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蒙难记

出版时间:2011-6-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孙中山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最近被拘留在伦敦波特兰区49号的中国公使馆,这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朋友,同时提出了许多法律上的、学术的以及国际性的法律观点,如果我不把与事件相关的所有情况公布于众,那我真是太不尽责了。    由于我英文著述的浅陋,须请广大读者谅解,坦白地说,在表达意思上,如无一位好友给予的帮助,我决不敢作为英文著述者出版此书。

内容概要

1896年秋孙中山流亡英国时不幸被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阴谋绑架,险遭杀害;后经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时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先生全力营救,终于脱险。孙中山获救后即写下了这本蒙难经历的书《伦敦蒙难记》。
这是孙中山最早的一本英文著作,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本纪实散文作品。
这本书一经出版即轰动了欧美政界,威慑清廷,为辛亥革命播下了第一颗火种。
本书是114年以来出现的第一个完备的现代汉语全译本。
一百多年来流行的文言译本不仅语言陈旧,而且多有删节;本书则完全是按照英文原著直译成现代汉语,全面真实地还原了孙中山伦敦蒙难的历史。
新译本对于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组织等做了详细的注解,十分有利于读者了解相关的背景。还选编了大量与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相关的翔实可靠的原始资料,并搜集到一百多幅文献资料图片,其中有许多是难得一见的历史图片,如孙中山的恩师康德黎先生及夫人的照片,孙中山被关押时机智传出的求救密函,当年照会清政府释放孙中山的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的照片,尤其是还能看到当年绑架孙中山的主谋、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英籍参赞马卡尼的照片等。这些罕见的历史资料图片是旧译本包括《孙中山全集》所不具备的,十分有利于阅览欣赏。文后还附有孙中山英文原著。
这本文献版孙中山自述,钩沉史料,图文并茂,是一部既便利阅读、研究,又适于藏家及图书爱好者们珍藏的经典图书。

作者简介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伦敦蒙难记
序言
第一章 革命事由
第二章 被捕
第三章 监禁
第四章 为生存恳求看守
第五章 朋友们的营救
第六章 寻求侦探
第七章 政府干预
第八章 释放
附录 当时报纸的报道评论
附录
一 清政府驻英公使馆整理的《孙中山与邓廷铿的谈话》(1896年10月14日)
二 孙中山复翟理斯函(附手迹)(1896年10月)
三 孙中山致区凤墀函(附手迹)(1896年11月)
四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有关文献
孙总理被囚伦敦使馆之清吏笔记
兴中会始创于檀香山之铁证
孙总理修正《伦敦被难记》第一章恭注
五 其书、其人、其事——《伦敦蒙难记》探析 周楠本
六 孙中山英文原著 Kidnapped in London
主要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章节摘录

我没有再去看康德黎先生,依照邓尼思先生的指示,我被迫马上离开。    两天后我便搭上日本轮船去了神户,在那里停留几天后即前往横滨。在那里我改变了我的中国装束,换了一身日本式的欧洲服装;剪掉了辫子,让头发成自然状态,并且蓄了八字须。几天后又从横滨去到夏威夷群岛,居住在火奴鲁鲁,在那里我有很多亲戚和朋友,还有很多怀有良好愿望的人。我所到之处,无论是日本、火奴鲁鲁或者美国,我发现一切有才智的中国人都充满了改革精神,都渴望祖国能创行代议政体。    我在火奴鲁鲁街上遇到了康德黎先生和康德黎夫人及其家属。当时他们正在去英国的途中,他们一时没有认出我,因为我着的欧洲服装,他们的日本佣人用日语和我讲话,她误认我是日本同乡。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每到一处,日本人起先总把我当做他们的同乡,直到说话时,才知道是错了。    1896年6月,我离开火奴鲁鲁到旧金山,向东行之前,在旧金山住了一个月。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同乡,他们盛情地接待了我。在美国3个月后,我便乘梅杰斯蒂克号轮船去英国的利物浦。我在纽约时,友人都忠告我,要谨防中国驻美国公使,他是满洲人,对汉人本无同情,尤其对一个改革者就更加敌视了。    P24-26

编辑推荐

1896年孙中山流亡英国时曾遭清廷驻英公使馆阴谋绑架,险遭杀害;后经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时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先生的全力营救终于脱险获得释放。孙中山获释后即用英文撰述了被难经历自述。《伦敦蒙难记(我被伦敦中国公使馆拘押和释放的经历)》是根据台湾1973年版《国父全集》第五册“英语著述卷”所刊原著翻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伦敦蒙难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在网上浏览图书,很意外的发现此书,甚是兴奋,毫不犹豫的买了一本,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唯一的纪实散文佳作,读完此书,先生为救国救民而掀起革命的伟大精神,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的孙中山先生的英文著作,具有很多创新之处,尤其体现在附录上,一是介绍了当时舆论对先生蒙难的评论;二是把孙中山英文原著收录。
  •   读了此书感慨很多,仿佛我也回到了那段屈辱而又悲壮的时代。国家一天天沦落,政府却逐渐成为洋人的朝廷。而此时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人,不畏个人安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依然挑起救国救民的重担。可见孙中山是多么的伟大,而此书正是讲述孙中山革命生涯中在伦敦遇到困难的时候,作者亲身经历、自己写作真实性很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那段斗争史。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了此书,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   再现孙中山的革命史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有英文原著很好
  •   革命先驱的早期经历,应该全世界畅销而且一年印刷好几版
  •   了解伟人的传奇经历
  •   书很不错。往事并不如烟,历史不再枯燥、晦涩,而是鲜活有味。
  •   国父开辟共和之惊险履历。
  •   书变得脏脏的了,看着很不舒服
  •   很多灰尘,白色封面都被弄脏了,居然还有个鞋印
  •   包装破了,把书弄脏了一点儿。读了四章,感觉翻译的就是比之前其他的版本好。语气很接近人物,一位做历史老师的朋友推荐的。有很多插图,后面还有英文附录我觉得有兴趣的朋友应该看看,也值得收藏在书架上闲的无事拿来翻翻,也比较励志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