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大智慧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汉格斯特龙  页数:170  译者:肖敏  
Tag标签:无  

前言

  首先,我要郑重声明: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投资的书。本书没有提供一套详细的步骤,教你如何挑选股票或者如何管理资产。但是,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来接受一些挑战性的思想,那么在读完本书后,你会形成关于投资的全新思维,而且对股市和经济的运行方式有更多地了解。本书不是基于经济学和金融学教科书里的原理,而是基于包含在一些看起来毫无关系的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学中的基本原理来写的。  为了完善这个关于投资的新理念,我们将一起了解这些领域,一起研究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有时我们会以历史的视角来看这些概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通常我们还会看看这些概念如何和投资、股市产生联系。每次读一章或者一段,这样无论何时都能接受到一些最棒的想法,从而积少成多,形成你自己关于投资的全新思维方式。  我必须承认写这本书是件很难的事。因为我必须钻研几个不同的学科,然后从中提炼出最本质的东西并把它们写在一个短短的章节里。这些讨论是简洁而概括的。如果你恰好是其中某个学科的专家,你可能会对我的介绍提出意见,或者可能断定我遗漏了某些概念。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接受这些不足,否则,我这本书就得每章写上一百多页,终稿的厚度就会达到百科全书的水平。在写书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本书应该给很多人带来一些简单的投资方面的知识,而不该只是为专业人士提供一些信息。所以,我希望你们也意识到有必要把对每个学科的介绍限定在基本知识层面上。  虽然如此,还是有读者会觉得本书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肯定不会比我写书的难度小。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某些章节里涉及的学科你并不熟悉,所以它们会让你想起大学时代的研究会。但是,我仍然希望你觉得涉足新的知识领域是一件刺激的、有益的事情。第二,每一章都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除非你把整本书都看完,否则你是不会觉得大受其益的。这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多看一章就多得到一些观点。我也试着归纳主题和中心思想,但是我的评论不能代替你在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后所得到的属于自己的启示。  阅读这本书需要好奇心和很好的耐心。在这个趋向于以最短的时间满足人们需要的世界里,这本书看起来可能是个异类。但是,我总是认为要得到更透彻的理解是不能靠捷径的。你只需要弄懂基本知识就可以了。  历史告诉我们伟大的思想不可能凭空而来,完整的思想也不可能只凭某人的灵光一闪。相反,每一个理论、发现、发明都建立在无数前人的观点上,从而引发出新的观点。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本书正是遵循了相似的路线。  正如大多数投资专家一样,我在系统地学完会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后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这些知识,我可以帮助客户取得成功。但是尽管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报刊和研究报告,我还是觉得获取的知识是不够的。  这些年来,我观察和经历过的股市并不能完全由投资业的规则来解释,这个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慢慢地,我找到了投资业最伟大的头脑,这样我就能学到他们最基本的经验,获得成功。于是,我开始研究一位最伟大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并写成书。通过他,我了解到他的杰出搭档——查理· 芒格(chades Munger)。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家,查理一直在呼吁人们要把投资看成是一种智慧。查理说,通过搭建思维模式格栅来获得世间的智慧,这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虽然我意识到这个观点的价值,但是直到我和比尔·米勒(Bm Miuer)成为好友之前,它对于我来说只是个理论。  比尔管理着莱格·梅森基金(Legg Mason Funcls Management),也是莱格·梅森价值信托基金(Legg Mason Value Trust)的证券经理。毫无疑问,比尔是最有才华、最成功的证券经理。1991年一1999年,他是唯一每年都击败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经理。他是晨星网评出的1998年年度投资经理人,也是1999年年度投资经理人候选人。和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样,比尔也是从研究金融基础知识开始的。他还认真研究了伟大投资家,包括本杰明· 格雷厄姆(Benjamin GraIlain)和沃伦·巴菲特。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其他事情,我认为正是这些事情给他带来成功。  比尔·米勒并不仅仅学习投资的知识,也不能说他对其他学科只是略有涉足。他打破了学科之间的限制,充满热情地认真学习了物理学、生物学、哲学和心理学,并把这些知识和投资再度联系起来。  这种含有广泛基础的方法就是全新投资理论的核心。仅仅掌握会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础是不够的。我认为,如果希望投资收益大于股市平均收益,就需要更多知识。由查理·芒格提出、由比尔·米勒加以发展的全新投资理论延伸到了每个学科。无论各个学科之间看上去多么毫无关联,我们都应该凭着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去发现和运用新的视点。  让我们来回答一些问题吧。看完这本书能使我取得和比尔·米勒一样多的投资收益吗?不能。更聪明的问法是:看完这本书能让我的投资收益比以前多吗?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投资的错误决定通常是因为投资者的思维混乱。我认为,我们学到的投资基本知识远没有告诉我们股市如何运行。难怪我们会毫无头绪,犯下错误。当我们不懂的时候,犯错误的比例是50%。本书哪怕只是稍微地让你更了解投资和股市运作,你的成功几率也会增加。  罗伯特G.汉格斯特龙 韦恩,宾夕法尼亚 2000年7月 

内容概要

作者罗伯特G.汉格斯特龙将带领你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学习投资的旅程,这次旅程没有图表、没有数字,而是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从物理学、生物学到金融投资学,使你一路领悟不同学科知识中贯穿的大智慧,领悟投资的格栅理论。  如果你厌倦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和难以捉摸的K线图,如果你想获得真正的投资智慧,这本书不容错过!“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难以预测的股市,面对难以把握的股价,让我们不妨从股票投资中跳出来,用投资的格栅理论,用更宽广的视野,用一种大智慧来看待投资,收获的也许不仅仅是投资的成功,还有更从容的人生!

作者简介

汉格斯特龙是莱格·梅森集中资产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著有《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沃伦·巴菲特之道》及《体育经济——纳斯卡之道》等畅销书,和家人居住在宾夕法尼亚的韦恩。 莱格·梅森资产公司是美国著名的投资基金公司,使其闻名的是曾经为其掌舵,连续15年打败标普500指数的基金经理比尔·米勒。罗伯特G.汉格斯特龙是他的同事和朋友,本书得到了比尔·米勒的大力帮助。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思维模式格栅第2章 物理学:平衡的学问第3章 生物学:新物种的起源第4章 社会科学:蚂蚁、雪崩和复杂系统第5章 心理学搬市的心灵第6章 哲学搬资的实用主义观点第7章 文学:为思而学第8章 决策注释致谢

章节摘录

  1994年4月,在南加州大学的马歇尔商学院,吉尔福德·巴波科克博士(Dr.Guilford Babcock)的学生投资研讨会上,学生们得到了很少有的待遇:他们从一个人身上获取了很多知识,而此人关于财富的思想被人们视为无价之宝。  查理·芒格——那个在投资界鼎鼎有名的查理,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该公司是由世界上最有名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控股的。查理以前是个律师,还是巴菲特的搭档、朋友和助手。他注意巴菲特说的每一句话。  查理?芒格是隐藏在巴菲特锋芒之下的智者。当然这不是巴菲特的错。查理只是喜欢保持低调而已。除了在南加州大学的那一次以及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会之外,他总是刻意地不多说话,而是让巴菲特来回答股东的问题。但是,偶尔,查理会补充点什么。当他说话的时候,股东们都全神贯注地聆听,生怕自己漏了一字一句。  4月那天,在巴波科克博士的教室里,气氛也是一样的。学生们知道他们是在听谁说话,他们也希望能通过这位投资专家的意见从投资中获利。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一开始,查理就俏皮地说他要给听众们变个戏法。他没有谈论股市,而是说“挑选股票是一种智慧,是艺术的分支”。在接下去的一个半小时里,他告诉学生们去拓宽关于股市、金融和经济的视野,别把它们看成是独立的学科,而应该把它们看成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还包括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和人类学。  他提出:在这个宽阔的视野里,各个学科互相交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在各个学科里人们会形成思维模式,这是进行综合性理解的关键。拥有这种大视角的人将会获得处世的大智慧,而没有这一思维模式的人,即使在股市上取得成功,也只不过是一时侥幸罢了。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查理把这种互相交叉的思维模式比喻成思维模式格栅。“你必须在头脑里有思维模式,”他解释道,“然后你要把你的经验——所有间接和直接的经验排列到模式格栅里去。”就这样,“格栅”这个词马上就成了投资界的一个术语,也成了芒格投资理论的标志。  这是查理经常提到的主题。例如,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会上,他在补充巴菲特的回答时,很频繁地引用最近所读的书上的话。通常这些话看起来和投资都没有直接联系,但是经过查理的解释后,马上就变得和投资有关了。这并不是说巴菲特的回答不完整。事实上巴菲特回答得相当全面。只是当查理把巴菲特的观点和其他学科的类似观点联系起来后,人们才会更好地理解这些观点。  查理对其他学科的关心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他相信:在相互独立的学科中形成思维模式,从而建立起思维模式格栅,这是投资获得成功的强有力方式。当其他学科的观点得出相同结论时,投资更有可能是正确的。这是最好的回报——大视角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投资者。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它还带来了很重要的东西。那些试图理解各学科之间联系的人将获得处世的大智慧。这不仅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投资者,还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领导者、更好的公民、更好的父母、更好的伴侣和朋友。  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处世的大智慧呢?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首先,学习各个领域的重要概念——这就是模式;其次,试着认识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前者关系到你的教育,后者则是学习思考和辨别的问题。  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看起来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幸运的是,你不必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你只需要学习最基础的东西——查理管这叫做大思想,好好地学习这些直到想用的时候能顺手拈来。我试图使本书接下来的章节成为你自我教育的起点。每一章都涉及了一个具体的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学,它们都将构成思维格栅。当然,在这个智力探索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其他资源。  我经常能听到一种反驳的声音: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这难道不是大学教育应该为我们做的事情吗?当然是。绝大多数教育家会告诉你:以文科为基础的一系列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方式。理论上,几乎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实际上,我们置身于一个在学术上强调“专”而不是“博”的社会。  这是不可理喻的。因为学生和家长为大学教育买单,所以他们希望这种投资通过毕业后找到好工作的方式即刻见效。他们知道大多数公司的招聘者希望雇员掌握专业知识,这样他们能够立即为公司做出具体的贡献。不难想象,如今大多数学生都面对着这种就业压力,所以他们不愿意接受广泛的文科类教育,而偏爱专业课。  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有一种完美的模式,我们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可能我们应该更加注意这点了。  在1749年的夏天,《宾夕法尼亚报》(Pennsylvania Gazette)的订户随报收到发行人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写的一本小册子。这就是《宾夕法尼亚青年人的教育问题提议》(Prosals Relating to the Education of you in Pcnnsylvania),他认为这本小册子是“警示之书”,他说“宾夕法尼亚的青年没有大学”。康涅狄克州和马塞诸州的年轻人已经有了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维吉尼亚州有威廉玛丽学院,新泽西有新泽西大学(后更名为普林斯顿大学)。但是费城作为殖民时期最大、最富有的城市,被称为“美国的雅典”,却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富兰克林在这本小册子里解释了他的主张,提出建立费城公共学院。  在那个时代,富兰克林的观点很独特。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威廉玛丽大学的课程都强调传统学科,而不是有利于年轻人工作的实用学科。富兰克林希望费城公共学院不仅要强调经典学科(富兰克林称之为“装饰学科”)领域,也要重视实用课程。“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他写道,“如果能教给他们所有实用课程和经典课程就好了。但是他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建议他们根据想要从事的职业学习最实用的和最经典的课程。”  富兰克林的费城公共学院就是现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理查德.比曼(Richard Beeman)博士描述了富兰克林的成就。“本杰明·富兰克林首次提出了现代课程安排,”他解释道,“时间安排是完美的。”18世纪数学和科学的新发现扩充着世界知识库,而那些经典课程如希腊语、拉丁语和神学不能够解释这些新的知识。富兰克林建议学院教授这些新知识,还推荐学生去获得在职业和公共服务上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技能,那些技能包括写、画、说、算等等。富兰克林说,一旦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他们就会积极获取知识。  富兰克林写道:“几乎所有有用的知识都能通过阅读历史学到。”但是,他说的“历史”并不同于我们说的“历史”这一学科;富兰克林所说的“历史”包括所有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他鼓励年轻人去读历史,实际上是要他们学习哲学、逻辑学、数学、宗教、政府、法律、化学、生物学、卫生学、农学、物理学和外语。有些人质疑这样沉重的负担是否有必要,富兰克林的回复是:这不是学习负担,而是礼物。他说,如果你读了宇宙历史,“这会给你一个关于人类的整体概念”。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文科教育的创始者,”比曼指出,“他在培养一种思维习惯。费城学院是终生学习的平台。当然,富兰克林是完美的榜样。他思想开明,才智得到充分的运用。作为一位教育家,他是我崇拜的英雄。”  比曼继续说道:“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教育家所取得的成功是以三条著名的原则为基础的。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基本技能体系:阅读、书写、计算、体格教育和公开发言。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实体。最后,学生通过发现知识实体之间的联系来培养自己的思维习惯。”  在富兰克林提出建议后的250年内,美国教育家一直在争论培养年轻人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学院管理层一直在调整教学计划以吸引最好的学生。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批评依然存在,很多批评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现行的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传授知识方面——富兰克林原则的前两条,还是做得不错。我们缺乏的是第三条原则:联系不同知识实体的“思维习惯”。  我们可以改变这一点。尽管我们的正式学习阶段已经过去了,但可以自己去寻找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这些知识的交叉点会使你真正地理解投资。  我们很容易看出:用比曼教授的话来说,培养“思维习惯”是获得查理?芒格所说的“大智慧”的关键。但是看出是一回事,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我们来说,这是违背本意的。在把很多年时间花费在学习一门专业之后,现在又被要求学习别的东西。我们不应该局限在狭窄的范围——我们所学的专业里,而该跳出栅栏去看看另一面有什么。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努力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当你允许自己的视野扩大时,你会观察到其他领域的相同点,从而形成思维模式。然后,一个概念会被另一个概念强化,如此这般,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在正确的轨道上了。这一切的关键是找到想法之间的联系。幸运的是,人脑就是这样工作的。  1895年,一位名叫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的青年毕业生在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动物行为。我们将在本书的另一章里看到詹姆斯的名字;现在我们感兴趣的是桑代克的研究——人和动物的学识是怎样得来的。桑代克首次提出刺激一反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当联想一联系形成的时候,学问就形成了。  桑代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他的研究,在那里他和罗伯特S.伍德沃斯(Robert S.Woodworth)密切合作。他们一起调查了学问的转化进程。他们在1901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某个领域的学识会对其他领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他们认为,只有在原领域和新领域有相似要素的时候,学识才会转化。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懂得A,而且发现B和A有某些地方相似,那么我们就会理解B了。这种观点认为,学习新知识和个人学习能力没多大关系,而是和共同知识点的存在有很大关系。  爱德华?桑代克的理论基础是同时代认知科学的核心——“联结主义”理论。(认知科学研究大脑如何运转,也就是研究我们如何思考、学习、推理、记忆、决策。)联结主义建立在桑代克的刺激一反应模式研究基础上,联结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尝试和犯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新刺激起反应实际上是改变脑细胞之间的神经连接。也就是说,当人们认出熟悉模式和适应新信息的时候,学习过程影响了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大脑能使相关信息连接成链,而且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相似的情形;所以,一个人才智的高低可以看成他所掌握的联结的多少。  最近,商业领袖和科学家都非常重视联结主义,因为它是强大的新信息技术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的核心。用传统电脑技术可以复制大脑活动,而人工神经网络则试图比传统技术更好地复制大脑活动。  在大脑里,成群的神经元一起活动,这叫做网络,每个网络里都有上千个互相联结的神经元。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大脑是神经网络的集合体。相应地,人工神经网络是指电脑模仿大脑的基本结构:它由几百个处理器(类似于神经元)组成,处理器之间互相联结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奇怪的是,单个神经元的处理速度比芯片慢得多,但是由无数速度慢的神经元联结组成的大脑却是非常高效的。)  神经网络的强大功能使它不同于传统的电脑,它可以调节处理器之间联结点的重量,就像调节神经突触一样,这样就能使神经网络变得更轻巧、更坚固,甚至能重新联结以完成不同的任务。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就像人脑一样,它可以认识复杂的模式,将新信息归类到思维模式中去,然后从新资料中得到联系。  我们来看看这种新技术的商业价值。这有几个例子:婴儿食品生产厂商用这种技术来管理活牛期货交易。软饮料灌注机用“电子鼻”来捕捉和分析异味。信用卡公司用它来识别伪造签名、通过发现消费习惯的偏离来识别欺诈行为。抵押保险员用它来预估信用度。航空公司用它来预测航班需求。有一家公司用它来决定乘客最想要什么软饮料。邮政服务部门用神经网络来识别潦草字迹。气象局用它们来做  天气预报。电脑公司用它们来开发识别手写的软件,这样可以有利于发送传真,以及识别画在鸡尾酒会餐巾上的工程图。  构建思维模式格栅是一种创新思维,对于许多外行人来说,这是很难理解的。幸运的是,这里有一张地图能帮助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位于新墨西哥的圣塔菲研究所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教育机构,在那里,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一起研究复杂的问题。这些科学家想要理解和预测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他们对创新思维很感兴趣。  密歇根大学的约翰H.霍兰(John H.Holland)是心理学和工程计算机科学的专家,他是圣塔菲研究所的常客,在那里他极力宣传创新思维。霍兰说,创新思维要求我们掌握两个重要步骤。首先,理解基本知识;其次,注意隐喻的使用。  你会发现这里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获取大智慧的第一部分。连接各种思维模式并从中受益,它的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对格栅中的每种思维模式有个基本的理解。如果你不知道每种思维模式如何工作,不知道它描述的现象是什么,那么你就不可能从中受益。要记住,你不必成为每个思维模式的专家,你只需要懂得最基本的东西就可以了。  第二步,寻找隐喻。这看起来似乎很奇怪,它甚至让你想起了九年级的英语课。简单地说,隐喻就是用不平常的非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当我们说“工作真是个活地狱”,我们并不是说自己天天呆在地狱里,而是说在办公室里很难受。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股票投资的大智慧》是一本精彩的书,它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罗伯特G.汉格斯特龙充满自信地用金融学、生物学、物理学和文学的基本原理将复杂变为清晰。《股票投资的大智慧》告诉我们,更好地理解投资的唯一方法是更深刻地理解整个世界。你会发觉每翻一页都会有思想的火花迸进出来,这就是这本书的宝贵之处。”  ——詹姆斯·苏洛维奇(James Surowieki) 《纽约客》杂志专栏作家  “在一次会议上我读了这本书;我爱不释手。在很多学者把股市看成赌场的时候,汉格斯特龙的智慧给予投资过程一种它应得却很少得到的尊严。”  ——彼得L.伯恩斯坦(Peter L.Bernstein) Peter L.Bernstein公司总裁,《黄金的力量》作者

编辑推荐

  《股票投资的大智慧》作者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沃伦·巴菲特之道》的作者  如果你厌倦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和难以捉摸的K线图,如果你想获得真正的投资智慧,这《股票投资的大智慧》不容错过!《股票投资的大智慧》将向你展示著名的投资格栅理论。这一理论由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拍档查理·芒格提出,受到投资界的极力推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股票投资的大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0条)

 
 

  •   这本书看了3遍,受益匪浅。
    例如:里面介绍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我随后买了看了。那是一本看书名很枯燥的,就如巴菲特的公司的名称一样,可内涵丰富,让我这个号称喜欢读书的人汗颜。后悔为何不早读此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为理解阅读。又怎样做到。
    如果把里面的每部分看懂了,对投资的理解是会上一个台阶。甚至对人生的理解也会不同。
    但现在的书名我不敢恭维,不如原书名是《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投资的格栅》,急功近利的商业味太浓了,让人掉胃口。
  •   书名与内容似乎没有联系,投资股票的人如果只盯着股票,可能收益并不乐观,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这本书给大家一个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或许大家应该稍稍停一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习惯,特别是思维模式。
  •   首先国人翻译的书名很不对题,不过这个书在国内有助销售,也不为过!如取名叫思维格栅,或是复杂性适应系统,估计看的人很少全书围绕巴菲特合伙人,人称世界最聪明者,查理芒格的思维格栅理论展开,从生物学,物理学等各科来计论思维格栅理论,并分析了复杂性适应系统,这是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很可惜,这本书不是查理芒格所著,作者对思维格栅理论理解的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且缺少实际的应用举例,希望作著能有关于思维格栅和复杂适应性系统更深入更系统的论述著作问世!尽管现在世人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研究的还不够深入,但这并不影响这是一本惊世奇书,拓宽人的思维,帮助人思考问题.如何思考问题,是最有意义的问题
  •   在股市沉浸时间越长,越能发现一个真理,那就是你没有办法战胜市场。怎样盈利呢,股票投资的大智慧将会告诉你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
  •   《股票投资的大智慧》一书尚未收到。
  •   本书虽名为股票投资,但没有专门的股票讲解的知识,而是从其他方面入手讲解影响股票投资的因素,并激励读者进行自我完善,是投资者不得不看的一本书,并且当当价格相对较便宜,买一本这样的书常年放在案头,了解大师的思维方式。
  •   整本书就是讲芒格的格栅理论,我看过多本了,有点重复
  •   对于投资思维的思考
  •   尽管芒格所说的格栅模型太过抽象,并且对受过特定教育的人来说有点困难,但作者很好的开了个头。。努力吧,渴望答案的骚年们~
  •   格栅的格,和格物致知的格,意思好像差不多
  •   作者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成功的交易者,我们要尽可能的多学一些知识,不管什么领域的不求多精,尽可能的多了解知识。读完此书感觉豁然开朗,同时也明白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在股市也是同样的。
  •   现代教育,主要要求精与专,跨学科的要求在股市中尤其重要,这是本书要说明的这是一本好书,内容不多,但要花时间读一下,还是值得的,它会将你从股市的认识从一个较低的层次到从人类的认识过程。从牛顿的平衡论,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再到人类的社会学给人一个全面的认识。教你认清股市是一个复杂自适应性系统。你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相必对股市有全新的认识。这本书是一个认识论的书,不是本体论,所以认真的花时间读一读还是有收大的收获的。
  •   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对股市中人性的了解,这本书是所有炒股人的必读秘笈!
  •   他能使你视野更宽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值得一读,是哲理性的书,不是有具体指导你操作的书。
  •   对一个拿着榔头的人来说,每样东西看上去都像是钉子,都可以敲敲。生活如果真这么简单到好了,但生活很复杂,也很简单,我们生活的时候需要是一个装着各种各样工具的百宝箱,而不单单是一样工具。这本书就是一本智慧的书,融汇的才是美的,这就是那本引导我们更好的做人,做事(炒股只是其中之一)的打开智慧的书,知识可以传递,但智慧只能启发。谢谢,很好的书。
  •   很早开始关注美国桑塔费研究所,感觉这是对科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有很多创新,但也一直期盼能有实际应用的案例出来。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探索,感觉非常好,真希望能有更多、更具体的跨学科应用出现。
  •   这本书是老公请我帮他买的,送货速度很快,态度很好。好人好事好心情!
  •   内容很好,翻译也到位,文字也没有错误——翻译过来的图书,能做的这些的不多。
  •   看完,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   可惜自己脑子太笨,接收不了如此广博的内容
  •   必看之经典。
  •   内容不错,但是运用起来有点难度
  •   思维可取.
  •   书的内容写的很好。。此书对人的影响很大
  •   太好了,太棒了,看了太受启发了!HAGSTROM真是好样的!
  •   芒格说:“拿着锤子的人把世界看成钉子,这是错的。”投资的大智慧是以各种科学为基础并在其上的哲学,而哲学其实来自生活,是巴菲特所说的的简单的大道理
  •   不错,很好的一本书,综合了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哲学,文学的一些概念,然后与投资联结在一起,条理清楚,这本书读完的收获之一就是就象生物学中的进化论一样,投资也要有开明的态度,不断学习,要与时俱进。此书与billmiller的《战胜标准普尔》一书共通,连在一起读更佳!
  •   这可以说是认识世界与人性的一本哲学书籍,而不单单是股票投资的书籍.我认为书名翻译的有些片面.
  •   栅格理论,建立在不同方向的研究之间的共性基础之上,看懂应该不难,但要是把它融入投资指导中,建立更好的实际回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
  •   对投资很有助益,值得反复阅读
  •   简单的说清楚了思维的格栅理论
  •   芒格的大智慧可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本书也是抛砖引玉,一般人很难从中获益。
  •   说的是查理.芒格的栅格理论..本书有助于拓宽一些思维,不过这需要长期学习和积累,短期不会用得上...
  •   智慧,绝对是智慧!作者从多学科思考股票运行规律,对我开阔视野、获取知识乃至智慧获益匪浅!
  •   通过各个角度来考察股票市场,都属于相当宏观的视角,没有什么特别具体的关于如何做股票的见解,都给的方法论甚至哲学高度的东西。
  •   初学者不合适!@懂股票的人适合看!!~~初学者不合适!@懂股票的人适合看!!~~初学者不合适!@懂股票的人适合看!!~~
  •   一个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之一,居然用那么多学科的原理来分析股市~很有启发性~
  •   很好的书,学习多学科的思想
  •   网上看到很多人推荐的一本书,正在看,虽然不敢说书上的内容都看懂了,但确实觉得是学到了一些东西,应该说给了自己一些很好的启示。继续研究。
  •   看得有点稀里糊涂,有点发散性思维,但不可否认是本好书,但看这本书前基础一定要打牢.
  •   其实内容有些难懂
  •   内容不错,也算值得看,翻译的书名哗众取宠。
  •   买回来,大概看了一下,感觉还行吧
  •   还凑活把,用处不大
  •   很好,都看完了
  •   有意交流者,请加QQ8085617
  •   可以一读,用处一般
  •   发货速度和书的质量还不错1
  •   了解芒格的隔栅理论,真正对投资作用不大
  •   查理•芒格的“格栅理论”闻名已久,今天终于有机会一睹风采。不过要强调的是这本书的作者不是芒格本人。
    作者所说的,所建议的,正是我所想的,正是我所做的(当然,做的还远远不够)。作者用更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我说不出来,可能是因为(1)我对这种理念(其实称不称之为“格栅理论”无所谓的)理解的还很模糊,所以做的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加努力;(2)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   传说中的投资经典,读了有点收获,太阳底下无鲜事,股票书都差不多,关键是如何执行
  •   这本书很少讲到股票投资的实战,而更多地从其他学科吸取营养,不是很容易掌握,不过把事物联系起来而不是独立出来这一点倒是挺可贵的。
  •   不错的投资启蒙书,你对投资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来看。
  •   这本书还不错,虽然不是直接讲股票的,但可以开阔思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
  •   真的不明白,也许我水平差的太多了,不能理解作者的所指。
  •   多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知识,对炒股只有好处.
  •   多学点理念
  •   基本上是一本休闲读物,价值不大,但是有时间看看也无妨.
  •   书中介绍的格栅理论似乎并不太适合本人,不过其思路来讲倒是耳目一新投资是个知识面很广的学问,这个倒是可以接受。但对于目前的国内实际操作来讲,根本没有什么帮助。
  •   第一次有写点评论的冲动,因为平时买书前也会看一下书评。这本书的内容相对比较来说比较松散,对各学科的阐述缺乏深度和联系实际的结合点。最遗憾的是翻译的水平的确不敢恭维,直译的成分比较多,显得有些艰涩、杂乱,比如对沙堆理论的翻译,很难理解。再者就是错别字和印刷错误时有出现。总之,与思维格栅理论的倡导者芒格先生相比,作者还是差一截的呵呵。
  •   书太深奥,不怎么好看,没有预期的好看
  •   一般,太一般了
  •   没什么意思,纯属扯淡。
  •   本以为真是什么大智慧.结果我是没有看懂..
  •   怎么说呢,一塌糊涂,可能是我层次太低吧。
  •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它好,反正我在当当买了好几本,这是我认为上当受骗的一本。不知所云!
  •   同一本书,不一样的书名
  •   栅格理论
  •   股票投资的大智慧
  •   粗看一下内容写的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