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港口合作竞争及其物流系统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汪传旭  页数:219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各国均在一个全球市场进行竞争,导致国际贸易竞争程度的迅速加剧。货物贸易的增长和制造业的全球化给国际海运企业带来了全球性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航运企业通过合并、联盟和收购等形式来拓展市场和降低成本,从而形成能够提供全球运输网络的大型承运人(或航运)联盟,它们能够在全球市场上自由地运输货物。  随着航运企业的全球化,它们对全球挂靠港口拥有更大的选择权,从而拥有较大的市场权力。几家航运公司能够与港口经营人就服务收费和条件进行谈判,为了应付这种现象,港口经营人不得不与其他港口实行联合以提供全球性服务,通过彼此之间形成战略联盟来实现共赢。  从国内来看,经济增长给港口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为此,各个地区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纷纷建设港口码头,导致港口码头资源的不合理布局现象。从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等港口群密集地区来看,区域内各港口相距不远,而各个港口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均在投资扩建自己的码头,港口之间存在分工不明确、多头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区域内各临近港口之间争夺经济腹地和出口货源的竞争尤为激烈。因此,区域港口由竞争走向合作竞争的呼声不断提高。2006年9月国家制定发布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等为区域港口协调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该规划根据中国沿海各区域港口的基本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状况和需要,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大港口群体,强化区域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和区域港口的协调发展。  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要求港口由传统的相互竞争走向合作竞争,这对区域港口物流网络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区域港口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与协调也成为区域港口实现长期合作和合理竞争的重要支撑策略之一。  本书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形成的研究成果,本书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等角度分别对区域港口合作竞争、区域港口物流系统等问题开展了研究。  针对区域港口合作竞争问题,本书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区域港口群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基本特征、区域港口价格和服务合作竞争策略、区域港口价格和服务时间合作竞争策略、基于价值链的区域港口关系的动态演化。

内容概要

  《区域港口合作竞争及其物流系统》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区域港口合作竞争、区域港口物流系统等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区域港口群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基本特征、区域港口价格和服务合作竞争策略、区域港口价格和服务时间合作竞争策略、基于价值链的区域港口关系的动态演化、区域港口竞合理论与竞合模式等。再从理论上分析区域港口物流系统的演化机理与协同机制、区域港口群二级物流运输网络优化机制、随机运输能力条件下区域港口群运输网络优化机制等。在上述基础上,《区域港口合作竞争及其物流系统》提出了长江三角洲港口实现竞合与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港口合作竞争及其物流系统》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港航、物流等领域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区域港口合作竞争及其物流系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书籍目录

绪论0.1 研究背景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0.3 研究意义参考文献上篇 区域港口合作竞争第1章 区域港口群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基本特征1.1 区域港口群的形成1.2 区域枢纽港的形成1.3 区域港口群的基本特征参考文献第2章 区域港口价格和服务合作竞争策略2.1 区域两港口价格和服务竞争策略分析2.2 区域多港口价格和服务竞争策略分析2.3 港口成本对竞争策略的影响2.4 港口需求对竞争策略的影响参考文献第3章 区域港口价格和服务时间合作竞争策略3.1 区域多港口价格和服务时间的合作竞争博弈3.2 基于两阶段价格与服务时间信号博弈的港口合作声誉模型参考文献第4章 价值链系统环境下区域港口关系及其动态分析4.1 基于无差异分析的区域港口竞争和互补关系4.2 区域港口竞争和互补关系的分析4.3 区域港口竞争和互补关系的动态演变及其分析参考文献第5章 区域港口竞合理论与竞合模式5.1 港口竞争和合作的驱动因素5.2 港口竞合的概念5.3 区域港口竞合模式5.4 区域港口竞合的运行机制参考文献第6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现状与问题分析6.1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地位6.2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发展现状分析6.3 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吞吐量分析6.4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第7章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与上海港合作的现状与必要性7.1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与上海港合作的现状7.2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与上海港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7.3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与上海港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参考文献第8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与功能定位8.1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8.2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8.3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8.4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功能定位分析参考文献第9章 国外区域港口群竞合状况及其经验借鉴9.1 国外区域港口群资源整合状况9.2 欧洲港口群的管理组织——欧洲海港组织(ESPO)9.3 国外区域港口合作的经验借鉴参考文献第10章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与上海港竞合的环境分析和对策建议10.1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与上海港竞合的SWOT分析10.2 长三角港口群与上海港竞合的对策建议参考文献下篇 区域港口物流系统第11章 区域港口物流系统的演化机理与协同机制11.1 区域港口物流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11.2 区域港口物流系统演化分析11.3 区域港口物流系统协同机制参考文献第12章 区域港口群二级物流运输网络优化研究12.1 模型参数与假设条件12.2 决策变量12.3 基于确定型目标函数的区域港口群二级物流网络优化12.4 基于不确定目标函数的区域港口群二级物流网络优化参考文献第13章 随机运输能力条件下区域港口群运输网络优化13.1 参数设定和条件假设13.2 随机运输能力条件下区域港口群运输网络优化13.3 算例参考文献第14章 长三角港口物流系统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14.1 长三角港口物流系统发展分析的目标14.2 系统边界与因果关系的确定14.3 模型建立14.4 系统模拟与结果分析14.5 长江三角洲近洋航线中转港的选择参考文献第15章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15.1 国家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15.2 地方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口之间竞争模式与服务策略的合理化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这也势必对区域港口配套物流网络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区域港口配套物流网络系统的整体优化与协调也成为区域港口实现长期合作和合理竞争的重要支撑策略之一。  随着交通运输业进入综合物流时代,港口在经济、贸易和运输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并成为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因此,区域港口合作竞争策略及其配套物流网络的优化应该从港口供应链系统全局角度考虑。港口供应链系统由发货人仓库或始发地陆上场站、始发港口、到达港口、到达地陆上场站或收货人仓库等节点因素构成(Lee,eta1.2 003)。港口供应链物流网络不仅涉及港口与港口之间的水路运输网络,而且涵盖港口经济腹地与港口之间的陆上物流网络。本书运用供应链观点,研究区域港口合作竞争策略及其物流系统的优化与发展问题,提出区域港口合理的合作竞争模式、服务策略及其物流系统。本书研究成果对于丰富我国港口物流理论研究、推动我国管理科学与物流管理等学科的完善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同时对于促进我国区域港口的有序竞争和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港口资源、降低区域港口供应链总成本、提高区域港口群的国际竞争优势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由于本书内容主要涉及三个研究领域:港口物流、港口合作竞争、物流网络优化。因此,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港口物流研究现状  国外港口物流的相关文献在过去二十年开始出现,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UNCTAD)先后提出“第三代港口”(港口除了货物装卸以外,还提供仓储和包装等增值物流服务)和“第四代港口”(地理位置分离,但经营或管理相同,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如全球性投资的多港口组成的公司)的概念。Harding和Juhel(1997)利用一般物流服务和增值物流服务的概念对港口物流潜力做出了评价。除此以外,很多文献也认为港口将发展为未来的物流中心,并强调港口在海运和多式联运系统中的节点地位。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十分关注港口物流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于以下几方面:港口物流要素、功能及优化原则,港口物流发展策略,港口物流中心及其发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区域港口合作竞争及其物流系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