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银胜  页数:255  字数:27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
  书中记述了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本书也生动地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作者简介

  罗银胜,著名作家。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著述甚丰,其中有《顾准传》、《杨绛传》(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才情人生乔冠华》、《乔冠华全传》、《潘序伦传》、《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红色名媛章含之》、《周扬传》、《钱谷融:闲斋忆旧》、《记忆的修复》(香港版)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少不更事
第二章 银海学舟
第三章 《小武》试水
第四章 人生驿站
第五章 乡关何处
第六章 独立导演
第七章 浮出水面
第八章 走进三峡
第九章 修复记忆
第十章 二十四城
第十章 光荣与梦想
第十章 海上传奇
第十章 人在途中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县城”情结 1970年5月27日,贾樟柯生于中国山西省汾阳县的县城,汾阳以出产杏花村酒闻名于世,1996年这里撤县设市。 汾阳是进吕梁山前的最后一个县,一条公路从城区的边缘擦过,往西几十分钟就进吕梁山了,从公路上可以看到地势略低的整个城区。大部分是灰色的老式民居,现在它们已经被陆续拆迁。 所谓生于斯,长于斯。这古老的汾阳县城,给予贾樟柯没齿难忘的经历,也成为日后的电影导演贾樟柯受之有用的创作源泉,在他身上,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县城”情结,他坦言这种情结,血浓于水,难以割舍。这也是理解贾樟柯影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拍摄县城。县城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封闭,尴尬,有一种生动的压力。出于我个人的成长经验,以及这种叙事的愿望,我喜欢拍县城和县城里的人。” 倘若说有一幅贾樟柯的电影地图的话,那么汾阳已然成为一座绕不开的灵魂地标。青年学者羽戈说过:“汾阳好似贾樟柯电影的商标……首先是一种产品真伪的识别码,其次构成了特立独行的精神渊源——对贾樟柯而言,汾阳不止是一座位于太原盆地西南部的城池,不止是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乡,而是大中国的缩影,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汾阳就是中国。”诚哉斯言。这样一种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在贾樟柯的镜头底下,所呈现的乡土更细微,更渺小,具有手术刀一样的精准冷静。青春的记忆、八十年代、山西偏远的县城似乎已经成了贾樟柯电影的重要元素。 贾樟柯出身于一个汾阳县城的教师家庭,“贾樟柯”这个名字他说是父亲起的,樟是有着香气的不生虫的木,柯是斧子的手柄,必需但不是最主要。贾樟柯的父亲贾联凯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母亲张瑞英出生在农村,后来嫁到城里,在糖烟酒公司的商店做售货员工作,他有一个在学校里当宣传队员的大他六岁的姐姐,不上课,常演出,代表作是《火车向着韶山开》。贾樟柯看过姐姐的演出,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仰着脖子往上看,高音喇叭的回旋,造成了一种超现实感觉。这些记忆,最后变成了他导演的电影《站台》里的开篇。 对这样的家世和出身背景,贾樟柯颇为珍视,视作他毕生创作的源泉和起点: 我是1970年在山西汾阳出生的。我父亲原来在县城里工作,因为出身问题受到冲击,被下放回老家,在村里当小学教员,教语文。我有很多亲戚到现在还一直住在乡下。这样一种农业社会的背景带给我的私人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我愿意承认,并且一直非常珍视的。因为我觉得在中国,这样一种背景恐怕不会只是对我这样出身的一个人,仅仅由于非常私人的因素才具有特殊意义。我这里指的并不是农业本身,而说的是一种生存方式和与之相关的对事物的理解方式。譬如说,在北京这个城市里,究竞有多少人可以说他自己跟农村没有一点联系?我看没有几个人。而这样一种联系肯定会多多少少地影响到他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方式:他的人际关系、他的价值取向、他对事物的各种判断……但他又确确实实地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里。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样去正确地面对自己的这种背景,怎么样在这样一个背号上实实在在地去感受中国人的当下情感,去体察其中人际关系的变化……我觉得,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正视,这样一种态度,中国的现代艺术就会失去和土地的联系——就像现在有的青年艺术家做的东西,变成一种非常局部的、狭隘的私人话语。 贾樟柯大概只有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经常跟他聊电影的故事,从此,在贾樟柯幼小的心灵里,对电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至最后以电影为志业。据贾樟柯忆述:“我记事的时候大概是七八岁,1977年、1978年的时候。那时候‘文革’刚结束,我记得父亲总是下班特别晚。晚上总要开一些批斗会、清查会,父亲回来得再晚,我们一家人也得聚在一起吃饭。他总讲他骑自行车跑到玉道河村去看拍电影的情况。他非常兴奋,那时候夜里总停电,借着炉火,我可以看到他脸上兴奋的光彩。” 其时的贾联凯40岁左右,在中学里教语文。他给儿子讲述拍电影的场面,让贾樟柯首先对这个职业非常尊敬,因为他觉得自己父亲都那么尊敬拍电影的,所以自己也特别地尊敬。因而贾樟柯一再提及。“直到现在,我做了这个职业之后,隐隐约约的,总记得父亲谈起这个职业的样子”。 贾樟柯小时候,整个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贾樟柯后来回忆说:“我是70年代出生的,上小学时‘文革’刚刚结束,那时物质非常匮乏,我记得童年的记忆多半是饥饿。这种饥饿的感觉对于今天的80后、90后一代是不可能体验到的一种极端状态。”他还记得他八九岁的光景,有一天夜晚,他父亲带着托人从河南捎回来的一袋东西进了家,他关上门,压低声音对家人说:“来,咱们吃花生。” ”汾阳不种花生,我从来没见过花生,又不知道花生是什么。我们一家人在昏暗的灯下吃着花生。当时觉得,花生真好吃。多年以后看到梵高的那幅画《吃土豆的人》,总是会想起我们一家人在灯下吃花生的情景。”当时整个社会的物质供给还比较贫乏,贾樟柯与许多人一样经常挨饿,经常只能吃红薯、土豆之类的东西。那时候有个通病就是胃下垂,就是吃太多红薯吃出来的,以至于贾樟柯吃红薯“吃怕了”,后来他在北京看到别人围在烤炉边上吃红薯,就会想到当时的情景,条件反射不愿意再吃红薯。多年过后,贾樟柯仍对年少时的生活记忆犹新: “在80年代可以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物质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小时候,整个冬天主要有红薯、土豆和白菜三种食物,四五个月以后才能上蔬菜。这三样东西在我们那儿有多种做法,土豆炖白菜,溜白菜片,拌土豆丝,或者把它们和粉条、豆腐什么的混起来,煨一大锅,那也不是天天能吃到的。冬天每顿饭差不多都是红薯稀饭,后来看见就怕。” 贾樟柯的母亲张瑞英是售货员,有一年,她去广州开交易会,带回了一台彩电。这让贾樟柯感到一切似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人又在改变。

后记

贾樟柯先生在当今电影导演界,是年轻而成熟的象征,他是新生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拍摄的《海上传奇》,风靡银屏,赢得惊艳。    为这样一位杰出的华人导演写作,绝非一时心血来潮。我觉得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化人物研究的学者。研究贾樟柯,是适时的。其中的意义,毋须我在这里饶舌。    本书的写作,是一次磨淬心力的历练,当然不足与外人道。衷心感谢贾樟柯先生的支持、配合与包容;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支持;感谢我的父母、太太和家人无与伦比的奉献。    辛亥百年来的中国历史。犹如波澜壮阔的多姿画卷,其中映现着无数星光灿烂般的杰出人物。忠实地反映这些杰出人物及其生活的时代,是历史学者、作家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在写作的道路上,我自感自己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童子。我将继续努力,不懈追求,争取以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回报社会、回报读者。    最后,衷心感谢每一位读者,你们的鼓励与支持,是我写作的充分必要的理由。    罗银胜    2012年11月8日于上海圣礽书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贾樟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中国第六代导演,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
  •   写作深度不及科长啊有木有?
  •   拿着书先看着的是版式,不喜欢,很碎,全是小照片,这一个那一个;第二是一看作者,有点犯嘀咕,84年毕业于复旦,今年多大岁数了(并无对岁数大的作者不敬),对老贾的电影有了解吗;第三,里边有一些不可饶恕的错误,《站台》什么时候在威尼斯获过最佳影片和导演奖;第四,这要是对老贾不认识的人,勉强看看;第五,作者好像提过是老贾的朋友,真的吗,怎么一点独自面对老贾的文字都没有啊,全是以前的书籍杂志网上老贾的文章谈话,这抄点哪抄点,拼了一本书,并且有些东西还不对。这老头也真不害臊,敢说自己是作者,还有,这出版社的编辑就这水平,这样的书也能出版上市,中国的出版界就堕落到了如此地步,最后就想说五个字“真tm坑爹”
  •   从贾樟柯成长历程到台前幕后故事,虽然有些是在别的书中所引用过来的,但是对于研究贾樟柯和喜欢他的朋友来说,还算可以,较浅的分析,要写论文买的,有些实用价值,数质量很好,印刷也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