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纪晓岚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冯佐哲  页数:329  

前言

纪晓岚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历史人物。他在正史里受推崇,在野史里也风光;他荣登高位,且文传后世;他学术渊传,又诙谐多智;他是皇帝身边的宠臣,又是百姓心中的偶像。如此诸多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可是在近几十年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里,这位历史人物好像被遗忘了似的,沉默了一个时期。当世纪之交,纪晓岚忽然在书刊里和荧屏上频频露面的时候,人们感觉到些许陌生,些许新奇。他那多彩的性格让人们眼花潦乱。但是种种随心所欲的戏说、演绎,把这个人物弄得扑朔迷离,真假莫辨。于是很多人想知道,历史上的纪晓岚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事实上,纪晓岚是清朝乾嘉时期纲纪群书,统领学界的大学者,是立身醇谨的清廉朝臣,是乾隆盛世的创建者、既得利益者和大力维护者。他创作的诗赋作品和他修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体现了一种盛世文化的精神。他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不但文笔精练,也别具丰富的思想内涵。纪晓岚(1724—1805年),名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人称茶星、纪河间,卒谥文达,故又称纪文达公。其字晓岚,最为世人所熟知。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十五日,生于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庄。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十四日,享年八十二岁。卒后魂归故里,葬于崔庄南六里之北村。按新的行政区划,他的出生地和墓葬地如今都属河北省沧州市的沧县。纪氏的曾祖辈在明末动乱时期,曾深受清军掳掠之害。清军入主中原,书香门第的纪氏家族顺应历史潮流,走上为新朝廷服务的道路。满族以强劲的武力征服了中原,而中原悠久的文化又逐渐同化了满族。满族统治者遵循中华传统儒学,建立起新的统治体系,结束了明朝末年的混乱局面,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追求秩序和稳定正是儒学的要旨。纪晓岚认为:“明季之乱,极矣。圣朝(即指清朝——笔者注)荡涤洪炉,拯民水火。”(《如是我闻》卷二“族祖黄图公言”)纪晓岚登科入仕。他与乾隆皇帝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契合。纪晓岚可以在悠长深远的儒学里酣畅地遨游,皇帝则可以用他这样的文学侍从来标榜文治。这种契合促成了千古文化伟业《四库全书》的编纂。《四库全书》在乾隆帝主持下开编。纪晓岚作为总纂官,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生死书丛。《四库全书》包罗宏富,浩瀚广博,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总汇,它的编成为乾隆朝显赫的武功文治增加了一大亮点。纪晓岚主撰《四库全书总目》,对一万余种图书作了介绍和评论,“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决奥提纲,溯源彻委”(阮元《纪文达公遗集序》)。撰定《四库总目》,使纪晓岚的学识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显示,奠定了他在学术界以至文化史上至高无上的学者地位。毋庸讳言,编纂《四库全书》同时也具有负面效应。例如,朝廷利用编书之机,查禁、销毁了一大批所谓“悖逆、违碍”的书籍,并对一些书中的文字进行了抽挖、删除和篡改。不过,那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惯用的伎俩。乾隆皇帝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毁书之责,是不能都算到纪晓岚身上的。由于纪晓岚对《四库全书》出力最大,也得益最多;殊被恩荣,屡得升迁。他由翰苑跻身内阁,两署兵府,三典南宫,五掌乌台。晚年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备受荣崇。作为内廷词人,纪晓岚常以诗赋来为皇帝歌功颂德,颇有以才媚上之嫌,但他也为盛世时代摇旗呐喊,有些诗篇写得格调高雅,大气磅礴。他申明“诗本性情者也,人生而有志,志发而为言,言出而成歌咏,协乎声律。其大者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次亦足抒愤写怀。举日星河岳、草秀珍舒、鸟啼花放,有触乎情,即可以宕其性灵”(《冰瓯草序》)。纪晓岚不愧是盛世的名臣,在他遭受人生挫折,被贬谪戍期间,仍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满腔热情地赞美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和繁荣景象,细致人微地描述边疆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从而颂扬朝廷平定新疆实现祖国统一的繁盛局面。他在赦还归途中写的那组《乌鲁木齐杂诗》,并无郁穑愁苦之音,而有春容浑脱之趣。成为记录清朝盛期开发新疆的历史画卷。纪晓岚精熟中国文化精神,了解世事民情,又谙悉官场内幕。他到晚年已经看出盛世掩盖下的种种危机,对民族社稷的命运产生难以吐露的复杂感受,在校勘《四库全书》之暇,以忧国忧民的苦心孤诣,用随笔体著述了《阅微草堂笔记》,托狐鬼以抒己见,借诙谐而言世事,在记述地方风情、典章古物、医巫星占、趣闻轶事以及狐精鬼怪的故事中,把劝诫之言,箴规之意寄寓其中。他在乾隆年间法纪最严的时代,敢于指责社会上的某些弊端,完全是出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一种责任感和良知。一个权高位重的官员,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容易被人敬畏和尊重却不易为人喜爱,而纪晓岚这样一位高居庙堂的两朝枢要,博通古今的学界宗师,却有着纯真可亲的平民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情感趣味。他不摆官架子,没有富贵气,更没有文人的迂腐。他曾在一个等子盒上刻有“未能免俗”的铭言,在为陆锡熊遗像题诗中承认:“羡君雅调清到骨,笑我俗病医难全。”纪晓岚所说的“俗”,实际上是一种纯朴平实的处世态度。他出身乡间,自幼聪明好学,性格活泼机智,又特别调皮淘气。他常和大人接口对句,并敢戏弄塾师。入仕前后,他年轻气盛,以飞扬的才气驰骋士林,诗文唱和从不欲落人之后。他还常以滑稽戏谑游戏宦场,有时用刻薄的语言侮慢同伴。他的同学陆青来说:“晓岚易喜易怒,其浅处在此,其真处亦在此也。”经历西戍的挫折之后,纪晓岚的性格变得深沉冷静,不再逞强好胜,但仍保持诙谐乐观的本性。在编纂《四库全书》的紧张气氛中,他还用滑稽风趣的诗联来调节气氛。正是这种纯真的性格,平民化的情趣,使他不但受到士林的尊重,也得到百姓的喜爱。他身后赞誉颇多,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从他辞世至今,二百多年来戏说不断。清人笔记和民国初期的一些书籍里记有大量有关纪晓岚的逸闻趣事,民间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生动传说、佳话。由于纪晓岚雅俗兼备,历来文人墨客或民间百姓。常有人把自己的意志编成美丽的故事附会在这位古人身上,以致纪晓岚的形象在口头传说和文学创作中被异化,使他的面貌显得有些朴朔迷离,捉摸不定。纪晓岚去世二百余年后,中国历史又重现盛世局面。人们回观历史,发现这颗盛世的文化之星,仍在历史的苍穹熠熠生辉。纪晓岚身上所体现的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安定,永葆积极乐观,推动文化繁荣的盛世文化精神,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中,仍有借鉴作用。总之,纪晓岚是一位应当肯定,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有鉴于此,笔者参考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今人的有关著述,把主人公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从他的故里文脉,家族源流,社会环境以及生平履迹,诗文内涵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梳理出他政治立场、思想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本书不敢夸耀文采,但下笔有据,唯求实事,以期基本符合历史本来面貌,努力将一个真实的全面的纪晓岚展现给读者。

内容概要

本书是纪晓岚人物传记。主要包括出世传奇、家学绵延、登科入仕、翰林展才、福建督学、游戏宦场、充军西域、仕途坎坷、司库编纂、著述阅微、方圆处事、宽政爱民、不入浊流、抵制权奸等。纪晓岚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人物。他纯真的性格,平民化的情趣,尤其《四库全书》编纂,使他不仅受到士林尊重,也得到百姓的喜爱。本书对人们研究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及其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这是本人物传记,传主是清朝著名文人纪晓岚,一位独具特色的人物。他性格纯真,情趣平民化,曾编纂《四库全书》,备受士林尊重,也得到了百姓们的喜爱。 本书对人们研究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及其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冯哲佐,男,辽宁清原人,1940年5月生。1959年沈阳二中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64午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历史研究所至今已43年。先后被评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从1974年始先后发表著、译作多种,论文、译文多篇。其中主要有《和坤评传》、《贪污之王——和珅秘史》、《清代政治与中外关系》、《中国民间宗教史》、《清史与戏说影视剧》、《中日文化交流史话》、《地理学家、旅行家除霞客》和《王聪儿起义》等,并与人合作出版了《清代通史》、《清代人物传稿》、《中日文化交流大系》(中、日文版)、《中国小通史》等书,并翻译了《中国经济史研究》和《道教》等。

书籍目录

前言一 出世传奇 天资聪颖二 族脉悠远 文渊溯源三 时局骤变 家学绵延四 家教师传 苦读应考五 才气勃发 登科入仕六 翰苑展才 伴君得宠七 初执文衡 惜护才俊八 受命南巡 纵情吟咏九 督学福建 奖掖士子十 故里守制 孝悌敦亲十一 夫妻相偕 儿女情长十二 喜蓄妾媵 情牵婢女十三 驰骤士林 游戏宦场十四 瞻顾亲情 漏言获罪十五 充军新疆 谪路漫长十六 效力军署 安抚遣犯十七 边疆览胜 东归记诗十八 注书待命 献诗复职十九 蓬山徜徉 仕途踟蹰二十四 库开馆 荣膺总纂二十一 夙兴夜寐 检校典籍二十二 游刃内廷 殊被恩荣二十三 苦心孤诣 著述阅微二十四 方圆处世 倾心交友二十五 文人雅癖 藏砚嗜烟二十六 励学擢英 宽政爱民二十七 立身醇谨 不入浊流二十八 抵制权奸 泾渭分明二十九 终老朝堂 备极哀荣附录一:纪晓岚年表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一、出世传奇天资聪慧崔尔庄,原名崔庄,是华北平原上的一座小镇,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正西二十多公里处,今属沧县所辖。这里是纪晓岚的出生地。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崔庄属直隶河问府献县。村里有一家富户,户主名叫纪天申。纪天申子孙满堂,有三个儿子:容舒、容雅、容恂;当时他已有了三个孙子:容舒的儿子纪晫,容雅的儿子纪昭、纪易。家中尚有诸多女眷,再加上奴婢、杂役,可谓人丁兴旺。纪家是一处大宅门,朝南的门楼高大宽敞。宅内有好几进庭院,房屋鳞次栉比,还有几座小楼散布其问.颇有些不同凡响的气派。传说这年六月的一天,在纪家住了多年的一位“仙人”突然告辞,主人询问缘由,“仙人”说,“兵部尚书”就要来了,我得走了。纪家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时隔不久,纪晓岚就降生了。这个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记载在清朝文人方士淦所著的《蔗余随笔》里。当我们今天感叹种种戏说的时候,岂不知对他的戏说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比方士淦更早的记载是朱珪写在《纪文达墓志铭》里的一段话:“先是郡为九河人海故道,天雨则汪洋成巨浸,水中夜夜有光怪。公王父(即“祖父”——笔者注)梦见光人楼中,已而公生,光遂隐,人以为公实此灵物化身也。”文中已透露纪晓岚为“灵怪转世”。朱珪是何许人?他是嘉庆帝的老师,并与纪晓岚为同年考中举人,同朝为官又是相知的朋友。纪晓岚临终前是朱珪的副手,当时朱任大学士,纪是协办大学士。其后,清代文人的笔记里又有不少类似的记载。纪晓岚的门人梁章钜在《归田琐记》里,把“纪文达师”的出生写得更为神奇,先说他这位座师是“火精转世”,并说那火精为女身,火精出现时,村民们敲打着铜器驱赶,见火光中隐隐约约有一赤身女子。有一天,火精进入纪家内室,众人正在议论纷纷,传出了小公子出生的消息。小孩子一生下来耳垂上就有穿痕,像是戴过耳环,两只小脚又白又尖,如同缠过足似的,于是人们沸沸扬扬的传开了,说这孩子是“火精转世”。

后记

去年秋天,突然接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浩先生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出版社打算出版一套历史知识丛书,邀我写有关和坤与纪晓岚的两本书,我答应了。因为普及历史知识,让历史走近现实是我们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老一代史学家们多年的夙愿。例如,郭沫若、翦伯赞、吴晗、顾颉刚、张荫麟诸先生都主张历史知识应该普及大众,让更多的国人了解自己的历史,热爱历史。因此,历史书籍应该尽量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可惜这一愿望并未完全实现,今天的史学工作者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应该为完成这一光荣使命继续努力。可惜由于时间短暂,再加上多年糖尿病缠身,我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我想到请友人李忠智先生与我一起完成这一写作任务。李先生是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会长、中华楹联学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纪晓岚研究》主编。他曾自费独自远赴新疆考察、探访有关纪晓岚的遗踪,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多年来对于故乡的历史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几乎走遍了沧州及其周边地区,收集了大量地方文物和民间传说、故事,成为了沧州地方史专家。他曾编导了十集电视片《漫览沧州》,与人合作出版过《正说纪晓岚》、《纪晓岚故里》等书。书撰写过程是:我与李忠智先生共同草拟了写作提纲,然后由李先生撰写初稿,最后由我斟酌内容,进行改定与润色文字,统稿、定稿。应该说李先生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出力最多,功劳最著。应该指出,本书在很多地方吸取了前辈史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吸收了不少近年来有关纪晓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笔者理论修养与业务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祈请方家、读者指正、批评。本书在写作、出版过程中曾得到老友何兆武先生、王敏之先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浩、王磊诸先生的帮助、支持,特此表示衷心谢忱。笔者之一冯佐哲2007年8月初于北京望京蜗牛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真实的纪晓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感觉资料很丰富、内容很真实,只是有些引用的资料是文言性质的,不大好理解。
  •   书还行吧,不算太后,闲暇时光可以看看了。印刷和纸张好像很一般哦!
  •   不是很好看,书只是在陈列纪晓岚的诗句,没有多少事迹!
  •   跟从电视里看到的不一样,一个真实的纪晓岚。只是记录他写的诗太多,没有细看,主要还是关注他的生平经历,为人处世。看电视时总是带着一个疑问:这么大一个官,家里就没人吗?看了书才知道,他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官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