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理论及实证研究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兆福  页数:169  字数:233000  

内容概要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理论及实证研究》由张兆福所著,本书以重庆市为例,系统研究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应的问题,内容包括: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扩展的规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理、城镇化水平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应诊断的理论和方法等。通过应用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应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形成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本框架,揭示了城镇化、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土地利用管理之间的响应机理,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应诊断的基本思路和诊断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DPSR的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诊断模式。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理论及实证研究》为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可供从事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管理等方面教学、科研和管理者参考。

作者简介

张兆福
甘肃兰州人。博士,现任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主任。主要从事土地利用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合著《基于再生能力创造的主题景区开发实证研究》,参编《景区开发与管理》等多部著作,长期参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和旅游开发规划研究项目,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1.1 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趋势
1.1.2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压力越来越大
1.1.3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压力及问题日益凸显
1.1.4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环境效应
1.1.5 重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应研究的理论实践
意义
1.2 立题依据
1.2.1 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2.2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认识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佳切入点
1.2.3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
1.2.4 指导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1.3.3 研究路线
第2章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2.1 城镇化及城镇化进程
2.1.1 城镇与城镇化
2.1.2 世界城镇化
2.1.3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2.1.4 重庆城镇化进展
2.2 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2.2.1 城镇是区域LUCC研究的热点
2.2.2 城镇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分析
2.2.3 城镇LUCC的环境效应
2.3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2.3.1 城镇化促使土地利用变化
2.3.2 土地利用对城镇化的影响
2.3.3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作用规律
2.4 小结
第3章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扩展分析
3.1 分析方法和资料来源
3.1.1 分析方法
3.1.2 资料来源与信息的提取
3.2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镇用地扩展分析
3.2.1 城镇用地扩展的强度、速度和变化量
3.2.2 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变化
3.3 区域城镇用地扩展的统计分析
3.3.1 区域城镇用地扩展的总体特征
3.3.2 城镇用地扩展的区域差异
3.4 讨论
3.4.1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扩展的规律
3.4.2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扩展的动力因素
3.4.3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扩展的形式
3.4.4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扩展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4章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
4.1 研究资料来源及数据处理
4.2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理的理论分析
4.2.1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2.2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理
4.2.3 指标分析和模型构建
4.3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4.3.1 重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4.3.2 重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理
4.3.3 重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模型
4.4 小结
第5章 城镇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分析
5.1 研究样区的选择与资料来源
5.1.1 研究样区的选择及概况
5.1.2 资料来源
5.2 分析方法
5.2.1 相关分析方法
5.2.2 土地利用变化指标分析方法
5.3 城镇化水平与土地利用变化
5.3.1 不同城镇化水平下的土地利用变化
5.3.2 城镇化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5.3.3 城镇化水平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的空间差异分析
5.3.4 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3.5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趋势预测
5.4 讨论
第6章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效应分析
6.1 分析方法
6.1.1 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方法
6.1.2 社会经济效应分析方法
6.2 数据的获取
6.3 分析内容
6.3.1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6.3.2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景观格局变化
6.3.3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6.3.4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
6.4 结论
第7章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应的诊断研究
7.1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应诊断的理论体系
7.1.1 土地利用变化诊断的目的和意义
7.1.2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应诊断的内容
7.1.3基于DPSR的土地利用变化诊断指标体系构建
7.2 重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响应诊断
7.2.1 基于DPSR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响应诊断模式
7.2.2 DPSR诊断指标体系
7.2.3 诊断结果
7.3 重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策略
7.3.1 重庆土地合理利用的城镇化策略
7.3.2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展望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驱动力因素分析  就一般而言,土地利用的驱动力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来自于自然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如地球的内外营力;人文因素是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种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由于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影响在短期内表现是不明显的,相对而言,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则比较明显,因此人文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基本上得到共识(陈佑启,2001年)。但在关于人文驱动力方面,哪些是主要的驱动力认识还未统一。Kasperson认为人类方面的驱动力主要有人口、技术水平、富裕程度、政治经济结构等;Ehrich指出,人口、富裕程度和技术是研究人类驱动力的主要方面;Tumer指出,人类驱动因素应包括人口、收入、技术、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HDP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并指出间接因素应该包括6个方面:人口变化、技术发展、经济增长、政经政策、富裕程度和价值取向。它们通过直接因素作用于土地利用,后者包括:对土地产品的需求、对土地的投入、城镇化程度、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土地权属、土地利用政策以及对土地资源保护的态度等。  一些学者通过实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摆万奇、赵士洞(2001年)应用系统理论对土地利用的驱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驱动力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变化的特性。驱动力系统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系统;在驱动力系统中,每一种驱动力都对土地利用产生着一定影响,但他们的影响不是独立发生的,而是受到众多驱动的制约;驱动力系统是一个内部有序的系统,组成系统的各种驱动力的结合与联系具有一定的规则和层次;土地利用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驱动力在变化,导致驱动力变化的原因即是所谓的土地利用变化动力源。这一理论为分析土地利用的驱动力及其因素提供了明确的思路。李平等(2001年)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选取11项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标,分省计算驱动力指数后认为:要了解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作用,需要从土地使用者个体和社会群体行为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个体行为驱动又称经济福利驱动,包括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和最优经济福利驱动两种类型;社会行为驱动包括环境安全驱动和食物安全驱动。经过分析,得出了我国西部地区以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和环境安全驱动为主,而东部地区以比较经济福利驱动和食物安全驱动为主的结论。以上研究结论为城镇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提供基本框架。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理论及实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