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菲尔·沃会博恩  页数:486  译者:林克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在一所大学里教哲学。有时在飞机上、婚礼上或通过朋友介绍结识新的朋友,当我告诉他们我的职业时,总会出现一阵尴尬的沉默。有时候人们会说:“很不错”,然后就转移了话题。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大部分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花时间去研究哲学。有时候我对护士、水管工人和保险推销员有点嫉妒,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常人都能理解的。  我没有转换我的职业,而是写了这本书帮助人们去理解哲学到底是什么。我希望它能帮助人们认识到哲学家“是做什么的”,“怎么做的”,可能还有“为什么这么做”。我努力把文章写得通俗些,不自以为是。我尽量使用直白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另一方面,我很严肃地对待哲学,所以也没有过分简化它。  当我告诉别人我是做什么的时候,我经常提及本书中的一些观点。最开始人们感到惊奇,之后就变得好奇了。他们经常问:“那么,你自己的哲学是什么呢?”我的哲学同仁都有相同的体验,但是他们中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幼稚透顶、过于简单。我不能苟同。我认为这是个重要问题。大部分人想找到一套信仰和价值观,以此作为生活的依据,而哲学正好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因此,除了告诉人们“哲学到底是什么”之外,帮助人们开发他们自己的哲学便是我写作这本书的第二个目的。全书中我用世界观这个词语来指代人们的生活哲学、总体看法或基本信仰和价值观。为了树立一个世界观,人们必须知道从何人手。他们应该知道自己有哪些选择,为什么有的人采纳某个基本信仰,但是另外的人却拒绝。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哲学入门读本。它没有介绍哲学史上那些睿智人物的生平与思想,也没有对他们那些通常是深奥难懂的著作进行解读,而是教给读者如何“做哲学”,就是如何思考哲学问题,明确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并为自己的观点提出充分的理由、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    作者罗列了31个关于如何认识我们自身及这个世界的重要哲学问题,比如“上帝存在吗?”“社会是基于一种契约吗?”“道德是相对的吗?”“我们是自由的吗?”“我们总是自私的吗?”,等等,对每个问题设置了肯定与否定的回答,并用文章来为回答进行辩护。这些文章都是作者自己创作的,不是从哲学家作品中进行的摘要。每篇文章都明确阐述了一个观点,并在两个对立的观点之间进行比较,给予每个抽象理论一种更私人化、更可信的“声援”。这些文章虽然大多采纳的是伟大哲学家的传统观点,但是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案例和当代语言进行阐述。简洁的文风和彼此冲突的答案可以吸引读者认真审视观点间的不同,仔细思考哪个观点更可信,或发展出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希望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哲学思想,更重要的是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以及明确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的技巧。这样的哲学训练对从事法律、政治、商业或几乎任何一门职业的人都会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菲尔·沃什博恩,纽约大学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学院公共学习项目中的主讲老师,给非哲学专业学生主讲初级哲学课程,大受欢迎。本书在他的课程教案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经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很快被美国很多其他大学引为公共哲学课教材,目前已修订出版第三皈。他已出版的另一部哲学著作是《智慧的变脸:伟大哲学家的哲学视角》。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章  上帝、永存和信仰第二章  自由、平等和公正第三章  幸福、义务和价值第四章  自由意志、思想和人性第五章  知识、科学和真理

章节摘录

  跟很多人一样,我经常感到这个世界的庞大。遥望星空中的繁星,想到这些星星的庞大数量和无尽的空间;听到婴儿的呱呱哭声,想到他(她)奇迹般的降生;坐在湖边,看到无尽种类的动物、植物和环境能匪夷所思地生活在一起,这些都是极其愉快的情感感受。但是更强烈的感受不仅仅是情感上的,那是对某种深奥事物进行洞察后的感悟。我渐渐地意识到,让我深深着迷的,是这个世界的秩序。这个世界是极其精巧地组合起来的,就像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机器一样。我认为,感受强烈的是对一个重要事实的认知。之所以说这事实重要,是因为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是由一个极其英明、极其有力量的“设计师”创造出来的。  很多人看不出或感觉不到大自然的秩序。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更像一个垃圾堆,而不是精密的瑞士手表。他们视大自然为由彼此无关的物体堆积起来的,乱七八糟地搅和在一起,而不是一台仔细构造起来的机器,各个部分相互咬合在一起、彼此支持。  对世界的不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神秘感的问题。如果这个世界像一个垃圾堆,它可能早就在不经意中产生了。在了解它的运作方式方面,就不会出现什么特殊的存疑问题。它就没有特定的秩序,所以也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它只是碰巧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但仍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种类型的世界,为什么世界中会存在一些东西而不是空空如也?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世界要呈现出一种秩序?”)  另外,如果这个世界像一台机器,我们就不可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偶然之中发生的。瑞士手表不会横空出世,或像海边的贝壳一样随机地出现。每一个机器,毫无例外,是由一个智能的设计师创造出来的。机器的各个部分一定是通过某种特定方式有计划地组合在一起,而不是随意地拼在一起的。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世界更像一台机器而不是一个垃圾堆,那么我们一定会设想有某个设计师把它组合到了一起。  ……

编辑推荐

  你能从学习哲学中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以及明确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的技巧。  我为什么写了这本《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  我在一所大学里教哲学。有时在飞机上、婚礼上或其他地方结识新的朋友,当我告诉他们我的职业时,总会出现一阵尴尬的沉默。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大部分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花时间去研究哲学。有时候我对护士、水管工人和保险推销员有点嫉妒,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常人都能理解的。  我没有转换我的职业,而是写了这本书帮助人们理解哲学到底是什么。我希望它能帮助人们认识到哲学家“是做什么的”,“怎么做的”,可能还有“为什么这么做”。我努力把文章写得通俗些,尽量使用直白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另一方面,我很严肃地对待哲学,所以也没有过分简化它。  除了告诉人们“哲学是什么”之外,帮助人们开发他们自己的哲学是我写作这本书的第二个目的。全书中我用世界观这个词来指代人们的处事哲学、基本信仰和价值观。为了树立一个世界观,人们必须知道自己有哪些选择,为什么有的人采纳某个基本信仰,但是另外的人却拒绝。他们应该知道采纳不同世界观所导致的不同后果。我认真描述了人们一直存疑而且现在还在质问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也描述了过去和现在的哲学家所给出的最常见的答案,以及他们给出这些答案的理由。本书的核心是一问一答,我把问题设置成可以用“是”和“不是”来回答的形式,每个问题后面紧跟着两篇简短的文章,一篇文章支持答案“是的”,另一篇支持答案“不是”。这样谋篇布局的好处是可以最为清晰地展示问题和答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这本书它是如此不同,在众多哲学入门的读物中,闪着独特的光芒。
    很多哲学基础读物都会从哲学的发展历史、哲学流派、代表人物等方面入手的。这种普及方法虽然系统,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庞杂。即使流行有趣如《苏菲的世界》,其展现的派系之复杂、人物之繁多、名字之难记……让人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
    而《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则不同。作者抛开历史、抛开派系、抛开人物,直接从哲学的主要的、基本的问题展开,通过对问题的不同答案来展现哲学的脉络。如果仅是如此,那这本书仍不至于吸引人,让人乐在其中。这本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作者不是简单地陈述问题的不同答案,而是以争论的方式将展示不同的观点。作者将问题设置在可以用“是”与“不是”来回答的形式,例如“上帝存在吗?”、“上帝跟人类一样吗?”等等。然后在每个问题后设置两篇短文来争辩“是”与“不是”。阅读这两篇短文,感觉就像在看一场激烈的辩论赛,而且,你不是在旁观,而是忍不住要加入其中!这两篇短文充分地调动了你的思维,让你跟着“辩论者”的思路,可接受者赞,不可接受者驳。甚至,你会陷入“辩手”抛出的问题不能自拔!这是这本书最精彩之处!它让你走进无比兴奋的状态中,进行最激烈的思辨!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忍不住拿起笔在页间空间处进行辩驳,写下自己的思考。激烈的时候,整页纸凡是可见的空白处,爬满了大大小小的字。刚开始读的时候,写满了一页,就跨页写。后来发现这样不行,因为后面的文章也要辩驳。最后只好找来小便签,写好后再贴上。便签后面标注着是对哪段哪行的“批注”。
    这是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即使是上学我也没有如此主动地“做笔记”写下自己的思考。整本书读下来,因翻阅仔细,“批注”过多,而“破旧”、“臃肿”得不行。
    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它让我真正地开始思考哲学问题,通过阅读参与到争辩中,理清进而明确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这句话看起来像是思想政治课中泛泛之谈,若不是亲自拜读,不可能有如此切身感受。我究竟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我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还是选择性地唯心?……所有所有这些,看似简单,你一旦开始阅读,便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明确。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挣扎。
    这本书的不足之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仅仅在《绪论》之中,便出现若干错别字,这不得不说是打击初读者的热情。而译者的文笔算不得上等。专业地说,好的译著要“信、达、雅”;俗点地说,就是要让读者读不出你是译著。这本书不少地方翻译得并不到位,有“英式”汉语的味道。有些地方要根据中文里的英文痕迹,转回英文后,再按理解猜测出更准确的中文表达。这是此书的美中不足之处。
  •   我是个没时间写书评的人。但是还是一个愿意思考的人,虽然很多东西并没有答案。
    这本书是献给那些想了解自我,不断思考,愿意思辨的人的最好礼物。
    同时,我很喜欢《少有人走的路》。所以,如果你也喜欢那本书,你一定也会喜欢这本!
    什么是哲学 --- 对智慧的爱!

    愿您也enjoy对智慧的爱!
  •   哲学的好处就是能给你一个比较清楚的人生态度。对问题,对事情一个妥当的看法。这本书文笔流畅,可读性强,很有启发。我只读了一部分就知道这是本好书。
  •   一看书名就知道挺好的,直接了当地反映了哲学的真谛,哲学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   很喜欢里面的哲学问题和课后的习题
  •   哲学入门可以看看
  •   涉猎哲学,很枯燥,但这本书让人耳目一新!!
  •   颠覆了我对哲学枯燥的看法。 好书。
  •   这本书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度,里面的观点针锋相对,思辨意味浓厚。
  •   这本书和《苏菲的世界》不同,比苏专业性强一点,最重要的是每一片后都会有方法和总结
  •   想要联系批判性的思维,就买这本书。
  •   已经吃了,还可以,冬天吃会好些,甜跟柚子茶比较,我更喜欢柚子茶。
  •   还没有研读,后面好好研读!
  •   很喜欢,可以看看。深入浅出。
  •   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即哲学无解。这样的命题正确性在哪里?寻找一下。
  •   适合入门,大众口味
  •   采用一篇一问的方式,用两种对立观点来解释问题,看的人需要心境与心思。
  •   有些纠结啊,毕竟没有标准答案,意味着什么答案都行~~~~~~~~~
  •   像书名一样,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   通俗易懂,浅出,不够深入。
  •   少送一本
  •     早年曾读过一本哲学入门的书籍《大问题》,后来从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卡尔波普慢慢读来,近日偶然的巧合见到这本《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作为给非哲学类学生的入门书,还是很有特点的。
      自己读书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不习惯做笔记,大师的作品读来常常浑然一体,自成一系,即使一时有些看法,到了后面也终被说服或同化;另一方面很多的书籍却缺少逻辑上的严密性或者结构和内容上缺少余地,批判很容易,却很难让人产生“思辨”的乐趣。而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它的谋篇布局和表达、设问,留下了不少思辨的余地。
      哲学是爱智慧,智慧从来不是“学到”的,能够带来智慧的,是思考和行动——任何人,无论专业、职业、爱好,甚至无论识字与否,都可以是哲学家,反之亦然。正如六祖慧能所谓“人有南北,佛性无二”。
      哲学是行动的智慧,只会在书斋里读书的人不会是哲学家——从走上街头的萨特到定下清规的百丈,哲学家们总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哲学加以实践,其间不乏为了这种实践而失去生命者。我未必认同他们的观点,但却认同他们的方式。
      对于书中提及的那些“大问题”,其实古今中外的解答远远不止书中所列的对立的两种或者两个类别,但是,这种方式确实有助于读者去辨别和反思自我的认识。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作为审视自我和生活的开始,这本书确是不错的选择。
  •   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手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