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与伦理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赵颖  页数:2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创造与伦理》从想象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入手,对如何实现对“他者”的伦理、如何彰显文学翻译的“诗化”本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所提出的想象创造公共“团结”的思想,《创造与伦理》总结归纳出想象在实现“他者”伦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三个作用。同时,从翻译过程分析入手,分步探究了想象的这些作用如何可以帮助翻译摆脱理性“化异为我”的工具论地位,成就“自我”与“他者”的和谐相处,彰显文学翻译趋向“他者”的伦理观照。突出阐述了文学翻译在想象的呵护之下,由于能促成“他者”的伦理,促成“自我”与“他者”的对话与“杂合”,同时显现出文本“诗化”的本质,因此,它可以保证文学作品在新的语境中生机勃发、生意盎然,进而实现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以及两种精神间的和谐共存、协调并进。

作者简介

赵颖,1975年生,河南南召人。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主任,博士,副教授。已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参编著作四部。参与科研项目三项。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研究。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 研究依据及对象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简介第一章 想象、翻译与“团结”  一 想象的“沉沦”与“复兴”      (一)想象的定义    (二)想象的历史回顾    (三)“后形而上学”语境下的想象  二 罗蒂的公共“团结”    (一)罗蒂和他的新实用主义哲学    (二)罗蒂的公共“团结”  三 创造“团结”的想象与翻译    (一)想象是一种“再描述”的官能      (二)翻译是一种“再描述”      小结第二章 想象的“飞离在场”实现翻译的“设身处地”   一  “在场”与翻译的“化异为我”   ……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具体的分析论证过程中,杰宁斯简单论及想象和文学翻译的关系。在她看来,翻译就是一种形式的想象。这样,译文作为翻译的结果,也就成了原文的“意象”(image)或“映象”(renection)。但是,这种“意象”或“映象”并不是完整的复制,而是译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是想象的结果。想象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可见一斑。遗憾的是,由于作者重在探讨翻译中暗含的权力主宰关系,并没有就想象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作出令人满意的研究。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在《通天塔之后》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即“阐释的运作”。我们认为,“初始的信赖”,作为其中的第一步,属于移情式的主观投入。由于本书把移情视为想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有必要对斯坦纳的翻译思想加以评述。不过,因第二章有对他翻译思想更为细致的批评和修正,在此不再赘述。将目光转向国内,我们可以发现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曾专门论及想象和翻译的关系。他提出,翻译包括四个层级的“审美心理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以移情为特征的想象处于第二层级。其他三个层级分别是:第一层级,感知(感觉和知觉),以直观(直觉)为特征;第三层级,理解,以了悟为特征;第四层级,再现,以功能对应为特征。

编辑推荐

《创造与伦理: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造与伦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