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陈芳,陈国权 著  页数:200  
Tag标签:无  

前言

2010年有人出了本书叫《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这个搞笑书名的另类解释是人还应该有更多追求。记者当然也是如此。价值观不同,所走的道路,追求的目标也不同。有人想成为总编辑、社长;有人想以采编为跳板纵身商海;有人可能会成为官员,还有的则成长为某方面的专家;更多人除了媒体上偶尔出现的署名外,一辈子基本上平平淡淡。但无论如何,成为一名“名记”始终是绝大部分记者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总编、官员、专家,很有可能成为“副产品”。长江韬奋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每年评一次,是授予新闻传媒界从业人员的全国性最高奖项。长江韬奋奖原分别为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2005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精神,两奖合并为一个奖项——长江韬奋奖。合并后的长江韬奋奖,由每两年评选一次改为每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获奖者20名(其中长江系列10名,韬奋系列10名)。可以说,这些人是真正的“名记”、中国的顶级记者。很多记者都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天分?是努力?是运气?还是就如同某些人所说的“其他”不能摆上台面的东西。从2006年开始,我们一直追踪采访这些获得“长江韬奋奖”的记者,与他们对话,跟他们身边的同事、采访对象、家人交流,研读他们的作品,甚至一起吃饭、喝酒、吹牛,我们试图走进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的内心,真正了解一个个“立体”的人,探寻他们成功的真正密码……最终,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成功秘诀是多方面的,对于某些记者来说,是天分;而对于某些记者,运气也扮演重要角色;但所有获奖者的共同特征是——努力。

内容概要

两位作者是《中国记者》杂志的记者,从2006年以来,一直跟踪采访报道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逐步积累成这本书稿。    这是一本记者采访记者的书。    在书里,您可以追寻中国顶级记者的成长轨迹,看到他们未成名前的趣事,了解他们成为记者的种种机缘巧合,深入他们的内心,领略他们对社会与新闻的感悟,感受他们对新闻理想的追求,思考他们做人做事的方法,分析他们在新闻道路上的成功密码。    您可以看到记者采访记者的扎实与深入。文章通常要采访五个人:获奖者、获奖者家人、领导、同事、朋友,甚至还包括采访对象,比如《解放军报》记者范炬炜的采访对象一一航天英雄杨利伟。每篇访谈一般耗时一个月:资料收集、面对面交流、研读作品、一起吃饭喝酒吹牛……每一位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获奖者,都是“立体”的人。    您看到的都是面对面采访获得的第一手信息,没有网络上剪切粘贴的同质与肤浅。这是一本有关人物访谈的书,更是一本新闻励志读太。

作者简介

陈芳,出生于河南漯河。1997年至2001年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并获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并获硕士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担任“人与新闻”等栏目编辑。

书籍目录

自序范炬炜:用生命写作冀惠彦:名记者,靠什么?王喜民:到同行罕至的地方“掘金”郑鸣:不典型的记者刘少华:草原的歌者张亮:理智的外壳敏感的心万玛加:“我只是比较努力”张晖:“引领时尚”的时政记者白岩松:名嘴是这样炼成的万武义:“还是当记者最过瘾”周跃敏:对新闻永远抱有敬畏心张严平:人如其文王松苗:享受“乏味”任学安:一个没有故事的人舒斌:永远保持创新的激情夏林:向那些“大记者”学做新闻贺延光:用历史凝聚照片张泉灵:三个关键节点的“选择与被选择”王天定:“别人不能理解我的快乐”王晓晖:把自己“空投”到一线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是什么让一名记者多年坚守一线?张严平坦承自己并不是那种能够始终保持激情的人。一度,她很迷茫,对一些现象看不惯,对社会阴暗面难以接受,工作也失去了进取动力。而承担《穆青传》的写作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分水岭。“穆青有两点十分打动我。一是有坚定的信念。他在政治上经历了很多风浪,但信仰从未动摇过;二是和老百姓感情深厚。他平时不擅应酬,但到农民家里的炕头一坐,人就‘活了’,和老乡有说不完的话。而老百姓和他也很亲近,我们采访时老乡问的最多的是‘他身体怎么样,一顿吃几个馍’,还叫我们捎话‘天冷了告诉他多穿几件衣服’。”张严平说,传记写作使她开阔了视野,学会了从更高层次体验社会和人生,而不是局限于琐屑的得失。有人不信典型宣传,因此工作浮光掠影。张严平却认为:“我们自己可以不高尚,但不能否定这个社会存在高尚。”她对工作很投入,采访先进人物时常被感动得热泪长流。在陕西铜川,面对记录惠家沟村党支部原书记郭秀明葬礼的录像,张严平“看到深夜,哭到深夜”。在四川凉山采访乡邮递员王顺友时,为了体验马班邮路之险,张严平坚持骑马走过了盘旋于悬崖峭壁间的一段山路后,不禁潸然泪下,“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王顺友”。

后记

出书,是件神圣的事,我知道自己本没有资格。但既然出了,那就一定要写后记,一来做个解释,二来表达谢意。我清楚地记得,一位我很尊敬的前辈在整理藏书时,把大部分别人赠送的个人作品集丢弃了,他还说:“这证明,任何想给自己立传的人都不可能得逞。”截至今天,我工作仅六年有余,将文章结集成书真的有点脸红,仿佛自己就应了前辈那句话。让我稍感无愧的是,我是伴着这些采访对象真诚的访谈成长的,我想把受益人群从我一个扩大到尽可能多。这是出书的初衷。坦率说,我从小就是那种实心眼孩子,对什么难题都是师长一点就通,不点就不通。所以念书时账面成绩自然好,但一工作就麻烦多多,因为再没人会手把手地解疑释惑。譬如,我到底该怎样寻找职业方向?我能把事业做到哪一步?该怎样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做事、阅读和琢磨人际关系,该怎样为这三者的重要性排序?最终,我从与这些堪称中国顶级记者的前辈面访过程中逐渐解开每一个心结。我希望这本书也能为其他像当年的我一样困惑着的年轻人打开一扇窗。借此机会,我要对很多给予我帮助、关心的入致谢。感谢我的导师徐泓女士在磊落做人、踏实做事方面对我的言传身教;感谢我当时的领导?现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先生安排我进入获奖者专访这一业务领域及高屋建瓴的指导;感谢一直以来的领导文璐女士、周燕群女士和吴长伟先生对一些稿件提出宝贵意见;感谢同事陈国权先生策划了这部书的选题思路,还承担了部分获奖者的采写任务;感谢本书责任编辑蒋小云女士的耐心工作。更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会始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财富。感谢我的父亲陈青海先生对我小家庭的无私奉献;感谢我的公公张国庆先生、婆婆常育红女士对我视如己出的宽容与疼爱;感谢我的丈夫张罡先生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他很多时候还是我文章的第一读者,会提出最中肯的意见;感谢我亲爱的女儿与弟弟带给我无尽的温情与快乐。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们是记者的榜样,更是我们的同事。他们发出了记者的共同心声:要承担一种责任——社会责任;要服从一个利益——国家利益。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记录下长江韬奋奖得主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作者正是在一笔一划、一点一滴地书写当代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部历史既需要宏观、整体的叙事,也需要微观、个体的叙事。两者相得益彰,历史将更真实、更有质感。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所有的成功都有其理由。而一个记者成长为好记者的原因与秘诀,倒可能有两个:一个是《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中被访者与访者认真或不经意讲到的;另一个,一定是在读者你的内心,是那一份把身为记者视之为有些神圣、值得奉献的敬畏之心。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这部书展示了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风采。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历程,却拥有相同的社会责任感、专业理念和敬业精神。他们以自己的笔墨或镜头记载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同时也以自己的言行和操守为新闻从业者与新闻爱好者们树立了榜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蔡雯

编辑推荐

《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新闻励志读本与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面对面。复制他们的成长路径,提高事业的成功几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
  •   内容很吸引人
    记者其实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呢
  •   想看看别人是怎么成为名记的,感觉有点帮助。
    但据说长江韬奋奖都是内定的,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   很现实,写的很好,不错,很值得一读
  •   多读一读 受益匪浅
  •   喜欢 帮同学定的
  •   记者是无冕之王,而成功在于个人内心的质朴。
  •   刚收到书,翻了一下,感觉好旧,内容嘛,应该还可以。希望能学到东西
  •   昨天刚到,翻了小一半,封面很像励志畅销书,但是里面的内容非常一般……没有诚意啊,泛泛而谈的感觉。
  •   还可以看的一本书,对电视记者更有用。
  •   看的时候挑出一些语法和排版毛病。只能作为休闲读物,实用性没有介绍的那么大。
  •   本书作者之一,陈芳,是我老婆,这是她5年以来在《中国记者》“人与新闻”栏目所撰写文章的合集。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不认为这本书有多么的好。但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我是第一读者,能有一些发言权。我认为,她的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剪刀加浆糊似的拼凑,所写的每一位新闻人,她都不仅采访到本人,还有同事、朋友这些有可能提供关键信息的人,我多次亲眼所见她整理信息和写作时的辛勤与痛苦。甚至是她9个月身孕时,还在积极外出采访、认真写作。这样的工作态度,应能决定本书的质量。虽然是外行,但是我敢说,本书写到的每一位新闻人,不管他们的成功能不能得到所有业内人士的认可,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可以借鉴,不仅适用于新闻从业者,所以,这是一本不错的励志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