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与准备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郑谦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08出版)  作者:郑谦 编  页数:278  

前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引向胜利。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1978年间,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过了一段辉煌而又曲折的历程。与此相伴随,由于在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失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尽管由于全党的努力,使毛泽东思想得到一些发展,但却没有实现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就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

内容概要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1978年间,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过了一段辉煌而又曲折的历程。与此相伴随,由于在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失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尽管由于全党的努力,使毛泽东思想得到一些发展,但却没有实现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就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但是,这种执着的探索却为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做了重要准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两次飞跃之间,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鲜明特征,用龚育之同志简明、准确的概括,就是延伸与准备。  本书希望在对这2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比较系统叙述、概括的基础上,对这一过程内在的逻辑进行一些理论分析,提供一些可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分析框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延伸与准备:1949年至197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与原因一、2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四个阶段二、社会主义改革模式选择的困境三、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滞后四、延伸与准备:29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第二章 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制定和新中国的建立一、《共同纲领》对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探索,体现了对生产力决定论的高度重视二、由建设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三、对发展农村个体经济的不同认识和农业互助合作的开展四、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效及认识缺陷第三章 国家工业化战略的确定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与社会主义改造二者并举的新思路二、向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三、向社会主义过渡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和苏联模式的影响第四章 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第二次飞跃”的良好开端一、社会主义理念与实践的发展二、提出“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构想与新气象四、中共八大与执政党建设思想和理论的重要发展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与反复一、与初衷背离的整风运动二、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偏差三、“大跃进”:一种极端化的赶超战略四、急于过渡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五、在初步纠“左”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第六章 在调整中端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一、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端正思想路线二、全面调整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三、七千人大会及其之后进一步深入的调整四、经济、政治不同发展方向所导致的矛盾格局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左"倾错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一、“左”倾指导思想的发展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三、抵制与抗争“文化大革命”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第八章 以真理标准讨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与“第二次飞跃”的酝酿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徘徊局面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确立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起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起步第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要素——以“九个月纠'左'”为例一、调查研究与掌握国情二、用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际三、民主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章节摘录

一般认为,传统的斯大林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的一党执政的权力结构和决策体制;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党和国家通过国家权力、行政命令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调节经济运行、配置社会资源;单一公有制的产权结构和基本排斥市场机制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庞大的、全能的、自上而下的等级授权领导体制;居于统治地位、具有强大动员能力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官方意识形态和严密的党组织,等等。在社会主义建立初期,这种侧重强调统一、服从、一致、一元和精神动员的体制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和资源调配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恢复和生产力的发展,完成了工业化初期的使命,尽管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这种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又引发了自己特有的问题,这在改革滞后的情况下更为明显:盲目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使产权主体不明晰的状况更为突出,事实上往往使各级官员成为不同层次的产权主体,权力来源的模糊使民众应享有的权利难以受到重视;体制结构使政府各级代理人在决策过程中较之其他社会群体具有明显优势,使处于体制核心的领导层在决策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很难避免形成各种形式的“一言堂”;计划经济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再生产着上级对下级的权威和下级对上级的服从;等级任命制使各级官员更加在意对上级负责、在意上级的偏好和意图,以至根据上级意向收集、加工信息成为一种顽症。

编辑推荐

《延伸与准备: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历程(1949-1978)》是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延伸与准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本身还是很不错的。是必备的专业书。不知道为什么定价时写的是20.8。但是,当我拿货付款时却是17.1。不管怎么说,便宜就好啊!哈哈,只不过卓越这一阵的配送好像不是很及时,总是比预计的要晚一至两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