、尊君、重民三位一体的统治思想    一、民本思想的主要导出途径之一是宗族观念    二、民本思想的主要导出途径之二是宗教观念    三、民本思想的主要导出途径之三是政治经验    四、民本思想的主要导出途径之四是社会认知  第三节  民本思想的初步理论化与君主规范的系统化    一、民本思想的三个基本思路更加清晰    二、提出一批重要的相关理论与命题    三、提出比较系统的重民政策原则    四、提出比较系统的君主规范    五、民本思想的统治思想属性  第四节  “以民为本”命题的明确提出    一、批判性政治思想与政治行为明显加强    二、对国家与君主、君主与民众的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    三、规范性政治思维长屋发展    四、政治思维的思辨性大大提高    五、民众在政论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六、重民政策的内容更加丰富第三章 中华帝制的形成与民本思潮的泛滥  第一节  帝制初创与百家争鸣    一、欧亚大陆的帝国化与“周秦之变”    二、帝王观念的理论化、典型化、系统化    三、民本思潮的泛滥与民本思想的理论化  第二节  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第四章 帝制的确立与民本思想的官学化第五章 帝制的发展与民本思想成为全社会普遍政治意识第六章 帝制的鼎盛与民本思想的高度哲理化第七章 帝制的极致与民本的极致

章节摘录

在法家学说主导下的改革使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内部产生了新的活力。各国的变法立竿见影,每一场变法运动都造就了一个强势国家。如果没有赢得多数人的拥护,不能有效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这种现象是很难出现的。一种可以长期调动民众积极性的政治设计不可能不包含关切民众利益、争取民众拥戴的政治考虑。这类政策或多或少具有民本思想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顺应民意、均平税负、制民之产。在这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法家不仅是民本思想的论证者,还是相关治民理念的实践者。秦国政治是贯彻法家学说的典型。许多学者依据商鞅多有“弱民”之论,便断言这是一种使民众境遇每况愈下的政治。这类论断难以解释秦国政治所取得的绩效。从《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看,自秦孝公以来,秦国君主相继实行“百姓便之”、“布惠于民”之类的重民政策,政绩可嘉。其富国强兵政策的基本宗旨是全面调动民众参与耕战的积极性。其中,秦孝公改革赋役制度,大幅度扩大每个农民的受田面积,实现“赋税平”。这项改革具有革新经济关系的意义,相对改善了民众的经济地位。秦孝公实行向包括奴隶在内的全民开放的依据功勋赐爵任官制度,这项改革具有革新政治关系的意义,相对提高了民众的政治地位。“汤、武因夏、商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管、商亦因齐、秦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①在战国时期,秦国是切实落实重民政策的典范。在这个问题上,东方六国相形见绌。自秦孝公以来,历代秦君像商汤、周武一样,“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由于各种重民政策赢得了民心,招徕了民众,因而秦国在将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中日益强盛起来,先是迅速崛起,继而跃居战国首强,最终战胜敌国,统一天下。试想:如果治民政策与君民关系比东方六国更糟糕,秦国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吗?

编辑推荐

《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套装上下册)》:“中国思想与社会”文丛.第1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全二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有依有据,娓娓道来,很享受!不错!
  •   参考,送人的
  •   个人很喜欢的一本书,难得一见的开创性研究!!!
  •   张分田教授的研究很深入很透彻,只是书标价高了,趁这次活动买了,但纸张不是很好。
  •   编校不精,纸张不好。虽然这些无损它承载的思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