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困境与突围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张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06出版)  作者:张茁  页数:192  

内容概要

  在思想与语言的关系中,语言本身的有限总是令言说陷入窘境,这一困惑贯穿于古今中外哲学与文学的全过程。本书通过引入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美学的方法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思展开对话与交流,从人与语言、世界、文学的本质关联人手,揭示出形成言与意之间矛盾与张力的本源:存在本身自行显现(澄明)并自行隐匿(遮蔽)的特性,使它在现象上永远呈现出有(在场)与无(不在场)的动态运动,而这种运动本身恰恰又构成了言与意之间的永恒动能和张力。文学作为“世界一人一语言”这一图式中的交叉核心,文学话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永远不满足于对已“有”的陈述,而能够依托于“象”或“象思维”(一种“先于逻辑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亦即不断打破自身的逻辑规定性中,从“有”人于“无”之际创造出新的意义来。语言逻辑所设定的界限,语言本身所构成的牢房,恰恰只有“象思维”及其语言才能够打破,这就体现为诗性智慧在“有”(有限之言)与“无”(无限之意)之间的成功转换。

作者简介

张茁,女,1974年2月出生,湖南汉寿人。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中文系讲师,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读博以来结合自己的研究论题,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如《有无之间:语言的界线与意义的穿越》,《象与象思维:形象化的创造性思想》,《基于语言的中西思维差异新解》等。同时高高挂起承担多项省、市级课题。

书籍目录

前言 对语言的功能与地位的反思第一章 海德格尔:“大道”与“道说”的遮蔽与澄明第一节 对“存在”的追问:嵌入“无”之中的此在的超越第二节 解蔽(Aletheia)与聚集(Logos):有与无的转化第三节 诗与思:通往“返乡”的表象之路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学分析:“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第一节 早期的逻辑图像理论第二节 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第三节 从过度分析回归到基于现象的自然理解第三章 儒、道诗学:“言”与“意”的博弈第一节 儒家诗学:“立言”的传统第二节 “立象以尽意”与“赋、比、兴”的肯定性创建第三节 道家诗学:“贵意”的立场第四节 “道不可言”与“重言”、“寓言”、“卮言”的否定性言说第四章 玄学、禅宗诗学:“忘言忘象”与“佛以意解”第一节 儒道合流:“得意忘象”的玄学之风第二节 禅宗:“不立文字”与“不废语录话头”的悖谬第五章 儒、释、道诗学的合流与创新第一节 “象外之象”、“境外之境”——意境第二节 汉语和汉语思维的特点第三节 汉语文化的诗性传统第六章 中西诗学的对话与交流第一节 跨时空的对话与交融第二节 差异与启示第三节 会通以超胜:象与象思维第七章 文学语言的超越性:有与无的生成转换第一节 语言是原诗第二节 文学语言是创造性的语言第三节 象象生象——文学语言超越性的内在创造机制第四节 境生象外——文学语言超越性的外在生成机制结语文化与意义的世界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叶嘉莹指出,“赋比兴”作为中国式的审美创作机制,相对于西方诗论中繁复的思维方法、技巧与模式的术语分类来说,“兴”的自然、无意和不自觉的触引,独具中国特色,其文化之根是要追溯到“易象”上去的。文学史上从创作来谈审美起兴的不在少数,像旧题贾岛的《二南密旨》说:“谓外感于物,内动于情,情不可遏,故曰兴。”把“兴”归结为一种物感后的强烈的创作冲动。再如旧署王昌龄《诗格》云:“纸笔墨常须随身,兴来即录。江山满怀,合而生兴,须屏绝事务,专任情兴”;邵雍《谈诗吟》云“兴来如宿构,未始用雕琢”;杨万里《春晚往永和》云“郊行聊着眼,兴到漫成诗”;谢榛《四溟诗话》云“凡作诗,悲欢皆由乎兴,非兴则造语弗工”……都指出在创作发生的最初阶段,借物象的触引,所导致的一种真淳自然的创作冲动。唐五代时由殷墦提出了“兴象”这一概念,它是“兴”这种方式产生和结构的意象,作为意象当中的一种,“兴象”突出的是“意”与“象”的妙合无垠,不显出外在拼合的著力,清代纪昀对之的评价是“自然流出”、“兴象天然”。

编辑推荐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文学的言意关系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