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牲人殉通论

出版时间:2004-12  出版社:文物  作者:黄展岳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牲(也称“人祭”)是用活人做牺牲,杀之以祭神灵或祖先。人殉是用活人去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在原始社会末期到初级国家形成的整个历史时期中,人牲和人殉曾经是古代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被当作祭品的牲人和陪同主人死去的殉人,都是原始宗教的牺牲者,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产生人牲人殉的原因,牲人殉人的身份、来源以及他们被杀害的含义却又很不相同。一般地说,人牲是供“食”的,而吃敌人是个古老的传统,所以用的是俘虏、“仇人”;人殉是供“用(役使)”的,既为“用”,就要避仇敌,使亲近,所以殉者须“亲嫟”,须“故旧”,殉者与被殉者的关系应是二者生前关系的继续。有些研究者只看到人牲人殉表面相似的一面,而忽视其本质不同的另一面,所以有必要就二者的起源申述一下。此外,还有一种用自我割体的伤残行为来表白自己与死者的亲密关系或自己与自然神的亲密关系的做法。从其演变过程看,它有可能是自成体系的,但它的含义应与人牲人殉紧密相关,可视为人牲或人殉的变种,所以也附带论及。

内容概要

中国的人牲人殉习俗,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历经商周秦汉,直到辛亥革命前后,跨越了中国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人牲人殉的长期存在?人牲人殉的产生、发展与衰落,与中国历史社会有什么关系?本书对此作了系统考察与论述,具有较高的资料与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人牲人殉的起源(代序) 一 人牲 二 人殉 三 割体第一章 中国史前期人牲人殉遗存的考察 一 人牲遗存的考察 二 人殉遗存的考察 三 疑似人牲人殉的遗存 第二章 商代的人牲 一 商代前期  二 商代后期 第三章 殷商墓葬中人牲人殉的考察 一 人牲人殉的区分  二 安阳殷墟墓葬中的人牲人殉遗迹  三 安阳殷墟以外商墓中的人牲人殉遗迹 四 结语第四章 西周的人牲人殉 一 西周的人牲 二 西周的人特殊第五章 东周的人牲人殉 一 中原文化区 二 北方文化区 三 齐鲁文化区 四 楚文化区 五 吴越文化区 六 巴蜀滇文化区 七 秦文化区第六章 秦汉至明清的人牲 一 献俘祭庙(或祭社) 二 杀仇祭奠 三 “淫祀”第七章 秦汉至明清的人殉 一 秦、西汉 二 东汉魏晋南北朝 三 隋唐 四 宋元明清第八章 明清皇室的宫妃殉葬制 一 明皇室的宫妃殉葬 二 清皇室的宫妃殉葬第九章 人牲人殉与中国古代社会后记主要参考书目英文提要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史前期人牲人殉遗存的考察  中国史前期,指中国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其下限一般界定在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夏代。夏代是我国史籍记载中的第一个王朝,但在考古学上至今未得到确认,所以,本章把部分属于夏纪年范围内的人牲人殉遗迹也包括在考察之列,另一部分与商王都直接有关的人牲人殉遗迹留到下一章叙述。  一人牲遗存的考察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发展差异很大,原始宗教崇拜各有不同,表现在人牲的有无及其形式,当然也有区别。根据考古资料,可以暂时把中国史前期的人牲分为三大类:(一)血祭地母;(二)猎头祭谷;(三)奠基牲。“血祭”和“猎头”,都与农业崇拜有关。前者流行于黄河流域,并为古代中国的统治王朝所继承;后者发生于长江以南,以后长期流行于南方越僚系民族间,并远播于东南亚及南洋诸岛。判断“血祭”遗迹的重要标志,除了要有非正常死亡的遗骸以外,还应有崇拜物或祭祀场地作为佐证。“猎头”的标志应是完整的首级,明显的砍杀痕迹;一般应有装置“猎头”的容器或其他可供识别的标志。“奠基牲”遗迹的重要标志是看被害者是不是埋置在城墙基内或房基内,城墙基下或房基下及房址居住地面下,而这个房子一般应该是比较大的建筑。为了避免以一概全,我认为不论何种人牲的确定,在同一文化遗存中都应发现多起,而非孤例。  如果这些判断准则没有大错,对中国史前期的人牲似可以做如下的认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人牲人殉通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在全球追求“人权”的,争论什么是人权时,看看我们过去的生存状态,对骄傲的五千年有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   两颗星是给文物出版社的,而不是给黄展岳先生和亚马逊同时买了两本黄先生的书,另一本是科学出版社的《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同样定价138,质量都差不多,文物出版社的300页,科学出版社500页。希望学者们为了读者和学术,抵制文物出版社
  •   书很好!非常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