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外国儿童文学精译丛书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  作者:斯威夫特  页数:183  译者:孙予  

前言

  提起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在我国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总是会从家长或从老师那儿听到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的奇遇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孩子们追随着格列佛进入奇怪的国度去做一番游历,并引起成串的遐想。这在我国已经伴随了好几代人的成长,在大人和孩子们的心中,它确实是一本有趣的少儿读物,这也说明了作者在写作上的成功之处。然而,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格列佛游记》并不是一本少儿读物或者是一本科幻小说,而恰恰是一本政治讽刺小说,作者通过对格列佛在各个奇怪国度的经历的描述,揭示了当时英国从封建贵族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初期阶段时存在的种种弊病,从而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态度。为此,在将它列入我国中学生读物时,有必要将它与它的作者向读者们作一介绍。  乔纳桑·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家境十分贫寒,出生后7个月父亲就去世了,由于母亲无力抚养他,于是他的伯父负起了教养他的责任,直至将他送进了当时的都柏林大学。当时的都柏林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是为教会培养忠实弟子的,而斯威夫特始终十分厌恶大学里讲授的神学和各种繁琐哲学,可想而知,他也不可能取得令学校满意的成绩,毕业时,只获得了一张所谓的“特许学位”文凭,致使他无法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只能找到一位远亲也是当时的一位显贵——邓泼尔爵士,在他家中过了近十年的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这种经历和地位促使他看透了社会的世态炎凉和贵族阶级与平民百姓之间的深刻矛盾。不过,由于这位邓泼尔爵士喜好附庸风雅,常在家里接见一些作家,帮助青年们参加当时政治和文学问题的讨论,这使喜爱文学的斯威夫特从中获益不少。  为了获得一个不仰人鼻息的位置,斯威夫特只得强抑自己对教会的厌恶,参加并通过了牧师职位的考试,而后被教会派到了爱尔兰基罗特的一个乡村教堂里当牧师,不过一年半后,他又回到邓泼尔的庄园,一直到1699年这位贵族去世,随后他当上了爱尔兰总督贝克公爵的秘书。1701年他在爱尔兰小城莱拉哥的一个小教区工作,为了教会的事务他经常到伦敦去,到后来,他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伦敦度过,并主要从事着社会政治与文学的活动。从1704年开始,斯威夫特开始发表作品。  由于自身地位与经历,斯威夫特对英国的社会矛盾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他总是采用一种讽喻的笔法,针砭时弊,尖锐地抨击了当时的教会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他发表的第二部作品《一个桶子的故事》(Tale of Tub)就是借某个父亲对三个儿子的遗训来讽刺教会的。这部作品也因此引起了法国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的注意,认为斯威夫特看似不涉及基督教,实际上却讥讽了天主教、路德派和卡尔文派。这部作品成为反对宗教偏见的启蒙主义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名著,斯威夫特的作品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日益显示,作者本人也逐步成为英国政治上的领袖人物之一。当时,围绕着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英国与法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英国国内主要有两大党派托利党和辉格党,这两大党派为着争夺权位而进行着激烈的争斗,表面上看,斯威夫特附和托利党的观点,主张与法国媾和,他的政治观点似乎是反对辉格党的,然而实际上,他的立场远远超出两党之间的权利之争,直接针对当时英国政治体制和教会制度的种种弊病。斯威夫特可说是社会上一切非正义和缺点的揭发者,他的天才洞察力表现在:当资产阶级社会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时,他已能看出它的矛盾,揭露出它的反人民性。他表达了广大平民阶层对由于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罪恶的抗议。也正因为此,他成为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流派的创始人之一。  《格列佛游记》就是斯威夫特的这种立场或者其政治观点的一种淋漓尽致的表达。由于斯威夫特花了几年时间才写成此书,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本人的思想也在进步,观点有所改变,致使小说的结构也受到了影响。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除了第一与第二部分有着较为丰富动人的故事情节外,从第三部分开始,书中的故事描写部分明显减少,而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对话与大段的议论,涉及当时英国的许多问题,这也是该书的后两部分不像第一、二部分那样在我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或者说脍炙人口的原因吧。  书中的第一部分“小人国之旅”中的小人国,其实就是当时英国的一个缩影,该国的秩序也就是英国的秩序。比如,作者描写了小人国王国中最高的职位要通过跳绳(不是以人的能力品德)来决定,谁跳得最高,谁就能获得最高的职位,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的英国由教会和君主占统治地位,平常人难以凭真才实学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另外,小人国的政党是以所穿鞋子的跟的高低来区别,实际上是在影射托利党和辉格党的党派之争之无谓,又以小人国中存在吃鸡蛋的“大端派”与“小端派”来影射天主教与新教之间关于教会仪式的争论,作者认为,两党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教会之争也是无谓的,毫无意义的。  书中的第二部分“大人国之旅”中的大人国则是另一种社会制度,作者将它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有教化的君主政体,国王也较贤明正直,这反映出作者心目中的一种比英国社会制度更理想的社会制度。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所描述的英国情况的批评,揭露出英国的社会制度绝对不像格列佛对国王所说的那样理想。作者借大入国的国王之口,尖锐地指出,英国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只不过是一连串的阴谋、叛乱、谋杀、屠杀和清洗而已,而产生的结果便是贪婪、派系争夺、虚伪、背信弃义、残忍、强暴、疯狂、仇恨和野心。”充分暴露了所谓上等人物的丑恶本质。大人国国王对英国如此喜好战争也表示出极大的憎恶,这实际上也是作者借大人国国王之口来谴责战争带给人民的恶果。  《格列佛游记》的第三部分中对拉普他(飞岛)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反对假科学的鲜明立场,指出脱离现实生活的科学实际上有多么荒谬,这些所谓的科学家从事的全部是虚无飘渺毫无结果的研究。作者认为,科学必须为人民服务,而不应当成为统治阶级与人民为敌的工具。在巴尔尼巴比这一魔术国度中,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召见一系列历史人物,作者试图向读者揭示,所谓的历史英雄人物,都是些如此丑恶的入,是通过种种卑劣手段而获得高位的,作者借此非难了君主的政体,表达了赞成共和制度的态度。  《格列佛游记》的第四部分“慧因国之旅”则反映了作者试图描述出一种宗法制度下真正自然状态的人的美德,以此来与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文明形成鲜明的对照。在作者的描述中,慧因国的耶胡实际上是当时资产阶级社会里一切恶习的集中体现,实际上也可说是作者对人的本性中最丑恶一面的揭露。而在慧因身上,则寄托了作者对人的美好品德的赞美与向往。当然,这里也暴露出作者本身的一种矛盾心理,即他觉得宗法的自然状态或许是摆脱现存社会制度的最好出路,但实际上进入骱级社会后,再倒退是不可能的。  这也反映出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无法找出摆脱人类丑恶的出路。  斯威夫特的民主主义的启蒙事业,对以后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剧作家盖埃和谢立丹,小说家菲尔丁和诗人拜伦的创作中都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斯威夫特的影响,也使他们成为斯威夫特的追随者和继承人。在较后的时期中,斯威夫特的传统表现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英国讽刺作家塞缪尔-勃特勒和萧伯纳身上和他们的作品之中。由于斯威夫特现实主义的深刻力量,使他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斯威夫特在其作品中所批评的不仅是英国的,而且是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缺点。这是喜好外国文学作品的读者们应当了解的。  为了让读者不要将本书看作是一本科幻小说,也不要就此而将注意力或兴趣只集中于本书的第一、第二部分,而能真正理解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故在此对作者及本书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只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联系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看明白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进而能了解当时英国的历史背景,从中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所暴露出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缺陷;如果这本书能够作为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本质的一本辅导读物,也算是达到我翻译本书的一个目的了。  孙予  2001年2月

内容概要

  《外国儿童文学精译丛书: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世界上流传最广,最久的名著之一,尤以小人国和大人国的故事最为家喻户晓。   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诗人,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讽刺作家之一。  1985年入选美国《生活》杂志“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

书籍目录

译本序格列佛船长给他堂兄辛普森的一封信出版者致读者第一部 小人国之旅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二部 大人国之旅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三部 拉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那格,格鲁伯杜德雷伯,及日本之旅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四部 慧因国之旅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章节摘录

  看来,在我登陆后,他们一发现我在地上熟睡时,便有一个特别信使向国王禀报了这个情况,他当即在朝廷上决定把我绑起来(我在上面已叙述过,他们趁夜晚我熟睡时就这样把我绑了起来),还吩咐送大量的肉食和饮料给我,并着手准备一架机械装置.好将我带往首都。  或许,这个决定显得相当大胆,也相当危险。我相信,在同样的情况下,欧洲的任何一位国君是不会仿效此举的;而在我眼中,这种举动确实极其审慎,也非常宽宏大度。因为,假如这些人在我酣睡之际便想用他们的箭和矛杀死我的话,那么,第一阵疼痛就会使我醒来,我会勃然大怒,进足力气把绑住我的绳索统统挣断,这样一来,他们可就没法抵挡了,也别指望会得到怜悯。  这位国君是一位有名望的人,大力倡导学习,在他的支持和鼓励下,这儿的国民都是些杰出的数学家,在机械学上也有精湛的造诣。这位国君有几辆带轮的机械装置,用来载运大树和其他一些笨重物体。他还经常在长有大树的树林里建造最大的军舰.其中有几艘足有九英尺长,然后用这种车子将军舰拉到三四百码远的海里。五百个木工和技师立即着手制造他们造过的最大的车子。它是个木制框架.离地约三英寸,大约有七英尺长四英尺宽,下面有二十二个轮子带它滚动前行。我听到的这阵呐喊便是由这辆车子的到来而引起的。看来它在我登陆后四个小时便出发了。我躺着,人们把它拉到与我身体并排的位置。不过,最大的困难是怎么把我抬起来放到这辆车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竖起了八十根桩子,每根有一英尺高,还用钩子把许多根非常结实的粗绳索,跟工人们绕缠在我的脖子、双手、身体和两腿的许多条绑带拴结在一起。再把这些粗绳索穿过绑在柱子上的滑轮,然后雇用了九百个最强壮的大汉拉动这些粗绳索,这样,不到3小时,就把我升起放到了车上,再将我牢牢绑在车上。这些都是后来别人告诉我的,因为在整个事件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掺在给我喝的酒中的催眠药的作用,我一直酣睡不醒。国王的一千五百匹最强壮的骏马。每匹约有四英寸半高,拉着我向首都走去,我已交代过,那儿离此约半英里之遥。  上路四小时后,一桩非常可笑的意外事件将我弄醒了。当时,车子正暂时停下,人们在调节某个出了故障的部件,有两三个年轻人出于好奇,想看看我睡着时是什么模样。他们爬上车子,蹑手蹑脚地朝我的脸走来,其中一位是卫队中的军官,他将他的短矛的矛尖深深地插进了我的左鼻孔,短矛像根草一样弄得我鼻孔发痒,我猛然打了个响嚏。他们赶快偷偷溜走了,没让人察觉。直到三星期后,我才知道我突然被惊醒的原因。这一天剩余的时间里我们作了一番长途跋涉,晚上车子停下来宿夜,我身边各有五百名士兵,一半持火把,一半执弓箭,只要我不安分,他们便随时准备向我放箭。第二天早晨太阳一露脸,我们便继续前进,中午时分便到了离京城二百码远的地方。国王和他的朝臣们都出城来迎接我;不过,他的大臣们无论如何也不肯让陛下冒险登上我的身体。  就在车子停下处,有一个古代庙宇,它是整个王国最大的建筑物,好几年前,在这儿发生过一桩残忍的谋杀事件,将这块圣地玷污了,于是,在这些虔诚的人们眼中。这儿便成了个世俗之地,仅仅作为一般的公共场所使用,所有的装饰物和用具都给搬走了。他们已经决定让我住在这幢大建筑物里。庙宇的那扇宏伟的大门朝北,大约有四英尺高,差不多有二英尺宽,我不费什么事儿便能从这扇大门匍匐进出。大门的两边各有一个离地不到六英寸的窗户,在窗户里面靠左边,国王的铁匠铸了九十一根铁链,这些铁链就像欧洲那些贵妇人的表的挂链,粗细也差不多,将用三十六把挂锁将这些铁链来拴住我的左腿。离大路另一边二十英尺远的地方,有一座不低于五英尺高的塔楼,高踞于这座寺庙的对面。国王带着朝中的许多达官显贵登上了这座塔楼。以便好好看看我,这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因为我没法看到他们。据估计,约有十万居民为了同一目的来到了城外;尽管有卫兵守在那儿,我相信好几次起码有一万人借助梯子爬上了我的身体。不过很快就宣布了一项公告,禁止这种行为,违者将被处死。等工人们发现我不可能挣脱后,他们便将绑在我身上的所有绳索都割断了。有生以来我是第一次处于这种令人极其沮丧的处境,我站起身来。在我行走时,人群起了极大的骚动,惊叹之声轰然而起,对此我可不想细作描述。拴住我左腿的那些铁链大约有二码长,不仅能让我在一个半圆形范围内自由地前后走动,同时由于它们是固定在大门内四英寸处,这样我便能匍匐进庙,摊开身子躺下来。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斯威夫特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架使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使《鲁滨孙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  ——(英)司各特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杰作。它和18世纪欧洲众多小说一样,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法,袭用了当时流行的描写旅行见闻的小说,尤其是航海冒险小说的模式,叙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的一系列奇遇。它无疑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笛福《鲁滨孙漂流记》和其他一些游记体冒险小说的影响。然而,《格列佛游记》和它们虽然形式相似,性质却截然不同。它是《桶的故事》和《书籍之战》那类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与18世纪开始兴起的写实主义小说不同的若干独特性质。  ——吴厚

编辑推荐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系列之一,《外国儿童文学精译丛书: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小说以格列佛船长的口吻叙述了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驷”国的经历。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对英国政体进行了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格列佛游记/外国儿童文学精译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