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医养生秘籍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国工人  作者:王文源  页数:149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医养生之道,博大精深。自古名医多长寿,历代名医更实在研究古人养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了各种宝贵的养生之术,不仅包含了中医学的精髓,还吸收了中国古代各学派的养生精华,特色各异,妙不可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张仲景身处乱世的养生之术  一、别拿健康当儿戏  二、张仲景的养生秘籍    1.因人而养,因人而治    2.“食淡”换得健康身    3.“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4.养生应顺应自然  三、长寿是吃出来的    1.饺子的传说    2.饮食秘诀——“两五、配四加新鲜”    3.粥——防老抗衰的健康美食  四、名医故事:最古老的急救术第二章  华佗近乎失传的养生之术  一、从曹操的头风病说起  二、长寿神医的长寿秘诀    1.华佗的“心理疗法”与养生    2.动则不衰  三、华氏《中藏经》话养生    1.阴性与阳性疾病的防治    2.阴阳需调和    3.谨防“劳伤”  四、五禽戏——华佗的健身秘术    1.五禽戏的传说    2.五禽戏的运动方式  五、名医故事:陈登之死第三章  皇甫谧久病成医的养生之术  一、久病成医,自觅养生之路  二、博采众长,杂论养生    1.治病养生应因人而异    2.养生应以时而论    3.疾病“昼轻夜重”的奥秘    4.人体脉象——健康的晴雨表    5.五味入五脏  三、名医故事:浪子回头第四章  葛洪返璞归真的养生之术  一、清心寡欲,但求延年  二、我命在我不在天    1.养生以不伤为本    2.无忧者寿  三、内修外养的养生术    1.“行气”养生术    2.多行“导引”可健身    3.“还精补脑”的房中术    4.传统中的“服食”养生    5.“辟谷”——不同寻常的“饥饿养生术”  四、名医故事:葛仙翁除妖第五章  孙思邈“天人合一”的养生之术  一、“三因制宜”  二、孙思邈的长寿秘籍    1.以“少”养寿    2.怎样饮食才能长寿    3.怎样运动才能长寿    4.怎样睡眠才能长寿  三、孙思邈的长寿健身术    1.发常梳    2.目常运    3.齿常叩    4.漱玉津    5.手常鼓    6.腰常摆    7.腹常揉    8.摄谷道(即提肛)    9.膝常扭    10.脚常搓  四、名医故事:孙思邈救虎第六章  孟诜精于食疗的养生之术  一、药补不如食补  二、鸡鸭鱼肉都是药    1.美食的药用功效    2.美食的祛病功效    3.“以脏补脏,以脏养脏”  三、糙米的养生价值  四、《食疗本草》中的饮食禁忌    1.猪肉    2.荔枝    3.香椿    4.杨梅    5.葡萄    6.鲂鱼    7.鲤鱼    8.山鸡  五、名医故事:孟诜以火试金第七章  朱震亨滋阴益寿的养生之术  一、人为什么会生病衰老    1.生病衰老源于“阳盛阴衰”    2.“养阴”应从少时做起  二、如何才能“养精蓄锐”    1.静心节欲易“养阴”    2.“一夫多妻”损阴精    3.行房也应注意时日  三、清淡饮食可长寿    1.口味过重的危害    2.多食果蔬易健身  四、抑郁症的防治    1.“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2.朱震亨的“心理疗法”    3.我有抑郁症Ⅱ马  五、名医故事:朱震亨医治怪病第八章  张介宾善保阳刚的养生之术  一、得阳刚生,失阳刚死    1.欲养生,先养阳    2.阳气并非“有余”  二、“阳刚之气”成于春夏    1.春季养阳重在情志    2.春季养阳应减酸宜肝    3.养阳应顺应气候    4.夏季养阳先“养心”  三、“善养生者,必宝其精”    1.养精可“治形”    2.养精可补肾    3.精血应如何培养  四、中年修理,再振根基    1.人之寿夭决定于中年    2.中年养生重在保养元气    3.中年如何保养元气  五、名医故事:张介宾妙手取铁钉第九章  李时珍食养兼备的养生之术  一、重识人体——李时珍的养生精要    1.脑为元神之府    2.脾为元气之母    3.毛发——气血亏盈的信号  二、食物是最好的药——《本草纲目》中的食疗妙方    1.治疗感冒的食疗妙方    2.治疗咳嗽的食疗妙方    3.治疗体虚的食疗妙方    4.治疗吐血、咳血的食疗妙方    5.治疗失眠的食疗妙方    6.治疗阳痿的食疗妙方    7.治疗胃疼的食疗妙方    8.解酒的食疗妙方    9.治疗眼病的食疗妙方  三、李时珍的长寿养生粥    1.人参粥    2.羊肝粥    3.百合粥    4.兔肉粥  四、名医故事:李时珍妙对药名联第十章  叶天士善调晚年的养生之术  一、老年养生——长寿最前线    1.老年生活应谨慎    2.“不服老”的悲剧  二、简单和谐——老年养生的精髓    1.老年应淡食轻嗜    2.老年应“知冷知热”    3.嬉笑欢乐多添寿,郁郁寡欢命不长    4.老人不宜劳心过度  三、老年健康应善养“脾胃”    1.温运脾阳法    2.润养胃阴法    3.温补脾肾法    4.温胃化饮法    5.疏肝和胃法    6.消导食积法    7.清化湿热法    8.和营活络法  四、名医故事:叶天士与白虎汤

章节摘录

二、张仲景的养生秘籍张仲景曾在长沙任太守的职位,虽然身在官场,但他仍然心系百姓,希望靠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想要为百姓治病,医生都是背着药箱到病人的家里进行诊治。但在封建年代,碍于官场礼俗,政府官员是不能随便进出民宅接近百姓的。但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人们医病,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医术。于是张仲景就想了一个办法,决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不理政事,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到大堂上来,他则端坐在堂上,为百姓诊治。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而“坐堂行医”的治疗模式,也是今日医院的雏形。张仲景在坐堂行医的时候,接触了不同的患者,也见识了各种疑难杂症。在为病人医治的过程中,张仲景不但医术更为精湛,也结合以往的经验,总结了更为科学、系统的养生经验。为当时身在恶劣环境下的人们生活能够相对轻松健康,提出了宝贵的借鉴。1.因人而养,因人而治张仲景在医治过程中,总能通过很小的病例总结出深奥的道理。有一次,他在坐堂行医的过程中,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用发汗解热的办法来治病。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而另一个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已经痊愈了。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而疗效却不一样,这令张仲景非常疑惑。于是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就会使身体更为虚弱,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应相同。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而这就是中医中所说的“辨证施治”。通过这个病例,张仲景也将辩证思想运用在养生方面。在个人的养生中,首先要理解养生的要义与自身的情况。也就是说,每一个追求养生健康的人,不仅要客观辩证地看待生命,更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自己。否则,在养生追求上便不会有深层次的把握,容易停留在表面上,看别人如何做或书上怎么说,自己就盲目地效仿。甚至教条、机械地做一些于身体无补的事,这样不仅对健康无益,有时还会起反作用。如运动可以健身,但身体过于虚弱还要做剧烈的体育运动,就会严重损伤身体。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不同情况,先天条件,后天条件,身体现有条件,以至于性格特征等等都不尽相同。在这个时候,能否辩证地看待生命和辩证地对待自己显然是十分重要的。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养生,也是追求养生的人必不可少的一个常识课题。否则,即使再灵验的养生妙法,不因人而用,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说到具体,人们还应该注意吃饭不宜过饱或过饥,坚持“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和“吃饭八分饱,无病活到老”的饮食格言;运动健身合理,牢记“有动有静,无痛无病”的运动箴言,尽量做到劳逸结合;在情感上既不能过于忧郁,也不能过于兴奋,奉行“娱乐有制,快乐有度”的人生哲学;睡眠上既要保障精力的恢复,又不能过于贪睡,“早睡早起,没病惹你”,才是人们应该时刻遵守的睡眠准则。2.“食淡”换得健廉身张仲景坐堂行医,诊治的病人以劳苦大众为主。在战乱不断的年代,再赶上大荒之年,别说是普通百姓,即使是官吏,也往往是“面有饥色”。相传有一次,一位百姓模样的老者带着一个孩童前来找张仲景诊治,说孩子得了病,需要治疗。张仲景检查后,发现孩童只是得了小病,稍加调理即可。而当张仲景转眼看这位老者的时候,却令他惊讶不已。只见这位老者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这在平时几乎是见不到的。于是张仲景就向老者请教其中的养生奥秘。老者也不隐瞒,直言相告。原来这位老者已经“食淡五十年矣”。这位老者的话,也让张仲景了解到“食淡”的重要性,而这也是与现代医学非常相似的养生之道,即控制盐地摄入量,有益身体健康。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一旦身体中缺盐,身体就会头疼、乏力、恶心以及血压下降,感觉迟钝甚至抽搐、昏迷。然而,长期摄入大量食盐,就会引起血压持续升高,并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而过分地摄入食盐,还会增加胃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几率。此外,中老年人的健康杀手——高血压病也有很大程度与食盐过多有关。因此,人们应该养成食淡的习惯,而“口重”的人则真的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而改变饮食习惯了。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名医养生秘籍(历代名医珍藏的健康宝典)》收录了张仲景、孙思邈、孟诜、张介宾、李时珍等十位古代名医。书本以名医简介、养生思想、养生之方等来介绍这些古代名医。目的在于让读者朋友们能够更好、更方便、更快捷地领会这些前辈们的养生真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历代名医养生秘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质量,不错,养生方法,适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