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高卫东  页数:237  

前言

  高卫东博士的专著《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经过修订,即将付梓。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和解释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及其运作规律。这种描写和解释需要建立特定的范畴系统。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将事物及其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范畴归类,然后尝试在这些范畴之间建立一系列的因果关系,从而形成一种理论模式。这种理论模式不仅要对事物的现状做出解释,而且要对事物将要发生的状态做出预测。在科学研究中,理论模式的合理性是相对的。针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研究者往往从不同角度提出各自的理论模式。这些不同的理论模式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解释有效性。一个好的理论模式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首先,这个模式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描述;其次,这个模式的范畴系统本身需要界定清晰,并在逻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作者正是在上述观念的指导下对回指现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在这部专著中,作者对可及性理论这一经典的回指理论进行了批判,指出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诸多回指现象,揭示了该理论基本概念界定不清,范畴系统内在逻辑不一致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建立了一套新的有关回指的理论模式,并较为充分地论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本书第1章对以往的回指研究进行了富有批判性的综述。作者对生成语法的约束理论、新格莱斯主义的回指理论等具有代表性的回指流派的分析和批判相当深刻和到位。第2章和第3章集中讨论了可及性理论的不足之处。作者对可及性理论的批判是多角度的,对该理论范畴系统的模糊性及统计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所做的分析相当有力。

内容概要

  《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第1章对以往的回指研究进行了富有批判性的综述。作者对生成语法的约束理论、新格莱斯主义的回指理论等具有代表性的回指流派的分析和批判相当深刻和到位。第2章和第3章集中讨论了可及性理论的不足之处。作者对可及性理论的批判是多角度的,对该理论范畴系统的模糊性及统计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所做的分析相当有力。第4章尝试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回指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将回指语的功能意义分为与提取有关和与提取无关两大部分。在与提取无关的功能意义中,作者系统描述了回指语在语篇中用于传递新信息和制造特定修辞效果的功能等。这些功能在以往的回指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此类功能进行更为细致的鉴别,加深对回指语真实性质的认识。关于回指语的提取功能,作者提出了一个以认知和语用原则为基础的理论模型,即所谓“内嵌式语境划分模式”。该模式以“连续性”为核心概念,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回指语彼此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比较成功地将现有各家有关可及性的论述融会贯通,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之中。在第5章、第6章、第7章中,作者以其新提出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分别对代词、指示词语和名称词语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描述。这部分的论述涉及回指现象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作者对回指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简介

  高卫东,1967年生,山西稷山人。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研究生,1992年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间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攻读博士,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多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语言哲学、语篇分析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1.1 回指的定义1.2 回指的分类1.3 回指研究综述1.4 本书的章节安排第2章 可及性理论质疑2.1 可及性理论的理论渊源2.2 可及性及其相关概念的模糊性2.3 统计研究存在的问题2.4 小结第3章 可及性分析3.1 概念关系网络和语篇动态语境3.2 可及性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3.3 影响对象实体可及性的因素3.4 小结第4章 回指语功能的多样性4.1 与提取无关的功能4.2 与提取有关的功能4.3 小结第5章 代词5.1 代词的标示内容——信息主题5.2 代词与指示词语的差异5.3 有形代词与零形代词的差别5.4 代词跨基本话题的用法5.5 代词的远距离连续使用5.6 代词使用的“越位”现象5.7 小结第6章 指示词语6.1 指示词语的性质6.2 指示词语先行概念的显著性6.3 指示词语的续接能力6.4 指示词语的远距离回指6.5 指示词语的非提取功能6.6 指示词语的其他变异用法6.7 小结第7章 名称词语7.1 光杆专有名称7.2 专有名称短语7.3 光杆类属名称7.4 类属名称短语7.5 小结第8章 结语8.1 结论8.2 功能意义:回指语符号语义编码的一部分8.3 本书理论框架的普适性及未来研究的方附录1选文附录2主要汉、英术语对照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陈平和许余龙对汉语回指语的分布状况都做过大量统计分析。而徐赳赳以汉语语料为基础进行的统计分析尤为细致和全面。徐赳赳的研究是以多种回指理论为基础进行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及性理论。比如他专就零形代词与连续性的关系做了细致的统计,在研究代词时则对话题的延续性做了细致的统计。徐赳赳从多方位、多角度对汉语回指语分布特点的统计描述对于回指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可及性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回指语形式多样性的成因给予了系统的解释,是回指研究朝着认知方向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我们在研究这一理论的时候也产生了很多疑问。这些疑问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些问题上:可及性理论虽然理论体系比较完备,但对于构成其理论基础的若干基本概念仍缺乏严谨的分析和定义。我们对“可及”、“提取”、“给定”等概念的理解仍然很模糊;我们对影响可及性的因素,如距离、一致性、竞争性、显著性等也缺乏清晰的认识;此外我们对可及性理论的统计研究的基本理据也存有怀疑。由于存在这些怀疑,我们对回指语的编码内容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归结为可及性持有保留意见。本书将以较大篇幅对可及性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可及性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经济原则。将回指语看作对象实体可及性的编码最根本的理由就是:越是可及性高的对象实体,提取越省力,越可以使用结构简单、内涵意义较少的回指手段去完成提取。这其实是经济原则的一种体现。但是可及性理论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不彻底的。可及性理论没有给予造成回指语差异的深层认知理据更多更深入的阐述。而且事实上,可及性理论所描述的经济原则是有很多纰漏的:回指语的结构复杂程度和内涵意义的丰富程度与其可及性的高低是不对应的。代词的内涵意义并不比名词来得更少,指示词语的结构复杂程度往往大于一般类属名称词。显然,造成回指语差异的深层认知理据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在本书中,我们将把回指语差异的成因归结为三大认知和语用原则综合作用的结果,即符号简省原则、最小记忆负荷原则和最小区分原则(见第4章)。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