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研究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江生忠 等编著  页数:324  

前言

  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其经营不善导致破产会对社会经济和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诸多国家中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已成为保险业危机防范和管理的补充手段,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维护公众信心,防止退保风潮,以抑制系统性行业风险的发生和蔓延。  2004年底,中国保监会正式颁布《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并筹集和建立保险保障基金。2007年5月底,首次动用超过16亿元的保险保障基金,及时有效处理了新华人寿股份公司的内部资本结构问题。2008年根据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和改革的要求,又修改和颁布新版《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建立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它意味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金融机构退市,国家财政兜底”体制在保险领域被率先冲破,它将保险市场上隐性的国家信用直接转换为制度化的行业信用,在增进行业自律、降低政府等公共机构的救助支出成本和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从世界各国的保险业实践经验看,虽然有的国家和地区(如英、美、日、加等国)建立了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但也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实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在欧洲大陆,由于采用了卡特尔定价,很多国家没有保险保障基金,而德国、意大利等国只存在保护交通事故受害者的保证基金,而没有针对保险业的保险保障基金。

内容概要

本书首先从保险行业和保险公司存在的风险入手,认为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是解决保险行业和保险公司风险的有力工具。然后,立足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展开研究。由于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而给保险公司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一直是该项制度受到质疑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从道德风险对保险公司行为影响的角度分析得到保险保障基金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优规模。此外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保险保障基金规模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并构建关于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的理论模型。为深入研究保险保障基金的最优规模,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和破产概率联系起来,基于各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数据,估计总体分布,进而预测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的可能性。接下来分别选取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各15家公司作为样本,系统研究固定费率制和风险费率制下我国产寿险公司和产寿险行业的保险保障基金规模以及产寿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提取规模的调整和积累路径。最后,结合上述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的理论问题和我国保险业的实践,提出了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调整的原则和基础以及保险监管、产业政策、法律制度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保险行业面临的风险
第二节 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
1.2.1 寿险公司面临的风险
1.2.2 财险公司经营中面临的风险
第三节 行业风险和公司风险带来的危害
第四节 运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处理风险
1.4.1 保险保障基金的作用
1.4.2 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的意义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4.4 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概述
2.1.1 保险保障基金的性质
2.1.2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特点
2.1.3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作用
2.1.4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内容
第二节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2.2.1 保险保障基金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2.2.2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金融工程解释
第三章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国内外经验
第一节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国际经验
3.1.1 美国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3.1.2 日本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制度
3.1.3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3.1.4 国际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实践
3.2.1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法律环境
3.2.2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现状
第四章 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道德风险
第二节 保险保障基金规模对中国保险业产业组织的影响
第三节 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的设计与运作
第五章 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的精算基础——破产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破产理论
5.1.1 Lundberg-Cramer经典破产模型
5.1.2 破产理论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
5.1.3 破产概率的近似计算和模拟
5.1.4 破产赤字
5.1.5 其他破产模型
第二节 偿付能力风险分析
5.2.1 保险业破产风险分析
5.2.2 偿付能力制度、研究方法和模型
第三节 保险公司破产风险的测算
5.3.1 我国预警预防破产风险的相关规定及其发展历程
5.3.2 破产风险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关系
5.3.3 我国寿险公司破产风险测算
5.3.4 我国产险公司破产风险测算
第六章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规模测算
第一节 基于固定费率制的我国保险保障基金规模测算
6.1.1 各年度产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提取额测算
6.1.2 各年度寿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提取额测算
第二节 我国保险公司风险分级
6.2.1 风险费率制及其优势
6.2.2 风险费率制的三种方法及其评价
6.2.3 国内外保险公司风险评价体系简介
6.2.4 保险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5 保险公司风险分级方法
6.2.6 我国保险公司风险分级
第三节 基于风险费率制的我国保险保障基金规模测算
6.3.1 财产保险保障基金规模测算
6.3.2 人身保险保障基金规模测算
6.3.3 两种费率制下保险保障基金总体规模比较
第四节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规模调整路径和积累路径
6.4.1 我国产寿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规模调整路径
6.4.2 我国产寿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规模积累路径
第七章 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调整的制度支持
第一节 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的调整的原则与基础
7.1.1 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的调整的原则
7.1.2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调整的基础
第二节 加强保险公司风险监管
7.2.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7.2.2 重视风险预警机制
7.2.3 加强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
7.2.4 完善保险公司信用评级体系
第三节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支持
7.3.1 改革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
7.3.2 规范保险保障基金的动用条件
7.3.3 基金耗尽时的再融资
第四节 完善保险保障基金相关法律制度
7.4.1 提升保险保障基金管理规定的法律层级
7.4.2 明晰保险保障基金产权归属的法律问题
第五节 保险产业政策的支持
7.5.1 完善保险市场结构
7.5.2 完善保险市场退出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附录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投保人的逆选择心理、购买保险后产生的疏忽心理以及为了不当牟利产生的骗保行为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的风险。道德风险在第一节已经详细叙说,故在此不再赘述。  2.产品设计定价风险  产品设计定价风险是指在保险产品设计过程中,对影响因素定位不当导致产品的设计或者定价不合理进而影响保险公司正常经营的风险。  保险公司产品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时最关键的因素是利率。如果将预定利率定得过高,而又缺乏适当的资金运用渠道和分配方法,资金回报率低,那么必然产生利差损;如果预定利率过低,保险产品缺乏竞争力,则难以吸收更多的保单。不仅如此,理性的投保人还可以根据利率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投保时间,在利率下降时增加投保,利率上升时减少保险产品的购买,使得保险公司的业务稳定性降低。另外,预定死亡率、费用率假设不当,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收支平衡的假定,也会大大增加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3.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其他可能导致投资失败的因素。投资风险在第一节已经详细叙说,故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过度单一或过度追求收益或与自身资产管理能力不相称的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存在隐患,将带来一定风险。表l一13是中国人寿历年投资资产结构及收益情况。从表1一13中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逐步开放,中国人寿的投资结构逐步多元化,银行存款在投资资产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2004年的47.9%下降到2007年的19.8%;而股权投资显著增加,由2004年的4.6%上升到2007年的22.9%。这样的投资结构显然对我们的投资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保险保障基金最优规模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