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历史哲学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蔡禹僧  页数:858  

前言

宇宙历史中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在人类看来就是人类的诞生,人类的诞生使宇宙中有了思考宇宙历史的存在者:人类作为思考宇宙历史的存在者思考人类自己的诞生和宇宙的诞生。——这种思考也可看作宇宙对自身的思考,他是通过创造出人类来反思自身的。“我”作为任何一个存在于地球上的人类个体灵魂用自己的目光照亮了宇宙——我在世界中,世界在我心中①;当我沉默时太阳是黯淡的,当我发言时宇宙都在倾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无量的财富,这财富就是整个宇宙,虽然我们终将要死去,但这并不减损今生我们拥有宇宙的价值,我们在夏夜星空下沉思宇宙的发生和我们人类从宇宙中的发生,这是宇宙历史运化了一百五十亿年才出现的奇迹。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类的本质,而人类是从宇宙中产生的。这里的问题是——如果宇宙没有自由性而只有必然性那么从宇宙历史中发展出人类就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这里要表达我对宇宙历史的一个基本命题——宇宙是自由的。我以为读者要理解本书的命意所在则首先需要理解宇宙的自由性,只有明了宇宙的自由性才能使本书提出的“数学残差”以及“有机自然主义宇宙历史哲学”概念显示出其在人类思维历史之发展环节上的重大意义。我要首先表达对卡·波普尔思想的敬意,因为在我思考宇宙历史过程中,卡·波普尔论分界问题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我至今记得第一次阅读卡·波普尔论分界标准问题时给予我的震惊——他的哲学说出了曾长期萦绕在我心灵中的问题——牛顿、爱因斯坦的科学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心理学(如弗洛伊德心理学)以及那些自诩为发现了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的所谓“科学”之间根本不是一个意义上的,我把卡·波普尔视作引领我进入哲学思考的老师。

内容概要

本书从物质世界,生物世界,精神世界与社会世界等层面探讨宇宙的哲学意义,厘清天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书中充满思辨,视野广阔,环环相扣,许多见解发人深省。     本书适合哲学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蔡禹僧,1964年生,当代哲学家、思想家。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第零章  数学残差与历史理性  第零节  宇宙的有机性及信息量的不守恒性  第一节  数学残差  第二节  宇宙历史理性  第三节  历史理性的语义学转换——形式逻辑一程序逻辑一心灵逻辑第一章  物质物世界  第零节  无中生有  第一节  宇宙的有机整体性  第二节  宇宙物质物系统的复杂化——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的并行  第三节  物质物的物性与宇宙历史的合目的性的洽合第二章  生物世界  第零节  地球——作为宇宙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的产物  第一节  原始自组织结构的逐渐复杂化:从原子结构到耗散结构  第二节  生命的诞生  第三节  智能跃迁第三章  精神世界与社会世界  第零节  精神世界在生物世界中的缘起  第一节  精神者作为自觉其自身之历史性存在的存在者  第二节  天我合一:精神世界影现精神世界  第三节  精神世界的结构  第四节  社会世界的形成  第五节  蕴涵于社会结构中的历史理性  第六节  人类制造物的异化暨人类社会世界的衰颓与终结第四章  宇宙的终结与循环  第零节  对宇宙整体结构形态的猜测  第一节  (具体的)精神世界一生物世界一物质物世界的依次毁灭——归于无  第二节  无穷循环序列宇宙(正弦宇宙)模型  第三节  关于无量大千宇宙的玄想附0:忒堤阿斯  引言  第一篇  天的人性与人的天性  第二篇  地的人性与人的地性  第三篇  神的人性与人的神性  尾声附1:形而上学研究  导言  一、灵魂与上帝  二、进化与创造  三、数学、逻辑、几何学附2:a≠a附3:论宇宙信息量的不守恒附4:“道法自然”与自因说后记

章节摘录

(1)宇宙的有机性——整体的性征不能从构成整体的部分的性征中逻辑地推论出来:还原主义的思维基础——时空无限连续统假设——的错误所在吾人说宇宙历史并非形式逻辑的演义,但并非说宇宙历史完全不合逻辑,在把宇宙物理学看作“宇宙历史哲学”构成部分的意义上,自然科学是宇宙历史哲学的重要支撑,吾人在形式逻辑的边界领悟到形而上学性乃宇宙的本质,所以当自然科学基于数学约定论所打造的平面超出宇宙历史的曲折,形而上学就会对其进行裁剪,好比为宇宙巨人穿上金缕玉衣,玉片(科学)是僵硬的平面,但被柔韧的金丝(形而上学)缝合起来,这样就与宇宙巨人的身材合适了。科学的玉片与玉片之间只能用形而上学金丝连接、而不能用玉片自身的形式逻辑连接,科学理性无法回答宇宙巨人身体曲线何以如此而非比,因为曲线的婉转是最高精神者的意志所为,人类的思维只能将玉片切得尽可能小以最大程度地跟随宇宙巨人身体曲线的婉转,然而玉片之间的逻辑裂痕无以消除,人类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平行上帝的思维而使自己缝制的宇宙巨人的衣服达到天衣无缝。人类的自然科学作为逻辑系统在诸学科之间寻求但不强求实现完全的逻辑贯通——彻底地逻辑贯通是不可能的,人类的形而上学性使思维在不同的领域建立自己的逻辑起点,而此学科的逻辑起点与彼学科的逻辑起点的关系不是逻辑的,宛如一株爬墙植物,它不是像大树那样依靠树根的单独支撑,而是随着自身生长不断地依附于石壁即把石壁作为新的支撑点。自然科学的各学科都从自己的公理系统出发——好比爬墙植物以石壁的转折为支撑点,这样就不至于因最基础的公理系统的微小错误而导致与宇宙历史发展各阶段(好比石壁的拐弯处)出现太大的游离。“宇宙历史科学”之先人之见——认为宇宙可以为严格的逻辑一以贯之——就是否定形而上学的非逻辑性之于宇宙历史的内在性——好比否定爬墙植物随石壁之势而依的“实用主义”。把宇宙历史想象为由简单的几个最原始的逻辑公理推论开来因此可以把宇宙历史还原为这些原始逻辑公理的推演——我们称此先人之见为历史还原主义。历史还原主义的假设前提是——宇宙历史中的某结构的整体性——比如一种植物的整体性征——可以从这种植物的更原始的植物形式的性征分析出来,这种更原始的植物形式可以从更更原始的生物形式分析出来,这种原始的生物形式可以从有机化学的化学结构中分析出来,此有机化学结构可以从无机化学结构分析出来,直到分子结构、原子结构,等等。这样也就假设了能从无机物中分析出有机物的性征,从原子乃至基本粒子的性征分析出无机物的性征,以至可以从构成生命体(动物与人)的物质性征分析出生物性和精神性。

后记

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曾发起过一次联合城市里的几所大学的讲演会,讲演会主题“关于‘我’的讨论”是我拟定的(那时我是学校讲演社长),我所讲内容是关于但丁的《神曲》,题目是《大悟大彻之路》——明显地带着年轻时代的“理性的热情”痕迹。“悟彻”可以是人生的理想,也可以是某些情境中“豁然贯通”的感觉,但对任何人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现在已经四十五岁了,理性的热情已经从诗过渡到哲学,不过回顾起来,后来许多思考都可看作那次讲演的继续。说宇宙历史哲学就是讨论“我”的意义是——我们向外求的主体是“我”、而在外部世界领悟那超越之精神——另一个大我——也还是以“我”作根据的,“我”当然是最切己的。而“我”这个小宇宙本身就是大宇宙的“实践哲学”——上帝这个最高的实践哲学家把他的沉思表达为“我”们,“我”们可以说是他的作品——一部经过150亿年沉思而完成的非文本的、超文本的“著作”,在此意义上,我们每个人走过自己的一生一定意义上都是经历一遍宇宙历史,“我”作为生命体和精神者的产生、生长和消亡过程其实就是宇宙历史的浓缩,但丁的诗歌所描述的地狱、炼狱、天堂的三个阶段也可理解为对应着宇宙历史追随上帝的三个不断上升的历史阶段——物质物世界、生物世界、精神世界。宇宙是上帝心灵逻辑的历史性演绎,这是本书所表达的一个核心思想。当然这里“心灵逻辑”不是形式逻辑或“辩证逻辑”,而是超逻辑,是最高意志的创造,因此“历史性演绎”当然也就不是形式逻辑的推理,虽然创造者的创造活动也使用形式逻辑推理,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也利用逻辑推理一样。在现代知识者的命意中,“上帝”词语是借鉴了基督教上帝观念而对中国古代“天道”词语的翻译——在中国古代文献如《书经》与《诗经》中“上帝”词语早就出现了,即吾人所谓的“上帝”不是时空中曾和摩西交谈的耶和华或传播其天父谕旨的耶酥基督;而是不在时空中而自在的“天道”的理念(而把耶和华或耶酥看作吾人理解上帝人格性的比喻)。就是说吾人在借鉴了基督教哲学的同时又一定意义上玄学化、儒学化了基督教哲学,上帝已经从欧洲基督教哲学最高理念翻译成中国的有机自然主义哲学的最高理念即天道的上帝了。

编辑推荐

《宇宙历史哲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宇宙历史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好大的部头,还没看完,但是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是老蔡这些年哲学的心血之作,以前有关中华文明、有机自然观的论文的发凡,虽然书厚得让人生畏,可是读起来就不忍释卷,真想有个电子版的可以带在身上随时可以看,严重推荐。
      
      延伸阅读: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以及其历史哲学的著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