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飞往万隆

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陈敦德  页数:3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54年4月开始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初登国际外交舞台,周恩来初露外交天才,1955年4月召开的亚非万隆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独立地登上国际外交舞台,在没有西方大国的参加和操纵下,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周恩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纪实文学第一次真实而全面地记录了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的全过程,其中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立、杜勒斯不与中国人握手的规定、“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空难事件的前前后后,中国走向世界的“仰光通道”和“巴基斯坦通道”的建立、万隆会议召开前后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及中国高层的应对策略、与印尼签订“双重国籍条约”的内幕、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的外交风采及扭转乾坤的智慧和胆魄等等重大而鲜为人知的内情。是一部既有史料价值又独具艺术感染力的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陈敦德,男,现为广西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广西电影制片厂一级编剧。出版过专著《毛泽东、尼克松在一九七二》、《毛泽东与蒋介石未能实现的握手》、《归根——毛泽东、周恩来与李宗仁握手》等。创作过多部影视作品,其中《法庭内外》、《血战台儿庄》、《芙蓉镇》、《青年邓小平》、《桂林文化城》等获得过国际国内多项大奖。

书籍目录

卷一从日内瓦遥看科伦坡(1)朝鲜停战后,初登国际外交舞台的周恩米飞抵日内瓦,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人数众多的中国代表团部穿着黑农服、提着黑箱子,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1954年4月24H下午,日内瓦)(2)一则外电消息触动了周恩来的思绪·日内瓦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幕,一个新的外交构想已经在他头脑中孕育……(1954年4月24日深夜,日内瓦郊区)(3)尽管有盟友苏联老大哥撑台指点,周恩来还是周恩来,在日内瓦叱咤风云。显示了新中国外交独特的魅力……(1954年4月一6月,日内瓦)(4)杜勒斯赴日内瓦前,先绕道来到朝鲜三八线·铁丝网那边的中国人与五十年前在海牙会议上跟他打交道的中国人大不相同了……(1954年4月22日,朝鲜三八线)(5)艾奇逊国务卿将毛泽东视作“潜在的铁托”,准备与新中国建交·杜勒斯国务卿虽说与周恩来同屋开会,却规定不准与周恩来握手……(1954年4月27日一5月3日,日内瓦)(6)周恩来的一段发言使远在科伦坡的尼赫鲁难以人睡·尼赫鲁对“亚洲头号花花公子”不以为然·“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从科伦坡起飞……(1954年5月3日,科伦坡一新德里)卷二万隆会议呼之欲出(7)“周恩来旋风”在印度:毛泽东最后决策说,机会不可放弃,还是请总理到印度走一趟·周恩来从日内瓦飞往新德里·行前嘱咐为邓颖超买一块瑞士表·亚洲两大国历史巨人在新德里机场握手(1954年6月24日-25日,日内瓦-新德里)(8)“周恩来旋风”在新德里“旋”出了影响深远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对印度记者们说:革命是不能输出的·尼赫鲁将佛教中的人生五戒“潘查希拉”变成了五项原则·“周恩来旋风”也有不旋的时候……(1954年6月25日-27日,新德里)(9)“周恩来旋风”在缅甸: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与周恩来真诚务实的态度,化解了缅甸总理对新中国的疑虑·仰光的大金塔里收藏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1954年6月28日中午-29日晚上,仰光)(10)毛泽东四次接见了尼赫鲁父女俩·毛泽东对吴努说:我们要求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经有的支部已解散·毛泽东还说:亚非会议要是邀请了我们,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吴努放心了,原以为在中国会遇到希特勒,原来是遇到好邻居……(1954年10月-12月,北京)(11)杜勒斯对印度、缅甸与印度尼西亚竟然抵制马尼拉会议非常恼火·杜勒斯说:中国牌子的共产主义要比俄国牌子的共产主义威胁更大……(1954年9月6日-8日,马尼拉)(12)在飞离日内瓦的飞机上,周恩来已经在考虑:雅加达情况复杂而位置重要,大使的职位已经空悬两年多了,让谁来接替“作家大使”巴人出使雅加达?(1954年7月23日-8月1日,日内瓦-北京)(13)度假中的驻匈牙利的将军大使黄镇突然接到外交部通知:立即改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周恩来在广州召见黄镇·黄镇夫妇从香港乘荷兰海轮航行六天之久才能到任(1954年11月中旬-下旬,南中国海)(14)黄镇和苏加诺在递交国书时竟然谈起了绘画和艺术,两个人一下子就感情交融了·苏加诺收藏裸体画受到非议,黄镇在中国为他精印了《苏加诺藏画集》(1954年11月下旬以后,雅加达)……卷三 来自华盛顿个台北的阴谋卷四“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空难卷五“空中霸王”号飞机在马六甲海峡上空遇雷卷六加查玛大道夜里戒严卷七周恩来在万隆卷八万隆会议之后

章节摘录

要说中国是胜利者,是因为刚在百年废墟中建立的新中国,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朝鲜战争中将美国军队从中国边境的鸭绿江边,赶过了三八线,迫使美国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即使算中国与美国在朝鲜战场上打成平手,也是中国的胜利。通过与美国的这番较量,新中国的威望大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大大地提高了!使世界各国,无论是朋友或是敌人,或是尚未了解新中国的人,都对中国刮目相看。因而,当1954年1月,苏联在苏、美、英、法四国外长柏林会议上提议召开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五大国会议,以讨论缓和亚洲紧张局势,英法两国都倾向同意,美国处在朝鲜战场失利的尴尬地位上,被迫放弃反对的态度。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充分表明新中国这个东方巨人站起来了!周恩来这一年刚满五十六岁,第一次以新中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的身份正式走进国际舞台。他飞抵日内瓦,在镁光灯闪闪之中走下舷梯时,他的心情当然是兴奋、深沉而复杂的。胜利来之不易呵,几十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牺牲,新中国急需的建设延缓了,中国人民在几十年的内外战乱结束后,刚有机会休养生息,又承担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的牺牲,新中国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周恩来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发动抗美援朝、决定出兵朝鲜这一外交战略决策的高瞻远瞩与撼人心魄。因而,在国内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作精心准备的时候,他指导有关人员搜集、熟悉与研究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情况,搞模拟发言和模拟新闻发布会,进行翻译练兵;更重要的,他几次给代表团主要成员回忆出兵朝鲜的经过。

编辑推荐

《周恩来飞往万隆》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周恩来飞往万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