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演义》艺术新论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博仓  页数:286  

内容概要

  《〈三国志演义〉艺术新论》从七个方面多角度透视了其虚实艺术模式,认为:作为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其虚实艺术成功的奥秘,关键在于宏观总体实与微观具体虚的和谐统一。宏观上与史实合拍,切合历史小说的个性特征;微观上的虚构成分,又充分发挥了其艺术创造力,体现出小说艺术的共性特征。宏观与微观的交融,形成了其实中有虚、寓虚于实的总体特征,成为中国历史小说虚实艺术的典范。

作者简介

  刘博仓,亦署刘博苍,男,1964年6月生,河北丰南人,文学博士,教授。198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受学于袁世硕教授门下,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元明清文学方向文学硕士学位。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执教于唐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讲古代文学课程。2001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受学于马瑞芳教授门下,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方向文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唐山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任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古代诗歌和古代小说研究。出版《百首古代赠答诗精解》,在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聊斋志异〉的哲理意蕴》等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序《三国志演义》研究的重要收获摘要英文摘要引言第一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演义》文本的互文性叙述特征第一节 共察古今话人生——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内在贯通性的理论考察第二节 构筑框架铺底色——表章 互文性叙述的作用第三节 虚实错杂效用多——书信文本引用与仿作的作用第四节 颊上三毫显神韵——人物描写的互文性叙述第五节 口吻相谐增神韵——人物话语的互文性叙述第二章 豪情壮观天地问——文本内与文本外多重层次的对话第一节 出言自见英雄气——人物之间的对话:艺术世界呈现自身的通道与方式第二节 亦曾亲近英雄人——作者与人物的对话:强化人生价值取向的形象展示和热切追寻第三节 书成谁知壮士心——作者和读者的跨时空对话:开掘传统价值观念,融聚人生经验第三章 南山云起北山云——和谐有机的艺术结构第一节 应合自然似天成——文本和审美表象构成的表层结构第二节 表里相谐内蕴深——情节 和意蕴层面构成的深层结构第三节 人物事件共流转——小说的故事结构第四节 好云无处不遮楼——故事结构功能对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第四章 传神文笔足千秋——人物形象在叙述中的生成和审美特征第一节 今月曾经照古人——史传记述人物原型的变形与艺术形象的成型第二节 凌云健笔塑群英——人物形象在小说叙述中的生成第三节 形神相得奇趣真——人物形象的审美特征参考文献致谢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为有源头活水来——《演义》文本的互文性叙述特征  作为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题材与史传记述有着天然联系。小说中塑造出来的主要历史人物形象,都有史传记述原型,对人物生平行迹的叙述,与史传记述对人物生平要略的记述大多相合,所描绘的主要历史事件,也多有史传记述依据可资印证。小说叙述的这一特征,引发了关于小说虚实关系的争议,成为历来小说评述与研究的焦点之一,其中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虚多实少,这在庸愚子为小说作的序言中既已表明了这种意见:“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显然认为小说“实”的成分要多于“虚”的成分,可以说小说几乎是通俗化了的历史书。二是虚实参半,宁希元认为小说虚实关系的特征在于小说叙述的虚实参半,“真假相参、虚实相生的艺术传统,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完美、最和谐的体现”。三是虚多实少,熊笃在《〈三国演义〉并非“七实三虚”》一文中认为小说并非“七实三虚”,而是“虚”大于“实”,并提出“不宜机械搬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来概括小说艺术表现特质的观点。  实际上,探讨《演义》虚实关系的论文和论著很多,这里是就有代表性的三种意见的举例说明,这些评述和研究,为世人明确小说创作和史传记述的差别,深入理解小说创作的审美特征,作出了积极努力,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为深入理解小说的审美特征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前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国志演义》艺术新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