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绅士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费孝通  页数:1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绅士》是费孝通先生的英文著作China’s Gentry的中文译本。《中国绅士》于1953年在美国出版,以后又不断再版,在国外被当作教科书广为流传,费正清等著名学者曾多次引用《中国绅士》内容。《中国绅士》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知识分子问题和传统中国的绅士,二是乡村、城镇和都市。

书籍目录

译者序序第1章  绅士和皇权第2章  学者当官第3章  绅士和技术知识第4章  乡村中国的基本权力结构第5章  乡村、集镇和城市第6章  农村生计:农业和手工业第7章  农村社区的社会腐蚀附 录  农民和绅士: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变化

章节摘录

书摘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绅士”这个词指的是一个阶级的人,他们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一定的作用。这里,“传统社会”是指公元前200年前封建制度崩溃之后,中央君主制权力下帝国的统一时期。绅士阶级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只有通过这个历史过程,我们才能够理解它的特点。    这里所说的绅士阶级有时也叫作士大夫,“学者一官员”。虽然绅士阶级是和学者一官员群体密切地相联系的,但是实际上它还是应该和后者有所区别。一个生长在绅士家庭里的人,并不一定能保证他成为一个传统中国的学者或官员。封建制情形不同,在那个时代,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士大夫虽然处于统治阶级等级制的底层,但还是那个阶级的一部分,并且拥有真实的政治权力。但是在封建制度崩溃之后,政治权力不再共享了,而是被集中于君主一人之手。在行政功能方面,君主需要助手。这就是他要的官。因此,官不再是统治者自己家庭的亲戚或成员,而是执行者——君主的仆人或工具。    在封建制度崩溃之后,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发生了。王位变为强者、权力追逐者的斩获对象。在封建制度下,政治权力是分配给君主的亲属和家族的,任何非生长于贵族家庭的人,就是一个平民。他没有机会做君王、接触到君王甚至看到君王的神圣用品。正如一个女人不能变成一个男人一样,一个平民也不能变成皇室人员。但是当封建制度终结之后,任何人都能成为皇帝。因此,政治权力成为斗争的一个目标。这是吴晗写的关于历史学家司马迁的故事:司马迁生活于汉王朝(公元前255-前207年),在观察汉朝的政治斗争的过程中,他写信给朋友说:“这是我有所了解的。”自从那个时代起,为了政治权力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在人们的眼中,政治权力已变为一件值得争取的珍贵东西,是大人物的一种事业。    不幸的是,自从中国的封建结构崩溃以来,政治权力不再永久地在一定的家族内传递,并且至今从未发现过能以和平手段来取得它。我们一直认为,获得政治权力的方式是“手持大棒”,打内战。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因此,我们不断地碰到暴君。少数人统治着群众。这种专制君主政体并没有因权力的传递和更换而改变。    P2-3

编辑推荐

《中国绅士》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深层次地探讨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剖析了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本质特征和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作用,指出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根由所在。《中国绅士》对我们认识中国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也颇有助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绅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回顾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的时代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大革命后的法国,在1830年前后“成了暴发户统治的资产阶级社会。……他们大多出身低微,既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也没受过多少教育,全靠个人奋斗干出一番事业……他们则成了新时代的大胆的企业家。他们办起了富于冒险的银行,建成铁路,建造工厂”;而同时“受到教育的青年因人数供过于求,面临着他们认为是渺茫的前途…… 青年人在权势者的门外久久的等候着。这些青年人由于不被社会所需要,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感到不满,而且在精神上也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被称为‘ 世纪病’。他们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作为生活的准则”。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社会学。目前中国社会的某些征候也有些像“似曾相识燕归来”。但是这一切究竟有什么道理?中国社会结构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人们如此?《中国绅士》一书是能给人们以启迪的。
  •   费大师的书,分析传统的中国经济体系很透彻。现在说的农民工问题,还有城乡差距等等,觉得从传统的经济体系中就能找到原因。
  •   几乎读了两遍。非常有深度,而且文采斐然。还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研究,至少,对中国社会的研究,理应如此:对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 + 文献 + 田野调查。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学感兴趣的,相信读后都会有所思。
  •   本书陈述了费老对于西方工业化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冲击导致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的看法,探讨了城市与农村矛盾形成的原因,其中强调了村镇绅士阶层在中国政治、伦理道德、城乡经济互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然。 本书篇幅不大,却文字简练、陈述清楚、易读易懂。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的政治与经济问题,更为关注“三农”问题。书中文章虽然写于1948年前后,但对于当今中国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不愧为大家,读了之后你可能会明白今日中国之农村为何难以发展,或许对解决当下的"三农"问题有所启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