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近代设计教育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袁宣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03出版)  作者:袁宣萍  页数:247  

内容概要

  《浙江近代设计教育(1840-1949)》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研究项目成果,着重阐述了浙江对近现代中国设计教育的贡献和地位。系统地梳理了鸦片战争以来,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浙江设计教育的萌芽及其发展,讨论了先后出现的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的染织教育、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图画手工教育、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图案教育、私立之江大学的建筑教育以及浙江女子教育中与设计教育相关的教学实践,并讨论了浙江学人在设计理论上的贡献,力图展现出前辈们奋斗的略微清晰一些的画卷,以激励今天投身干这一事业中的人们,并供感兴趣的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袁宣萍,1963年5月出生,祖籍浙江诸暨。在浙江丝绸工学院获丝绸工程专业学士与丝绸史方向硕士学位,在苏州大学获艺术设计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浙江丝绸文化史》、《中国丝绸文化史》、《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等学术专著若干部,在专业期刊上发丧论文多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讲学活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浙江设计教育的起步第一节 从洋务教育到清末新政第二节 办学前贤——林启与孙诒让第三节 晚清新学中的工艺思想第四节 清末浙江日本留学潮第五节 民初浙江设计教育的背景第二章 欧美与日本的近代设计教育第一节 19世纪欧美的设计学校第二节 中小学中的图画手工课程第三节 日本近代设计教育的发展第四节 设计教育模式的差别与争论第三章 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的设计教育第一节 清末实业教育与浙江地方经济第二节 浙江甲种工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第三节 浙江甲种工业学校的染织教育第四节 浙江甲种工业学校设计教育的特色第四章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设计教育第一节 近代师范学校中的图画手工课程第二节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发展第三节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图画手工课程第四节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设计教育的特色第五章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设计教育第一节 近代中国美术学校的图案教育第二节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办与发展第三节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图案教育第四节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设计教育的特色第六章 私立之江大学的设计教育第一节 之江大学的创办与发展第二节 之江大学的建筑教育第三节 之江大学设计教育的特色第四节 之江大学在浙江设计教育中的地位第七章 浙江近代女子学校中的设计教育第一节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第二节 浙江教会学校中的女子工艺教育第三节 浙江女子职业学校中的工艺教育第四节 浙江女子师范学校的图画手工课程第八章 浙江学人在设计理论上的贡献第一节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设计第二节 陈之佛的设计理论与实践第三节 丰子恺在设计理论上的贡献第四节 雷圭元的设计教学与理论构建附录一:浙江近代设计教育人物索引附录二:浙江近现代设计教育大事对照附录三:图片目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不仅之江大学,中央大学建筑系也具有明显的学院派特色,这与中大的教师大部分留学欧美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当1938-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全国大学统一课目标准中,建筑学科的统一课目是在中央大学建筑科课表即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制订的,不仅必修课如此,选修课也规定了课目,由各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适当增减。当之江大学建筑系主任王华彬制订第一份完整的教育培养方案和课表时,基本上参照了以中大课目表为基础的部定标准,只是根据之江的实际情况,多了一些工程技术类的选修课,而将众多的美术类课程作了归并。这实际上已体现出从最初的工科类特色向艺术设计类特色转变的倾向。当谭垣从中央大学建筑系的教学关键岗位上转聘为之江专职教授后,又以中大的教学体系为基础,遵照部定标准,重新制订了一份新的教学计划,成为之江建筑系后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从课表的课程规划上看,学院式教育还透过中大建筑系对之江大学的建筑教育产生影响。因此,之江大学建筑教育因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可以列入设计教育的范畴。之江建筑系的绘画类课程极重,最初是铅笔画,徒手绘画简单物体的轮廓,训练学生的观察与表现能力。然后是素描(炭画),分两个阶段共一年,水彩画最重,分三个阶段共一年半时间。最后还要户外写生。也正因为之江严格的绘画训练,使得学生具有较坚实的美术功底和绘制表现图的能力。

编辑推荐

《浙江近代设计教育(1840-1949)》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浙江近代设计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