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王喜绒、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08出版)  作者:王喜绒  页数:427  
Tag标签:无  

前言

丝绸之路悠扬的驼铃声不断放飞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黄河古道的滚滚洪流始终搏击着华夏儿女的文化血脉。边塞大漠上的长河落日,辉映过金戈铁马的雄姿,祁连山脉中的清冽雪水,浇灌出了朵朵文化奇葩。中外文化曾在这里交光互影,众多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西部的历史——透着贫瘠和苍凉,也透着强劲与神奇。大开发的号角又一次震起了西部人马踏飞燕的英雄豪气,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在阳关古道上重新撒下了纷飞的丝路花雨。汉唐气魄曾使我们胸纳东西,眼放四海;腾飞的中华又让我们探首国外,博采众长。今天的西部——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正一跃而起!我们尽管还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者,但却是厚重文化积淀的承载者;身处边远西部,却不乏科学上的求索勇气。丛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西部论坛》,既是我们对历史的呼应,又是试图跻身文化前沿,与学界的交流与对话。我们苦苦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交错的空间,开掘于多学科渗透的沃土,思索于理论光照下的新大陆,探索于多元文化交汇碰撞的冲积层,力图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套丛书就是长途跋涉的产物。我们深知,西部需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也需要文化上的大繁荣。

内容概要

  人与自然的主题是纵贯中国文学的重要母题之一,又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人声最为寂寥、遭遇误读与贬抑最多的地方。生态批评的兴起终于为这种态势的逆转提供了理论支撑。在这种批评视域下,《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从创作文本中的人与自然入手,通过对冰心、郭沫若、朱自清、沈从文、张承志等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全新解读与阐释,既开掘出了蕴藏其中的丰富的生态内涵,为重构现代生态文明提供了参照;也使久违的“自然审美”在现当代文学批评中走向回归。

作者简介

王喜绒,女,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7部:《刷新与循环——20年代的新小说研究》《变革年代的喧哗——中国现当代小说比较研究》《感觉的世界》《比较文化概论》《比较文化视野的形成与近代小说的勃兴》《20世纪中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独立或合作翻译出版长篇小说、自然科学著作12部。主持各级社科项目12项。获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14次。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第一节 生态批评在西方的异军突起第二节 生态批评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第三节 生态批评兴起的原因及其理论基础第四节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第五节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话语的建构第六节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生态文学创作和文学文本研究第七节 中国生态批评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第二章 冰心的散文、诗歌与自然第一节 自然美的诗意描绘第二节 自然爱的激情展示第三节 自然——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第四节 在自然中体悟人生:人与自然(上)第五节 在“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遨游:人与自然(下)第六节 自然书写与想象的成因第七节 自然书写的意义第三章 自然与人生的婚礼:论郭沫若《女神》中的自然第一节 以自然为媒第二节 “雄”且“丽”的自然第三节 “韦芽的萌生”第四节 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第四章 朱自清的自然书写与文学想象第一节 在人的参照中认知自然第二节 热爱,但不是亲情第三节 观赏,但不融入第四节 对“天人合一”境界的推崇第五章 开掘沈从文创作中的生态资源第一节 生态批评——沈从文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第二节 自然——沈从文创作文本中的一个独立存在第三节 人与自然——丰富的生态资源(上)第四节 乡土文明与都市文明——丰富的生态资源(下)第五节 自然审美取向形成的动因第六章 张承志与蒙古草原上篇 草原的激情歌唱一 草原人生的厚重积淀与美好记忆二 代游牧文化发言的热望三 另一种道路的跋涉与文明歧视的激情抗争四 建设新文明的需要五 对草原文明危机的深沉忧患下篇 草原书写的生态关怀一 草原的色彩美二 草原的辽阔美三 草原的宁静美四 对生命的看重与热爱五 独特的人格魅力六 对立中的和谐七 回归不是终点八 游牧文明危机的愤激呐喊第七章 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重新检视中国知青小说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知青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关系第二节 “自然”审美视角在知青小说中的缺席第三节 在人与自然主题的开掘中开创知青小说的新局面第八章 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论世纪初中国动物小说的新突破第一节 主流观念的逆转与动物形象的重塑第二节 生态灾难预警意象的成功创造第三节 人性与动物性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于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和中国几乎同时兴起,成为全球跨文化对话与边缘批评的一支生力军。这一理论形态的产生有着时代的必然,它的现实催生素是全球生态状况的日益恶化,理论催生素则是生态哲学思想。它通过考察当代世界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生态失衡,透视现代人类的思想、文化等诸多复杂问题。1999年,《外国文学评论》第4期发表的司空草的《文学的生态学批评》一文,标志着生态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正式传播。此后,这一理论迅速走入我国学人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实践中,从生态批评的基本内涵、对象范畴、精神实质及理论意义,生态批评的发展渊源、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等众多视角,展开了极富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思考与研究,从而促生了一大批见解独到、更新或改写了传统批评话语和观点的文学研究成果;在输入和评介西方生态批评重要学术资源的过程中,实现了国内生态批评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可能;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

编辑推荐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理论与实践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非常好的书,读后相当受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