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理论与应用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程鹏  页数:374  字数:614000  

内容概要

本书集林业多个学科于一体,对林学专业主要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介绍。其内容涵盖森林生态、良种壮苗培育、森林营造基本技术、森林资源与管理、主要树种栽培技术、主要树种木材性质与用途、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理论与实践、森林病害及其控制、森林虫害及其控制、森林防火等。在栽培技术中,树种涉及用材林(马尾松、湿地松、火炬忪、杉木、杨树、楸树、枫香、毛竹)、园林(樟树、国槐、广玉兰、柏类)、经济林(油茶、山核桃、板栗、枣树、柿树)和生物能源林(黄连木、油桐)等。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反映了当代林业抖学与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该书可供林业、农业、园林生产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从事林业生产以及生态建设之用;也可作为各级林业技术培训、大专院校农林专业的教材或科研工作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现代林业概论第二章 森林与环境第三章 森林群落与生态系统第四章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第五章 林木育种第六章 种子经营第七章 苗木培育第八章 森林营造基础第九章 森林营造技术第十章 抚育间伐与整枝第十一章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十二章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第十三章 主要用材林树种造林技术第十四章 主要园林树木栽培技术第十五章 主要经济林树种造林技术第十六章 主要树种木材性质和用途第十七章 森林病害第十八章 森林害虫及其控制第十九章 森林防火第二十章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现代林业概论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摇篮。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森林始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林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林业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行业,历史上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从有巢氏的“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到燧人氏的“钻木取火”;从构木为巢,到蔡伦造纸,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每一个脚印,都与森林及其开发利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作为林业工作者,我们需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认识林业在经济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从而自觉地担负起振兴和发展林业的光荣任务。  第一节 林业的地位和作用  森林为人类衣、食、住、行提供丰富多样的森林产品,并且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过去我们常常把森林作为一种普通的自然资源,把林业作为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产业,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林业“大木头”经济,毫无节制地开发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产生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现象,导致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需要在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中重新认识森林。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发展,对于森林与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之间关系的理解在不断地深化,林业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整的资源库、生物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森林的生态效益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影响所及范围内,森林环境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全部效用。森林生态效益是反映在很多方面的,主要包括:①贮碳效益。森林是地球最大的贮碳库,在维持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形成“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这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节能减排;而另一方面则要保护和培育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作用。据测算,森林每生产1吨干物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63吨。②释放氧气。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氧气,森林每生产1吨干物质,可以释放氧气1.2吨。③涵养水源。森林可以有效地拦截和储存降水,并通过湿润土壤和补给地下水维持水分的有效循环。形象地说,森林生态系统就像无形水库,水多可以贮蓄,水少可以释放。据测算,有林地比无林地每公顷(hm2)多蓄水300立方米,三千多公顷林地就相当于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林业理论与应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这本书涵盖了林业基础知识与理论,符合现代林业的需要。
  •   必须的,买就买赚的。
  •   还是很好的,比自己去找方便多了,书的质量也很好,正版的。
  •   运送速度一般,质量可以,值得一看!
  •   书的质量还可以,就是在运送的过程中有些损坏,而且时间也比较长。
  •   是当前林业?图的行业标准,很值得学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