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博论丛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张欣  页数:241  

内容概要

  《苏州文博论丛(2010年总第1辑)》主要内容包括有卷首语;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学上的吴文化;苏州史前文化概述;农业起源与新旧石器时代的过渡性特征——论环境失调是农业起源的根本动力;良渚文化衰亡之我见;草鞋山遗址崧泽文化墓地的发现及M16出土“碟形器”功能探讨;金城遗址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考古调查收获;长江中下游宋代墓葬综述;陕西彬县东关村明代石室壁屯墓的发掘;南京明代通济门翁城遗址的的历次考古发掘与认识;文物研究与保护;饮食之下的青铜器;三论西周方座簋;连云港双龙汉墓汉尺考等等。

书籍目录

卷首语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学上的吴文化苏州史前文化概述农业起源与新旧石器时代的过渡性特征——论环境失调是农业起源的根本动力良渚文化衰亡之我见草鞋山遗址崧泽文化墓地的发现及M16出土“碟形器”功能探讨金城遗址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考古调查收获长江中下游宋代墓葬综述陕西彬县东关村明代石室壁屯墓的发掘南京明代通济门翁城遗址的的历次考古发掘与认识文物研究与保护饮食之下的青铜器三论西周方座簋连云港双龙汉墓汉尺考邳州东汉缪宁墓出土铜像辨析唐青花初议自辟蹊径 开拓创新——扬州八怪艺术成就综述胡开文民国纪念墨人物考简论出土古代饱水木质文物保存状况检测方法历史研究与文献从苏州户口变化看唐代太湖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轨迹东吴大学堂最早的历史留言——《雁来红》苏州古民居堂号考柳亚子与《分湖旧隐图》从忠王府九幅壁画探析李秀成思想的二元性定山寺相关史料简析唐宣宗对佛教的限制及原因探析读《资治通鉴》劄记——唐代文散官的级数陆逊和孙权关系简论谢家福档案研究苏州博物馆藏谢家福档案选辑校释(三)——熊其英(等)致谢家福(等)函稿苏州博物馆藏稿本《李金镛行状》校释王韬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看法——读苏州博物馆藏《王韬致谢家福函稿》石刻文献研究韩国百济武甯王陵出土墓志略论宋胡献卿墓志考释明《太医院医士李思讷墓志铭》考释明《戚畹赵君伯容墓志铭》考释翁熏考——一字之差引起的思考南京溧水明武煦夫妇墓志《清故处士金君墓志铭》考释清刘讷庵墓志铭考释太平天国时期高淳境内战事述略——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一则勘误博物馆学研究从现代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进步谈中国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是可双有作为的——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工作实践所思所想革命纪念馆网路化建设初探十日不同天——谈“择厥吉金 自制御器——吴国王室青铜器特展”展览设计世博中国馆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的启示——兼谈苏州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展示手段的运用浅析博物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章节摘录

  第四,大概没有人能否定方座簋是一种新的器形。从理论上讲,新的器形总是出现在富有创造力的新的时期,而不会出现在一个行将没落的时期。必须清醒地看到商周之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制度大变化的时期。虽然这种变化未必像王国维先生所说那么剧烈,但可以肯定变化的幅度不小。西周礼制文化有承继商代的一面,但更有自我创新的一面,无怪乎孔子感叹:“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西周礼制文化对后世影响巨大。青铜器是礼制文化的物化形式,既然西周早期礼制有别于殷商,青铜器自然也随之而变化多样。研究西周青铜器的人都知道,就艺术价值而言,主要看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西周早期正是方座簋最灿烂的时期。而殷墟四期的青铜器已经缺少昔日的辉煌,此时没有能力铸造出青铜方座簋这样的新器物了。  鼎与簋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两类器物。商人对青铜器的主要贡献就是确立了青铜鼎在青铜器组合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周人对青铜器的贡献在于确立了青铜簋与青铜鼎的匹配地位。虽然青铜簋到了商代晚期,其数量已有所增加,但是型式不多,主要有无耳簋和环耳簋两种。西周早期是青铜簋大发展的时期,新增加高圈足簋、三足簋、四足簋、四耳簋、附耳簋等。方座簋初现于此时,不是很合乎情理吗?  第五、我们似乎习惯了某一种思维定式:如果在同一时期在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出现相似的器物,我们总是喜欢说是中原地区影响了周边地区。为什么不能逆向思维,是周边地区影响了中原地区呢?在日本泉屋博物馆和巴黎赛努斯基博物馆分别藏有一件虎食人卣,通高分别为和35.7厘米和35.0厘米。据传均出自湖南宁乡、安化交界处。虎食人这种纹饰也出在殷墟二期妇好墓出土的铜钺上,但纹饰面积小,难以与虎食人卣比肩,所以铜钺上的纹饰是受了虎食人卣的影响后制作的。我们恐怕不能因为妇好墓出土的铜钺上虎食人这种纹饰,就一定要将虎食人卣的来源指认为安阳殷墟吧[6]。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苏州文博论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