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叙事之旅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阎伟  页数:307  
Tag标签:无  

前言

  国人对萨特的名字并不陌生。新时期之初,中国思想界曾掀起过一股“萨特热”。若追溯得更早的话,20世纪40年代萨特的作品就已经被介绍到中国,50年代萨特和波伏娃访问了中国,60年代更有介绍存在主义的著作和萨特作品出版。萨特的思想之所以在新时期再次受到关注,固然与1980年4月15日萨特辞世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契合了“文革”后中国学人的精神需求,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等命题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人对萨特的认识更为丰富。萨特既是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文学家。他把深刻的哲理带人小说和戏剧,并在小说和戏剧研究上有独到的见解。如果说阎伟这本书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在于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叙事的角度考察、发掘、提炼和阐述萨特的叙事理论。这一独到的角度不仅对于萨特研究且对于中国叙事理论的建设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提示我们,经典叙事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基础,其中萨特的叙事理论就是一块丰腴的土地,叙事理论的研究可以而且应该向中外历史延伸。

内容概要

  《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通过对萨特文论和创作在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的考察,将萨特的叙事理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命名为“伦理叙事”和“意识形态叙事”,并集中阐发了这两种叙事模式的形式基础和形式特征,具体说明了这两种叙事模式下的不同的审美效果。该书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在对萨特文学思想与创作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结合、小说叙事学和小说社会学的结合上,以及对萨特伦理叙事、意识形态叙事话语模式及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具体展开上有一定突破。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阎伟,1969年生,湖北省鄂州市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讲授外国文学史课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级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师从于胡亚敏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文艺理论。博士论文题目为《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一 萨特文艺理论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突破点    第一章 萨特早期的哲学思想和伦理叙事  一 萨特的生平与著述  二 早期伦理叙事的哲学基础  (一)萨特小说理论的哲学起源  (二)自由的存在论  三 模棱两可的伦理学与伦理叙事  (一)萨特的伦理学为何模棱两可?   (二)伦理叙事下存在的可能性    第二章 伦理叙事的话语模式及特征  一 主体意识、视角与叙述人称  (一)主体意识与叙事视角  (二)叙述者与人物的距离关系——不在外面,就在里面  (三)主体意识与叙述人称  二 情节与结构模式  (一)庸常世俗生活描写与焦虑人格  (二)情绪结构对情节结构的取代  三 情感同化法与道德悬置  (一)情感同化法  (二)萨特对非人格化叙事理论的深化    第三章 伦理叙事中的时问与身体  一 萨特的时间哲学和叙事策略  (一)意识和时间的三维  (二)三维时间中的叙事  二 萨特伦理小说中的时间特征  (一)双焦点的时间结构  (二)反时序叙事的诸种方式  三 以身体为中心的伦理叙事  (一)萨特的身体理论  (二)身体叙事下的生存困境    第四章 介人文学与意识形态叙事  一 萨特的意识形态论和介入文学观  (一)萨特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介入文学的宣言:《什么是文学?》  (三)文学是对意识形态的传达与疏离  二 介入文学中的意识形态叙事    第五章 意识形态叙事的话语模式及特征  一 作为意识形态象征的叙事  (一)意识形态叙事的理论来源  (二)多音齐鸣的复调叙事  二 宏大叙事与集体模式  (一)从庸常世俗生活的描写到宏大社会历史画卷的刻画  (二)从个人模式向集体模式的转变  (三)从不干预立场到社会历史和政治价值的全面介入  三 “回音壁式”的时间结构    第六章 历史意识与文体之变  一 历史意识与意识形态叙事的“新”文体  (一)历史意识的产生  (二)从处境小说到处境剧  二 处境剧中的神话结构模式  (一)神话结构模式  (二)二元对立结构中的戏剧,中突  三 处境剧中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  (一)充满主观性的反叙事结构  (二)“分裂性意象”的采用    结语  一 萨特两种叙事模式的特点  (一)伦理叙事的洞见与盲视  (二)意识形态叙事的激情与幻灭  二 萨特的叙事之旅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以来叙事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强调了人们处境的两难、选择的两可和判断上的犹疑,这种无可无不可的伦理态度是否将人们拖向悲观绝望的深渊呢?实际上,萨特并非如后现代主义的某些思想那样,否定所有的普遍价值。如果那样的话,自由就没有根基,也失去了争取的必要。但他也不像康德那样认为有所谓绝对的道德标准,在他看来,伦理学目标或理想可以是普遍的,但道德准则应该是模棱两可的。  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指出,人们指责存在主义强调人类处境的阴暗面,描绘卑鄙、肮脏、下流的事情,并抹杀了人类的一致性,孤立地看待人类,这是不确的。实际上,存在主义只是根据无神论的立场,告诉人们即使是上帝存在也救不了他.人们需要找到自己,通过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主义是一个行动的学说,它的用意丝毫不是使人陷入绝望,而是使人警醒、催人奋进。在萨特看来,如果说存在主义绝望的话,那也和基督教的绝望毫不相同,基督教的绝望是什么都不信仰了,而存在主义的绝望是,上帝不在以后,人类没有他助,只有人自身才是唯一的信仰。  存在主义虽然在人们选择时无法提供任何法则,但它并不是一种荒谬而绝望的哲学。它鼓励人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管输赢如何,重要的是要有搏的勇气。所以,在《模棱两可的伦理学》的最后。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萨特的叙事之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