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共舞

出版时间:2008-5-1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美)潘考夫斯基  页数:240  字数:240000  译者:罗文,殷翔宇,江唐  
Tag标签:无  

前言

她觉得我这辆拖拉机性感迷人实在让她春心荡漾当我轰隆隆地驶过她总是直勾勾地朝我望——肯尼•切斯尼,《她觉得我这辆拖拉机性感迷人》2006年4月,一个温暖、明澈、星光闪烁的夜晚,图森市。我跟卡特彼勒公司及其核心供应商的500名管理人员一起,坐在该公司亚利桑那州试验场的看台上,一面听肯尼•切斯尼吹嘘自己的拖拉机有如催情药引,一面观看专业操作人员开动大批卡特车辆。乐声喧响,五颜六色的聚光灯随之明灭闪耀,两辆巨型自卸车——在澳大利亚,这种车被大型煤矿用来拉煤——从远处的山上轰鸣着驶了下来,消失在下方的山谷中,转眼又从我们右侧冒了出来,从看台前面急速驶过,车尾腾起阵阵烟尘。音乐响得厉害,盖过了自卸车引擎的轰响。与此同时,巨大的重型推土机把成吨的泥土推到了正在那里等候的巨型卡特装载车的铲斗里,这种装载车的橡胶轮胎足有两人高。突然,我们正前方的山坡上爆发出灯光和轰响,三台略小一号的重型推土机从开凿在山坡上的隐秘隧道里冲了出来。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令人难忘的车辆展示会,简直是我梦寐以求希望看到的,我怀疑,类似的展示会今后恐怕也难得一见。我简直可以坐在那儿边听边看,呆上一宿。……尽管其他有关中国的书不在少数,不过要说有意将自己在中国的切身体验、难忘的十五年间经历的起起落落,全部归拢到一起落笔成书,这种尝试,据我所知尚属首次。倘若我的经历能对读者自己运筹帷幄略有助益,那我便有大功告成之感。因为这一历程是我的个人体验——所以全书开篇内容所讲的,不外是我本人的情况,不妨把我当成一位朋友,听听我的见解——我所犯下的每个错误,取得的每次成功,都对我本人产生了莫大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在财务方面,也体现在情感上。对我来说,在财务和情感方面,中国的确像过山车一般有起有落。也许正因如此,我才会对这些问题思考良多:种种事情是如何凑到一起来的?这个国家将会何去何从?我所能做的事,就是将我这段人生旅途中每一步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各种感受与你分享。坦率地说,对我而言,将我的做法和想法透露给你并非难事。要道出自己的切身感受,相对而言更为困难。我太太贾珂玲,还有我的三个孩子萨拉、道格拉斯和莉比会告诉你,我也不过是一介凡夫。我是个性格相当内敛的人,倾向于把情绪和感受埋藏在心底。有时我很难告诉身边的人自己有何感想,哪怕我明知他们有意了解,而且是纯粹出于好意,就这样,我常令他们大为失望。正是他(她)们四位,再加上我在威廉一莫里斯的经纪人韦恩•卡巴克、为我撰写本书提供帮助的杰夫•西默尔曼和在皇冠出版社供职的我的编辑约翰•马哈尼,他们都促使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西方的管理人员常常做出承诺去落实行动以完成任务,或去达到某种目标,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就是这样被要求的,但中国人向来不愿冒着让人失望和丢面子的风险公开进行承诺。他们往往不说“我会做到”,而是说“我会尽力而为”。我想,在此借鉴他们的委婉风范不失为上策。要让我把自己在这趟漫长征程中每一步的心得体会传达给你,我的读者,我只能说:“我会尽力而为!”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和员工的必读书。  本书故事精彩绝伦,阅读本书,您可以收获:  1. 自我奋斗的勇气。  杰克先生出身于美国普通工人家庭,经过不懈就读耶鲁和哈佛,奋斗至华尔街著名投行的高管。  2. 勇于挑战人生的创业者精神。  杰克先生在不惑之年勇于放弃华尔街成功的职业生涯,来到一个全新的国度,白手起家,开创了一份全新的事业。  3. 定见未来的洞察力。  早在他人意识到中国将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之前,他已先入为主。  4. 思考中国问题的全新角度。  20年华尔街工作经验+15年中国管理经验+18年与中国共同成长的经验+客观公正有洞察力的评价=一位真正的“中国通”。  5. 商业和生活的智慧。

作者简介

杰克•潘考夫斯基
他是一个身出哈佛、耶鲁名门的美国人,却为何放弃供职20余年的华尔街?他是一个拥有15年北漂经历的“中国通”。在全球商业论坛上,他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比肩而坐。当众多来华创业的同乡铩羽而归,他却在中国大获全胜。
杰克•潘考夫斯基,1970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7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被授予“贝克学者”称号。
他用15年的时间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他不仅在北京建起了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还让这个公司成为在中国其所属领域内的领先企业。而杰克•潘考夫斯基也因此跻身于世界知名企业家的行列。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谁是杰克•潘考夫斯基 在匹兹堡长大成人  我还是想上耶鲁  耶鲁的橄榄球生涯  抖落老家的煤灰  华尔街的世界  投资银行 第二章 从纽约到香港 香港制造  迈出走向中国的第一步  在香港迷上了北京烤鸭  中国投资主题的争议  市长的两顶帽子  走访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 第三章 “白纸一张”走近中国 中国隐藏的购买力:天津的免费酒水  发现商机——汽车制造产业  控股的重要性  万事开头难 第四章 一年遍访40座城市的100家工厂 北京联络人  毛泽东的“三线”工厂  黑龙江的黑土地  打破僵局 第五章 “长征”路上的饮食住宿 尝遍各种动物的各种部位  喝白酒的艺术  旅途中的住宿  在南京感受“意大利风情” 第六章 发展“新中国经理人”的管理战略 “什么,没有中国工作经验?”  亚新科的诞生  直面中国的管理差距  为什么在中国搞管理如此之难 第七章 弥合中国的管理差距 本土化管理的探索之路  破除管理层变革路上的障碍 第八章 安徽的“游击战” 打破坚冰:我们的第一家合资企业  博弈  扣人心弦的“游击战”  安徽事件的反思 第九章 廊坊的平和过渡 开局不利 关系正常化之路  新中国式管理战略首战告捷  廊坊企业的蓬勃发展 第十章 毛家后院的选举 湖南,够辣! 民主选举总经理  取得成功的关键 第十一章 打造基业常青 让每个人都穿上亚新科的T恤衫 信任与忠诚  打造混血公司 第十二章 中国的行政管理模式 中国生产能力过剩的原因  与地方政府打交道  打造强大的地方合作关系 第十三章 中国价格 “中国价格”的真实成因  100美元和100元人民币  高价商品的缝隙市场  中国的成本观念 第十四章 中国的“两个市场” 从餐饮业看中国的“两个市场”  中国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  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市场 第十五章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鸿沟 关于知识产权的争论  跨越技术鸿沟第十六章 在中国开展业务须知 语言障碍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性格  有所为有所不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载不动许多乡愁 第十七章 当前在中国创业面临的挑战 激烈的竞争  全球成本/价格挤压:中国制造  管理人员流动  零散的分销渠道  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  司法系统:执行难  第十八章 中国将走向何方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谁是杰克•潘考夫斯基2006年2月,在澳洲悉尼的全球商业论坛上,当《悉尼先驱早报》的编辑艾伦•奥克利开始介绍我时,我正紧张地站在讲台边上。片刻之后,我将面向由700名商界领袖和国际媒体组成的听众发表演说,我需要心平气和地整理思路,为我即将做出的关于“在华经商”这一题目的演讲做好准备。多年来,听过我演讲的各类听众不计其数,所以,我的紧张情绪并非源于听众。当我只身来到中国时,在发达国家已有稳定而成功的职业但仍然决意来中国的人为数不多,那时,中国还远远不是二个令人趋之若鹜的地方。我在中国经商的阅历,再加上亚新科在中国的壮大和发展,为我带来了在全世界巡回演讲的很多机会。虽说我每次走向麦克风之前,都难免会有忐忑之感,但我毕竟也是“久经沙场”,不管听众人数多少、人员构成如何,都不至于踌躇不决。但悉尼可不一样。它是三座城市巡回演讲的第一站,另外还有墨尔本和新西兰的奥克兰。在我后面上场的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根据安排,他要讲讲各种各样的全球性问题。随后出场的,是惠普公司前总裁卡莉•菲奥莉娜,她曾促成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科技公司并购案。卡莉就领导力发表讲演后,迈克尔•艾斯纳将上台讲述自己担任迪斯尼公司总裁所创下的多项第一。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全明星阵容——由我来打响第一炮。我太太贾珂玲是我在中国的搭档、亚新科公司的企业传媒总监。她努力为我打气,说我刚好处于最佳位置。她说,为克林顿总统暖场,肯定会让各路传媒对我关注有加。结果真是这样。可我满腹心思都在考虑这样一件事:那位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沟通大师会继我之后登台演说,我该怎样做,才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并让他们记住我呢?这场演讲已经让我焦急难耐地盼了好几个月,我决心想办法舒缓这股焦虑,这对我和观众都是解脱。我伴随着一阵掌声走近麦克风,不过我能感觉得出,观众们对于自己即将听到些什么内容,心里并不清楚。“我出生前,”我开了口,“父母为了给我起名字,冥思苦想了很久很久,最后决定叫我‘杰克’。我到中国时,中国人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给我起了个中文名字。”“如今,我来澳大利亚不过三天时间,”我一边说着,一边环顾大礼堂,绽开笑容,“我发现自己有了个新名字——‘谁是?”’听众们领会了我的意思,爆发出会心的大笑,坚冰被打破了。我初来悉尼时每每被人介绍,听到的人心里都会纳闷,我把他们心中的疑问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我知道克林顿总统是谁。我知道卡莉•菲奥莉娜是谁,也知道迈克尔•艾斯纳。不过,谁是杰克-潘考夫斯基?”虽说本书讲的是中国,讲的是创业和企业家精神,讲的是突破别人的预期,做些不一样的事情——不过我仍然认为,我应该像在悉尼那样,先来个自我介绍。我从1994年起一直担任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是同年创办的,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总部在中国。亚新科的销售额是5亿美元,按美国标准来衡量,它还算不上大公司。但在中国,它已足以跻身同行业规模最大的公司之列。目前我们公司在国际上还算不上是家喻户晓,但我们在8个省份拥有18家工厂,52个销售处遍布全国,这使我们公司的经济实体遍及中国的每个角落。雇员超过12000人,产品范围广泛,包括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活塞环、起动器、交流发电器、空气压缩机、制动产品和各种铸件,我们公司在中国汽车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这些数字,我们公司还有几件事会让人们觉得有意思。直到1993年,亚新科公司还只是一个构想,早在世界其他国家认识到中国对轿车、卡车和巴士的需求究竟有多大时,我们就开始关注汽车行业(特别是零部件),人们觉得我们是家高瞻远瞩的公司。我们率先认识到,中国幅员辽阔,势必需要构建庞大的高速公路体系,需要各种各样的车辆运送旅客和货物,这种经济发展的需要与50年前的美国如出一辙。因为我是美国人,我们公司的资金主要是从美国筹集的,很多人便以为我们是美国公司——其实并非如此。不管怎么看,我们都是地道的中国公司。我们的总部设在北京,我本人从1993年起就定居在这里。几乎所有员工都是中国人,我们的产品有85%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纯粹的中国企业购买的产品占公司销量的一多半。如今,一家又一家的公司想通过给自己并未扎根中国的业务机构增加力量以获取中国的市场份额,而亚新科却已经出落得羽翼丰满,并且反其道而行之:我们正在尝试着充分利用我们的中国基地,将我们的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1997年,我们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2005和2006年我们分别在英国和东京也设立了办事机构。也许亚新科最著名的,是它在中国采用的打造本土管理团队这一方法。我们公司在中国的全部工厂都由中国大陆的人士负责经营,没有哪个职位不向中国管理人员开放,我这个职位也不例外。我们公司已经被写入研究案例,人们经常请我去做演讲,比方说悉尼这次,我们采取的管理方法就是原因之一。2001年和2005年,亚新科公司参选中国十佳雇主,我们只参加了这两次评选,两次都入选了,后来这次还名列第三。我经常对人说,不在中国建成一家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公司,我是不会满足的,这个目标我们已经完成了一半。我猜想,中国已经发展到今天这样,那我们的后半部准会像前一半一样激动人心,丝毫也不逊色。尽管当初激励我来亚洲发展的目标——创建自己的商业模式,已经成功地得到了实现,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后面的章节,我会讲讲我们取得的某些成功,还会讲讲我们曾经面临的困难,以及我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来创建我们的中国业务的。但首先,容我回到悉尼的那个问题上来:“谁是杰克•潘考夫斯基?”在匹兹堡长大成人  我出生于一个工人阶级的家庭。我的双亲是在美国出生的,他们的父母是在20世纪初从波兰移民过来的。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不会说英语,所以我从没跟他们直接交谈过,但父母亲给我讲过他们的事情。像许许多多的移民一样,他们离开波兰,是为了逃避某些东西——普遍的贫困,就我的外祖父来说,则是为了逃避俄国人的兵役。他们孤身来到美国时,只有十五六岁,语言不通,口袋里只有几个便士,只有一位只知其名的远房亲戚可以联络,还住在某个他们闻所未闻的城市里。到语言不同的异国他乡去寻找机会,是我的祖辈在1900年做出的举动,而我在大约100年以后所做的,与当时一模一样。在20世纪90年代初移居亚洲和中国,的确需要鼓足勇气,不过在我看来,这与祖辈们当年的移民相比,未免相形失色。起码我可以坐13个小时的飞机再回美国去,再说我受过的教育、工作经验、充足的资金让我有一定的回旋余地,而他们一无所有。他们移民的时候,比我出国时要小25岁,没受过什么教育,除了把他们带到这里来的单程票,几乎别无长物。匹兹堡和西宾夕法尼亚州是移民们中意的去处,因为他们有望在那儿的煤矿和钢铁厂找到工作。这片地方吸引着波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捷克人、爱尔兰人,以及几乎所有东欧国家的流亡者。(尽管打那以后,这座城市的钢铁工业和时运有所改变,但匹兹堡依然保留着丰富的种族多样性,这一点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贡献良多。)我父母堪称汤姆•布罗考所说的“最伟大的一代”的典型。我母亲共有六个兄弟姊妹,高中毕业后就去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当起了长途电话接线员。我父亲家里有十个孩子,大萧条逼得他上到九年级就辍学了,他在匹兹堡为数众多的钢铁加工厂中找了一份工作。美国参加二战时,他参军当了步兵,在太平洋战区服役。父亲总是满怀深情地谈到澳大利亚、斐济、所罗门群岛的自然风光和友善的当地居民,但丛林战和白刃战肯定相当恐怖,他从未开口讲过作战的事。我父母所属的两家人相互认识,在父亲参军前,母亲曾和父亲有过短暂的会面。可能是因为在父亲看来,母亲是新生活的希望,倘若父亲能够保住性命捱过战争,就有可能过上这种生活,所以他从海外给母亲写了一摞一摞的信。(我的大女儿萨拉懂事很早,我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她曾有一个礼拜的时间陪伴在我父母身边度过,她清楚地记得,她是怎么哄得我的父母把那些信拿了出来。我如今还会听到她描述说,他们三个围坐在餐桌旁,念着每个句子,泪流满面。)1945年5月,父亲回到了美国。尽管他俩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长,父亲患的疟疾尚未痊愈,但没过多久,到1946年1月,他们便结了婚。像所有人一样,他们已经失去了生命中宝贵的四年光阴,急于把失去的时光找回来。一年以后,我姐姐玛丽安出生了,又过了19个月,在1948年8月6日,我呱呱坠地。我弟弟戴夫和弗兰克紧随其后,我的小妹妹伊夫琳是五年后出生的。  我母亲如今还住在多西维尔路的那栋房子里,我们兄弟姊妹都是在那里长大的,这所房子建在环绕着夏普斯堡小镇的小山上,这个小镇是大城市匹兹堡的一部分。1950年,我父母花费7500美元买下了这所房子,7000块现金来自我父亲攒下的军饷和结婚礼金,500块是向一位伯父借的。在大萧条时期长大成人的经历,使得他俩在用钱上特别谨慎和节俭。他们从不贷款,也没开过账户,始终用现金结账。结果,他们没有信用记录,也没有信用等级。最近有一天,我真给逗乐了,87岁的老母亲告诉我说,有位好心的收银员指点她,如果她签约使用这家商店的信用卡,买东西就可以打八折。我妈历来喜欢折扣,就高高兴兴地填了表,结果她的申请遭到了拒绝,因为她没有信用记录。她有现金,但从没贷过款,因此她不够资格获得那张卡,不过也有可能,就算她申请到了也不会拿出来用。我父母对个人财产所持的态度对如今的人来说,可能有些古怪,但实际上,它和今天中国占据主流的态度并无不同。在中国,信用卡还只是一种新生事物,其用法和在美国的用法也大不一样。珂玲在中国为了应付日常开销,总是在她的包里放一卷人民币,她很少使用信用卡结账。(我在中国期间大部分时间里,一美元大致等于八元人民币。不过,在2005年6月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之后,一美元能够兑换的人民币数额开始向七靠拢。来华游客听到中国人说“块”,也许会犯迷糊,不过这就像管一美元叫一“巴克”一样。一元人民币就是一块。)同样,我下属的中国经理们出差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去国外,总是携带现金。直到最近的2001年,要是你打算在这儿买辆车,你还得拎着满满一袋子钱交给经销商。银行连转账都做不了,更别说是贷款了。美国人用信用卡应付日常开销,中国人仍然对现金交易感到相当方便。多西维尔路的房子所在的那块土地,有四分之三英亩,地里总是密密麻麻地种着你能想到的每一种蔬菜。我父母会把菜园结出来的果实装在罐子里,所以不论冬夏我们家总能自给自足。有好些年,我们养了大约30只鸡,靠它们提供蛋和肉。长大一些后,孩子们也干一些除草、侍弄园子、捡鸡蛋和喂鸡的活。我们都去夏普斯堡的小学念书,当年我父亲上的也是这所学校,学校由波兰天主教堂圣约翰•康休斯教堂负责管理。孩子们不是来自镇上,就是像我们一样来自山上。夏普斯堡本身就是一座小小的民族熔炉,它有四所学校、四座教堂:有波兰的、爱尔兰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不同校的孩子不怎么处得来。听我父母和叔叔婶婶说,所谓“混合婚姻”说的就是波兰人跟意大利人结婚。当我想跟我妈逗趣时,我就提醒她——往往是当着珂玲的面——说她如何建议我别娶意大利姑娘,因为她们要求很高。母亲极力否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父亲在一家名为“A.B.Chance”的金属加工公司工作,这家公司加工生产各式各样钢铁制品,但我十二岁那年,他失业了,公司决定把业务迁到密苏里州,好利用那儿的廉价劳力。(这一经历尽管当时令人痛苦,后来却帮我更好地理解了当前的趋势——必定会有一些活计转到像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国家去。)随着匹兹堡经济衰退,就业市场趋于萧条,家里有五个孩子要吃饭,这段日子我们过得不无艰辛。我们每个人都各尽所能。父亲无论找到什么工作都干,母亲打扫房子,我和兄弟们派送报纸、修剪草坪,姐妹们帮人照看孩子。像所有孩子们一样,我们有时也会争吵,但我们是一家人,亲密友爱、相互照应。母亲有两个姊妹都是天主教修女,母亲则堪称“圣洁”。她很能体谅别人,她让父亲来当这个家。父亲尽管并不是特别高,可他很健壮,体格墩实,胸膛宽厚,手臂粗壮。再加上他的当兵经历,谁也不愿意招惹他。“等你爸回家再说”这句话,我们可不想听到,一旦哪天听到这句话,那天就别想过安稳。我记得上高中时,我有过一次重大的判断失误。有天晚上我回家晚了,发现所有的门都锁了,于是决定从父母卧室的窗子爬进去。在我翻越阳台,右腿已经伸进屋里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样干简直愚蠢透顶。要是我爸醒了,看见有人在夜里爬进他的卧室,我立马就会被打飞到门廊的房顶上去。感谢上帝,他睡得很香。不管经济方面有多困难,我父母总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虽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付得起学费,但总是鼓励我们有上大学的雄心壮志。我们这些孩子都上了大学,无论如何艰难,我们都自己设法凑够了钱,但所有的功劳都是父母亲的,因为有他们在始终不断地鼓舞我们。他们没受过正规教育,但他们本能地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我是在这些价值观的陪伴下长大成人的:强调接受教育、讲求职业道德、勤俭节约、自成自立、家人彼此支持,所以,我在今天的中国,感觉很像回到了老家,这不足为怪。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的心里有本书,谁还比他更了解中国呢?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杰克更像是一位“预言家”——预言中国。  ——《南方周末》  中国成为西方生意人梦萦魂牵的地方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事情,杰克先生堪称一位先行者。  ——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总编辑 胡咏  杰克的书值得一读。不仅因为其在中国经营的商业洞见,还因为即使在各种困难和挫折之中,他仍然保持坚韧不拔和积极乐观的企业家精神。  ——《金融时报》  杰克告诉人们,今天的“中国价格”将是明日的“世界价格”。  ——《经济学人》

编辑推荐

  《闯中国的美国男人》:《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全力推荐!  亚马逊商业类畅销书!  这绝不仅仅是部奋斗史,读下去,他比你想要的更多!  20年华尔街经验!  +15年中国经营管理经验!  +18年与中国改革共成长历程!  +积极乐观的企业家精神!  ——闯中国成功第一人!

名人推荐

当今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激烈,中国更是这场竞争的主战场。杰克先生从零开始,历经15年,造就了一番令人瞩目的商业成就。不管您是一位有志于来中国创业,经商,或是有兴趣了解这里的游戏规则的外国人,还是将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人,杰克先生的《与龙共舞》非常值得您品阅。——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晏平在担任亚新科重要的合作伙伴之时,我亲眼目睹了杰克先生作为一家外资企业的领导者亲历企业改革创新,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企业的历程。他在中国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汇集成非常宝贵的经验在书中进行了很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与龙共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这本《闯中国的美国男人》的经历和成功之路,对人很有启示,他的成功经验也有一定的共性,这对我们今天很多年轻的中国人是一个学习的榜样。
  •   这家伙到中国淘金成功,还让我们佩服
  •   很有意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
  •   可以知道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形式和状况。
  •   虽未看完但我认为值得一读
  •   也许是经历的差距吧,没有更大的兴趣让我看下去
  •   没想到,一个老外写的中国的创业史,会如此贴近于中国的现实。  没想到,自己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的经历和回忆,会被这本书勾起。  更没想到,原来生意可以这样来理解的。  作者不愧是有深厚功底的,把这么些经营管理的理念,在看似平铺直叙中娓娓道来。如果说,《野蛮生长》让我了解了中国企业家的人性,那么这本书就让我理解了在中国做生意,为什么会有不同于国外的规则。  所以,我还是坚定了原来所认为的,管理,是通用的,而营销,是有国别特色的。面对将来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的中国,它的营销理念和方法,一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各国研究、学习的对象。
  •   这个老外的文笔了得,故事非常精彩,真得很惊讶,他对中国的了解居然这么深刻,而且没有令人讨厌的说三道四,很客观。这本书对于直接了解国外先进的管理颇有帮助,作者本人是汽车业一家大集团外资企业的总裁。
  •   看的过程中我觉得书中所讲的情况都是很现实的,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外企的一些操作。总之各方面都挺有学习价值的。
  •   杰克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在过去十五年里经过艰苦奋斗成功地将一个投资公司转化为一个工业公司。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中国国情了解。外国的投资公司在中国汽车工业领域成功的例子不多,亚新科是成功的范例。更可观的是,本书客观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发过程中正负两方面的问题,并且杰克先生已正面的方式分析问题,有利于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有一全面的了解。这本书不但值得国外投资者一读,也值得国内企业家一读。
  •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群龙共舞, 作为金融投资转换为战略投资, 这需要勇气和睿智. 书中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在零部件行业中, 中外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影响.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在中国零部件行业与龙共舞的历史, 而且客观的评价了他的合作伙伴. 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   这本书让我收获很多!一个华尔街人士的聪明和智慧,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也曾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但却以最谦逊最理性的态度与地方政府周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商战。作者的幽默感存在于字里行间,读到对中国某些地方的描述,会让人会心一笑。
  •   企业管理案例,中国的企业管理案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案例。
  •   超出意料,非常值得一读。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审视从90年代初至现在大陆商业环境的变化,并且于国外当时作对比,使人更能清晰地感觉到中国这些年来的进步。
  •   已经有点过时!书中主人公80年代改革开放就来中国了,我买此书本想看当代来中国创就业的老外写在中国的见闻、感慨。
  •   他的经历我很喜欢,讲的也很真,不像货币战争那么夸大~
  •   书的内容挺有价值的,杰克先生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成功创建了一个制造汽车零部件的大公司,杰克先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这本书。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按照国际标准严格生产零部件、以及杰克先生的宏伟抱负、公司留住员工的非常重要的公司文化。
  •   文采很好,思想也很好,一个外国佬对中国的看法这么深,已经很不容易
  •   听到原董事长出书的消息赶快跑到卓越上来买了.刚下了订单.虽然还没看到具体的内容,但光是看目录,就发现好多事情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了...期待中
  •   深入浅出,剖析有深度.
  •   很好的书,对中国了解深入、透彻。文笔生动有趣。
  •   很好,得到很多启发.旁观者清,从别人的角度清楚地了解自己.从已经经历过的人那里,看到正在经历和将要经历的机会.
  •   作者很用心写的一本奋斗心得,对在中国管理方面很多问题的解答,我学了很多东西,了解了中国经营的方式。值得看!
  •     一个典型的美国华尔街人士在中国创立了一家全球化的公司,而且非常成功,这决定了作者的经历具有足够的故事感,再加上作者很用心和真诚的表达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得与失,所以我觉得对于在中国经商的外籍人士以及中国的商业人士来说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中我觉得给我印象最深的几点是:一个是作者对于成本概念在现时中国商业社会的解读,我觉得对于任何行业都是很有意义的,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很多行业人士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是作者对于如何启用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以及如何创建成功的中国团队的描述,可以开阔很多想创业的朋友们的思路!
      
      另外一本和本书类似,也是很经典的一本叫《十亿消费者》,大家也可以看看。
      
  •     外国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很多,其中了解中国市场的人也很多,能写出自己的经历来的人就不多。比起那些纯粹的回忆录,这本书更有实际参考的价值。作为一个国际化公司,如何认识清楚“两个成本市场”,解释了一些我长期寻找答案的问题,也给了我灵感,关于本土团队建设的看法也很专业;而在作者眼中发生的那些关于中国经济的变化,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他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的人,作者习惯于归纳总结和认识清楚内在规律,对于趋势和未来非常敏感,其正宗外国人的视角也算一种参考。
      
  •     http://zhanghua.org/logs/32110872.html
      
      
      杰克•潘考夫斯基(Jack Perkowski)的热情超乎我的意料。我到他的家中拜访了他。我看到他的书架上那本徐志摩的诗集,他会心地笑了。刚过完60岁生日的他,现在是美国商人眼中的“中国通”;十多年华尔街的工作经验+十八年的中国经商经历,这种组合让他的许多美国朋友对他充满了钦佩与好奇。现在,他执掌的亚新科(Asimco)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
      
      今天下午与杰克的聊天很轻松,他非常平易近人。1990年代初刚来中国时,他几乎对中国一无所知。三年调研后来中国开公司,起初几年撞的头破血流。但现在,不论是与中国各地政府官员打交道,还是组建本土化的管理团队,抑或与一些老江湖们的阴谋阳谋斗智斗勇,他都显得那么娴熟。这源于他是一个doer,源于他的自信吗?他的著作《与龙共舞》至少是浸满乐观和自信。而今天下午,坐在我对面的杰克也给我同样的感觉。不过,在我看来,他的这种乐观,恰恰来自他在对中国易变、复杂的经济与产业政策,以及与政府官员沟通的不确定性的担忧之后,意欲通过自己努力加以改观,或说找到最优模式的一种尝试与韧劲。幸运的是,他做到了。
      
      在杰克的书中,“变通”“资源”“关系”都是高频词汇,不能不让你心生感慨;难怪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视杰克的经历为他的一个重要论据。不过有趣的是,虽然杰克在中国呆了18年,他现在仍然不会说汉语,除了日常的几个简单词汇外。“他太忙了,完全的空中飞人。”杰克的司机对我说。亚新科在中国十多个省市共有17家工厂,在美国英国和日本也有分公司。去年销售额近40亿元。
      
      尽管他的新书的中文名称为《与龙共舞》,但英文版书名为<Managing the dragon>。我对杰克说,后一个非常powerful,中文名称很艺术,很文雅。他笑着说:“是皇冠出版公司powerful,不是我干的。”真是个幽默的老家伙(千万别叫他“老潘”,很不乐意的)。
      
  •     本书和《十亿消费者》都是从外国投资者的眼中看中国社会,只不过《十亿消费者》的作者是摩根斯坦利负责和中国建设银行组建中金公司的高管,眼光更独特,经历更丰富。
      
      其中穿插了很多国内人所不知道的秘史,比如联通、中金、远华案等等。
      
      所以《十亿消费者》没法出版,只是有国内好事者自己翻译了出来。
  •     作者是一位90年代进入中国创业的美国人,说实话,很佩服他的勇气。就像作者说的,在那个时候,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只是在关注亚洲而已,但是要说真的拿出大笔资金投入过来,还只是少数。而在那样的时刻,提到中国,更加少之又少。他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进入中国,在中国在全球市场没有确立明确地位时开始了中国的适应过程,而后,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机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蜕变,现在是进一步发展和收获的时刻,当然说收获有些早,收获着发展是同时存在的。
      本书值得阅读在于以下几点:
      1、了解一个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我们对国内的很多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从西方人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或许书中没有明确的提出这些内容,但是您可以处处感受得到。
      2、了解中国。说起来,通过西方人了解中国听起来好像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观点,但是往往从外部来看,却会有不同的收获!作者总结出来的点不是很多,听起来也非常简单,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看到他说的,你会说,恩,是这么回事,但是这种简练却正是我最为欣赏的!这是一种经历复杂后的简练,浓缩之后的精华,正想作者所说,忘记你内心之中对中国的国家的恐惧,用你的经验去体会其中的规律,你会找到!(原话肯定不是这么说的,这个是我理解的,汗……)
      3、增强对商业和行业发展的了解:作者做的是汽车配件行业,其中涉及到的商业智慧相信会让我们受益!
      不过大多内容,我们已经太过熟悉,熟悉到有点无聊的程度,所以,推荐阅读,但不做精读,找到合适的关键点摘录整理即可!
  •   《十亿消费者》英文书名是什么?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