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治理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霞,向良云 著  页数:430  

前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各个领域千差万别,高度不确定性、动态性与复杂性因素错综交织,潜藏和孕育着无处不在的风险。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在取得高新科技、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新型突发事件频仍,多重公共危机四伏,传统社会面临非传统危胁,现代政府面对后现代危机,世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解构、重塑、再造与新生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一轮又一轮的转换考验。在全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共同威胁和挑战面前,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独善其身,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责无旁贷,必须要在监控预警、化解风险、应急处置、危机重建的全过程中,发挥现代公共行政体系和公共管理系统的优势,引领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各方力量协同配合,强力抗击各类灾害,科学抵御各种宿敌,有效回应社会危机。2003年的SARS阻击战,促使中国在与疫魔短兵相接、数轮交锋中迅速组建起了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2007年底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在迄今最高法律位阶上跃动着应急管理法制化的足音。如果说在2008年春节百年未遇的暴雪洗礼面前,中国的应急管理系统还稍显稚嫩的话,那么短短几个月之后的“5.12”汶川大地震,时隔两年之后的玉树强震,海内外无不惊讶于中国政府卓越领导之下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全程实报真实境况、各方协力迅速整合以及井然有序稳步推进的灾后重建,充分彰显了一个坚强有力、沉着高效、蓬勃成长的政府形象。但无庸讳言,成就面前我们仍然需要理智警醒,更加需要痛定思痛,付诸更加切实的努力,采取系统变革措施,摒弃条块分割部门壁垒,坚持不懈地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的一整套专门工作体系,精心打造专司多灾种、跨部门、全领域、常规化应急管理的部级对策机构,包括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决策中心、指挥平台、运行机制、作业流程、项目网络,以及高度体系化、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和配套法律支撑框架。尽管环境动荡不安、风险无处不在,但风险是可以防范的,危机是可以管理的,特别是需要治理的。防范风险和化解危机,这是解决公共问题的难点,也是社会公共关注的热点。为此,应急管理常态化、常规管理应急化,应当成为政府首要的公共事务。政府只要存在一天,就必须责无旁贷地推进这项公共工程;社会存续一天,就需要义无反顾地累建这项社会工程。毫无疑问,这需要科学的探索、科学的认知、科学的揭示、科学的引领。

内容概要

中国政府传统的对危机只实施“管”而缺乏“治”的大一统思维,导致社会政治动员和政府行政管控的机械管理模式,单一灾种、单一部门、政府单一主体的条块分割组织体制,被动撞击式的和事后救火式的应急机制,缺乏常效的政府一企业一社会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应急的公共行动网络,针对天灾多种并发、人祸异端多漏、跨行政区域扩散、需多部门舍利协作、第三方独立监管和公共监督、全社会主动协同的应急需要,亟待特立法律程序,设立委员会制的部级综合应急机构,创新危机管理的决策体系和应急行动的组织模式,建立全社会整体联动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本书为此创立了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体系,并运用该理论框架透析近年真实典案,揭示多重危机背后隐秘症结,提出面对危机从管理迈向治理的发展战略。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务篇,共十章,从理论到实践对公共危机治理进行系统阐述,可作为学术研究参考书或管理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及MPA教材。

作者简介

刘霞,字紫涵,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7月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的应急管理与公共安全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危机和应急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长期担任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咨询专家和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应急项目、上海市政府重大政策咨询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长年担任电台电视台主流媒体的政策点评和时事分析专家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会议论文和政策研究报告百余篇、学术专著和译著十余部,政府高层内参及领导圈阅专家反映多篇。科研成果获省政府和国家人事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政府奖。主要代表性专著《风险决策:过程、心理与文化》、《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公共组织创新战略》、《应急管理学》等。向良云,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导师刘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引论  公共危机:从管理到治理  第一节 公共危机: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  第二节 公共危机:从管理迈向治理  第三节 公共危机治理网络:中国政府的战略选择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第一节 对危机与公共危机的认识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危机  第二章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    第一节 公共危机治理的政治学意蕴:平等参与和权责对应    第二节 公共危机治理的行政学基础:公共行动与合作网络    第三节 公共危机治理的经济学借鉴:企业协作与公司治理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治理的管理学支撑:组织理论和决策方法  第三章  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整体架构    第一节 公共危机治理框架:主体的选择    第二节 公共危机治理框架:过程的观点    第三节 公共危机治理框架:系统的观点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治理框架:认知的观点  第四章  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机能障碍    第二节 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防范机制:预案体系    第三节 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保障机制:应急平台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整合机制:治理网络    第五节 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创新机制:行动学习  第五章  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组织体制    第一节 构建平战结合、统分结合的权力配置体制    第二节 塑造动态应急、超常适应的分布式决策领导体制    第三节 健全分类分级、条块结合的网络管理体制    第四节 建立综合协调、跨越部门的公共危机治理核心机构  第六章  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他山之石:世界各国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治理网络:我国公共危机应对的政策取向    第三节 上海典例: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实践探索    第四节 系统战略: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发展思路下篇  实务篇  第七章  自然灾害危机治理    第一节 自然灾害危机概述    第二节 案例回放    第三节 案例点击:基于治理理论的评析    第四节 自然灾害危机治理的对策思路  第八章  事故灾难危机治理    第一节 事故灾难危机概述    第二节 案例回放    第三节 案例点击:基于治理理论的评析    第四节 事故灾难危机治理的对策思路  第九章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概述    第二节 案例回放    第三节 案例点击:基于治理理论的评析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对策思路  第十章  社会安全危机治理    第一节 社会安全危机概述    第二节 案例回放    第三节 案例点击:基于治理理论的评析    第四节 社会安全危机治理的对策思路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一是解决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当前法制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通过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行为加以规范,明确应对工作的体制、机制、制度,以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二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演变一般都有一个过程。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督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作出规定,有利于从制度上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或者防止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演变为需要实行紧急状态予以处置的特别严重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害。这与宪法确立的紧急状态制度的精神是一致的;三是宪法规定的紧急状态和《戒严法》规定的戒严都是应对最高程度的社会危险和威胁时采取的特别手段,实践中很少适用。即使出现需要实行紧急状态的情况,也完全可以根据《宪法》、《戒严法》等法律作出决定。对于如何根据《宪法》确立的紧急状态制度,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法中处理好一般突发公共事件与紧急状态的关系,在常委会审议和调研征求意见过程中,有几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紧急状态的宣布有特定的条件和程序,不属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宪法》已经确立了紧急状态制度,为落实《宪法》的规定,应另行制定紧急状态法,本法可不涉及。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法应对草案规定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紧急状态作出规定,以防止在紧急状态法未制定前存在法律空白。第三种意见认为,《宪法》规定的紧急状态是应对最高程度的社会危险和威胁时采取的特别手段,需要对行政机关赋予特殊权力,对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需要加以特别限制,因而要考虑国内国外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应当慎用,不到迫不得已时尽量不用。目前,我国已制定《戒严法》,处置危害国家安全的动乱、暴乱、严重骚乱三种政治事件引发的紧急状态,可以继续适用《戒严法》。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法规定的四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很不一样,比较复杂,如制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具体标准、条件及特别的权力和措施,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规定,在尚无实践经验的条件下,目前难以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可以考虑依照《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在这四类突发公共事件出现特别严重的情况时决定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在紧急状态期间所采取的限制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非常措施,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特定情况作出专门规定。这样能够为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紧急状态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经过常委会审议,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采纳了第三种意见。

后记

本书起草于2005年秋天,直至2010年仲夏方付其梓,其问数易其稿。一是“公共危机治理”作为一个名词倒是有学者使用,但作为一个理论,特别是一个理论体系,其框架与内容在学术界已有的探讨并不集中,少有深入,创立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需要学术思想的源头创新,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二是其间每每适逢结稿之时,都恰有影响甚大的公共危机事件瘁发,我们就又都将己定之稿重新丰富、修改,加诸最新案例解析,特别是本己在2008年初进入清样一校阶段时,我国南方暴雪发生,接着是“5·12”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蛆橘事件、溃坝事件,翁安事件、孟连事件、广安事件……,接二连三,天灾和人祸不断,自然灾害危机、事故灾难危机、公共卫生危机和社会安全危机频发。2005年动笔撰写本书之初时还在为是否找得出典型事件以供案例分析而费尽思量,可是到了2008年,居然每类灾害都有了新近发生的最典型案例,时至2010年,诸多事件之间的类似性和重复性增长趋势凸显,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意义不断上升,所以特点是某类事件不断发生、并重复发生,且以人祸居高。对此,一方面,我们忙不迭地对最新案例进行跟踪和分析,对最新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断地被一种内心深处越来越强烈的焦灼撞击着,这样下去的话,已经一写五年的一本书的内容每天仍在更新,那就永远没法封笔也就甭提出版了,其实出不出版不是最紧要的,最要命的是“被”不断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所震惊和剧痛着,我们的书的内容在丰富着,可我们的内心却在流血!抓紧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些问题的使命和责任也在更多棘手的道路上不断地鞭挞着我们。这不,暴雨、洪涝、大旱、泥石流的天灾,2010年刚刚过半,在一个月内连续发生的7.3紫金矿业的金铜矿污水渗漏、“7.16”大连油管爆炸、“7.28”南京化工管道爆炸……,人祸连连。我们六月份刚刚封笔将最新定稿交出版社而且已经再次重新出了一校的校样,在书稿二校清样的这个如火的七月里,原油漏了,管道爆了,污水渗了,是重新停下己校对完毕的二校稿加入这些新发案例?还是永远没完总得有个封住此稿的底线?这次容忍不得我们犹豫,出版社再不答应了,说先出了这本再出第二本也来得及,所以本书对这七月份的连环案只得作罢、暂且难加详论了,而只好在拙稿正式下印刷厂之前借后记一角补写一段这段文字略抒胸臆,并特别以此祭悼今日凌晨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中逝去的同胞川此敬慰奋战在灾区救援一线的将士群英。

编辑推荐

《公共危机治理》: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共危机治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跨时代作品
  •   这本书是我在书店翻了很多关于公共危机的书之后决定买的,相比人大出的两本来说,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对于学习更有帮助。并不泛泛以及形式化。
  •   本文的结构紧凑,实用性强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海无涯书是舟,2012登船读书~
  •   作者就是授课老师,这本书还是公共危机治理领域里面一个比较新的著作。内容上也还是比较有创新的地方的
  •   想研究公共危机治理的朋友,这是一本真的很有用的书,内容很新颖、全面。只是书的印刷质量没有想象中的好!
  •   对于了解和掌握公共危机治理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有帮助的
  •   书外面很多灰,脏脏的。用作参考书,还不错。
  •   本学期教材,随便翻翻。
  •   语言上觉得太绕了,不简练,观点也没什么特别的
  •   千篇一律的解读
  •   受益颇多!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