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赵海均  页数:32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部《30年1978-2007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我没有重墨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因为这不是我所要做的。也没有逐个讨论各个行业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我们对此力不从心。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所走的路子——即我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进行回顾。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尽管至今还有人认为,要想正确评价它的真正意义应该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但是,毋庸质疑,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回头看看,可以说中国这么多年的改革,其目标就是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正式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从批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中国改革从局部试点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取向的全面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最终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回顾,可以认为,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来看,30年的改革开放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目标的确立阶段: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是改革开放的试点、探索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二是目标建立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在此之前,由于改革还没有明确的目标,究竟采取什么样的体制,以及改革的方法、路径都处在探索过程中,随意性很大。一旦目标确立,改革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尽管在后来的推进中,遇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国有企业的大面积坍塌,但是改革最终还是走上了目标的路径。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最近几年的教育体制、住房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深化改革等。    如果从改革开放的进程来看,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即:计划为主、市场调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放权让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战略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构建“和谐社会”等阶段。

作者简介

赵海均:工商管理硕士,在经贸学院、大型企业集团任职20余年。曾研读于世界著名的美国沃顿商学院,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和国务院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2000年以来连续出版了多本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专著。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历史的转折 1.1 十字路口的中国 1.2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1.3 解放思想,冲破禁区 1.4 震动全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1.5 历史的转折 1.6 1979年开展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第二部分 里程碑 2.1 历史的坐标—袁庚引爆改革开入第一炮 2.2 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2.3 “红色资本家”与中国的对外开入第三部分 中国民营经济从哪里来? 3.1 1979:街边创业第一代 3.2 家庭工业在野火中燎原 3.3 历史的档案 3.4 历史的记忆第四部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和渐进性  4.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  4.2 为什么要“摸着石头过河”?  4.3 改革的最初思路:放权让利  4.4 从“市场调节”到“计划经济”  4.5 改革在实践中率先突破  4.6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五部分 中国经济改革在1984  5.1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5.2 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5.3 历史留下的记忆  5.4 留给记忆的风云人物第六部分  中国经济改革在转弯处  6.1 价格双轨制  6.2 实施“第三条道路”的背后  6.3 “巴山”轮会议  6.4 价格双轨制与激进改革  6.5 1988:价格闯关第七部分 从扩权到制度改革的演进  7.1 从扩权到制度改革的演进  7.2 承包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受挫  7.3 从“价格闯关”到“治理整顿”  7.4 关于市场化改革的第二次争论  7.5 公司法对法人财产权的确立第八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8.1 皇甫平系列改革文章  8.2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  ……第九部分 治理整顿与集权式改革第十部分 国人企业改革第十一部分 中国战略发展第十二部分 中国改革开放谁享其利?第十三部分 改革开放历史人物与人物历史第十四部分 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第十五部分 构建和谐社会结束语:未来流行色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作者前言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可谓万众瞩目。但中国是如何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此路是何等崎岖,却鲜有人关注。中国改革的风风雨雨以及伴随在其中的一幕幕“悲欢离合”让人们目不暇接!“历史是一面镜子”,“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正本必先清源”,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不能不回头审视:来时的路是多么的艰难、曲折和险峻!这部《30 年:1978-2007 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我没有重墨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因为这不是我所要做的。也没有逐个讨论各个行业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我们对此力不从心。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路子——即我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进行回顾。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尽管至今还有人认为,要想正确评价它的真正意义应该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但是,毋庸质疑,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回头看看,可以说中国这么多年的改革,其目标就是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1978 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正式开始;1984 年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从批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中国改革从局部试点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取向的全面改革;1992 年中共十四大最终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回顾,可以认为,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来看,30 年的改革开放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目标的确立阶段: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 年,是改革开放的试点、探索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二是目标建立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992 年至今。在此之前,由于改革还没有明确的目标,究竟采取什么样的体制,以及改革的方法、路径都处在探索过程中,随意性很大。一旦目标确立,改革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尽管在后来的推进中,遇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国有企业的大面积坍塌,但是改革最终还是走上了目标的路径。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最近几年的教育体制、住房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深化改革等。如果从改革开放的进程来看,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即:计划为主、市场调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放权让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战略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构建“和谐社会”等阶段。综观中国的历史,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都是虎头蛇尾,甚至是不得善终。这是因为改革实质上是对社会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进行重组和调整,是对不同的利益群体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调整。改革总会伤及一些群体的利益,或着说只要利益的占有不公超过了社会容忍程度,改革就会出现阻力,就会发生冲突,甚至造成改革的夭折。否定改革的呼声从未在改革的进程中中断过。这种呼声既是改革的推动力,也是改革进程中最不稳定的因素。由此,还可以认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在不同的利益群体的抗争与不断平衡中渐进的。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公”与“私”、“姓资还是姓社”的斗争一直争论到20世纪90 年代中期,事到如今仍然有许多人呼吁改革要回到“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来。那么,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吗?!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是谁拯救了资本主义这个问题。那么,是谁拯救了资本主义?我想答案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产生消亡的历史规律,进而列宁指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一百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垂死,反而更加生机勃勃,难道是革命导师们的分析错了吗?实际上,正是因为马列的科学分析使得资本主义的统治者深刻明白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严重缺陷,进而,资本主义制度在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中生机勃勃地发展。对此,笔者曾经指出:任何一个经济的成熟都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制度、体制、结构性变迁和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国经济难道不是同样如此吗?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的价值观正在趋同,任何保守和闭关都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和民族的边缘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认识都在用新的价值观考量,计划和市场早已不是衡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笔者认为,是否能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解决社会和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将会成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世界上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一种好的制度要在也只能在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只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社会制度既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确立,但是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也很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将是未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过,就其中国内部本身来说,现实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机遇和出路。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经济发展重心的下移。从而,这个变化实际上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机遇。30 年前,面对中国的许多社会问题,中国的最高决策者充分认识到,只有发展经济才是唯一出路。发展经济,既缺乏人才、技术,又缺乏资金,中央和省一级(党政)扮演了改革的决策者、推动者的角色,市级(党政)扮演了具体落实者的角色。当时省一级政府实施百亿级项目也不多,像宝钢100 多亿的投资需要中央来定。如今,中小城市以及县级(政府)和许多企业也都可以实施百亿数量级的建设项目,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中央、省级逐步下移到市县甚至乡级和企业。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要求中央和省级(政府)要把工作的重点由发展变为协调和平衡。另一方面,中国自古至今仍然是一个三农大国,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或着说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严重不平衡问题根本上说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上的不平衡,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抓住经济发展中心下移这个机会,中央和省级政府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解决和不断消除社会发展中的严重不公,以期达到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另外,解决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必须和中国行政区划的调整结合起来同步进行。1978 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面对中国社会的严峻问题,中央提出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30 年来,围绕着这个中心,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甚至是尖锐的问题,贫富差距加大、官场腐败加重、社会道德下滑、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恶化等。显然仅用发展经济是无法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笔者曾经指出:如果在30 年前看不清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完全情有可原,十几年前还看不清楚可以原谅一半,直到如今还看不明白那就完全不可原谅!改革开放已经30 年,计划与市场的实践和经济全球化已经让我们有了足够的经验、教训和参照!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回顾改革开放的过程,有利于更好的认清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当这本《30 年:1978-2007 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与读者见面时,中共十七大已经召开,十七大以后中国需要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转入到真正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三年前,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施政纲领及治国方针,这些观点方针完全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和未来发展。只是这些施政纲领及治国方针尚需具体化。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决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同样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科学发展,还要“文化重建”。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当前与长远等关系,科学发展必须摈弃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要科学利用经济发展重心下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人民币升值等有利的机遇。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加认清“大国崛起”之路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复兴之路”。中共十七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将会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新的历史时期,全世界的华人都期待着这个时代的到来!作 者赵海均2008 年1 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30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这本书还可以,将改革的进程说得比较清楚,话题也比较好,围绕改革这个话题,说了很多,让人受益菲浅
  •   给老妈买的。敢叫还是很不错的
  •   我们70或80后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太缺乏了解了,这本书可以让我们重读经历过但是没有记忆的历史,对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开放历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值得一看。
  •   不错的,谈了一些观点个人还是认同的
  •   对于长知识很好
  •   和激荡30年无法相比的一本书,建议大家不要购买~~
  •   在回顾改革开放的众多读物中,此书可谓做到面点俱到,资料翔实独特、理论深入浅出,不愧为大家手笔,小生读后获益匪浅。
  •   我是做企业管理的,本书的确给我不小影响,以史为鉴,可以有助我今后的工作,我已经读过四次了,还准备再读几次,因为每次都有新收获。我已经送给老板一本,他读过后,感言受益匪浅!我计划让所有管理人员都读一下中国企业的改革发展史!希望大家都读一下,真的不会让人后悔的,本书所站角度比较公正客观。
  •   中国经济流行元素的深层思考——评赵海均先生《1978-2007中国大陆改革个人观察》最近,知名经济学者赵海均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经济理论研究和对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亲历感悟,参阅了大量资料,在充分积淀、凝炼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第六部专门讨论中国经济流行元素的专著——《1997-2007中国大陆改革个人观察》一书。书中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主线,深入回顾探讨了国企改革、民营经济等的发展历程,研究阐释了包括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并对新时期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书充满理性的思考,观点新颖,视角独特, 是一部回顾总结中国大陆三十年经济改革历程和成就,展望未来的经济宏论,对我们今后的经济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关于国企改革。 作者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分成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个阶段,认为前两个阶段仍局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是以产品生产者而不是以商品生产者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改革的目的是维护或改善计划经济体制而不是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由此必然会产生很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当然也就不能真正地激发国有企业的创造力。从1992年开始,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第三阶段改革,政府明确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只需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至于其他领域,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来实现布局的调整。但这一阶段的改革,作者认为,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一是产权问题,二是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是否相容的间题,其实质就是国有企业的运行规则和市场经济法则能不能相容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的功能严重混淆引起的,结果使国有企业的游戏规则和市场经济法则不相容。不相容的第一点在于:国有企业的经理层所受到的约束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的经理们将主要精力花在经营“领导”而不是经营企业上,从而使企业效益低下、大量腐败现象丛生;不相容的第二点在于:国有企业缺乏资本运营的概念,在资金问题上和银行现在的关系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并使我国金融系统祸根深种。对于作者的观点,我们比较认同,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要想真正成功,必须依赖于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进行,当然这个过程或许是漫长而痛苦的。如果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并缩短这个过程,主导中国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的涅磐重生也就不远了。关于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在继续推动沿海地区经济走质量型生态环保型增长的同时,中央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初步构建起强有力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系。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正是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断转换中得到“平衡”发展的;实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对地区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区域政策的作用是在市场失灵地方施加政策影响,用政策补偿其发展条件上的天然缺陷,以获得均衡发展;西部开发难在市场机制运转不灵,西部大开发具有的首要的意义是政治的需要,主要针对的是贫困问题;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解决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体制、结构等历史遗留问题,是通过政策扶持使其重新焕发活力的问题;中部地区崛起无论从产业规模整合,还是产业链延伸,都要走向一体化经济区域,同时,要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民营企业不崛起,中部很难崛起 。这些观点与国内理论界、经济人士、政府部门的看法或许有很多不一致,但作为一个关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者,赵先生的观点相信会对具体制订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部门和人士起到启迪和借鉴作用。关于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如果把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可以说中国的经济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作者认为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可以从制度创新、市场机制建设、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劳动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构建维权政治、政府支持、社会扶持与农民自解四大系统等七个方面去考虑解决。同时,作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未来数年科学发展观的首要方略,并结合国家政策文件从新型农民、村庄规划、循环农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 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进了深刻解剖,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中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对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 阅读更多 ›
  •   赵先生新著不错,知道写了很多经济著作,语言风格也好。还有 《经济中国》,什么在左右中国经济
  •   追寻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历史脉络——评赵海均先生《30年1978-2007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之所以能够创造令世界震撼的辉煌,核心归于中国探索选择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之路,这就是改革传统的束缚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曲折、失败与痛苦的。常言为什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因为失败能够为成功提供经验教训。我们还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父”,因为成功更能为继续的成功提供经验教训。当前随着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开创新时期,需要更一步的探索,更需要对过去进行全面的总结回顾。改革开放领域值得总结的东西很多,但经济领域的经验无疑最具价值,毕竟中国用很有限的资源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不但解决了温饱,更是快速挺进小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此,总结一下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过程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当前中国已出版不少关于改革开放的经济论著,相当一部分也很有层次、很有水平、很值得借鉴。但是根据我们的搜集查证,真正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论述中国经济发展的,赵海均先生的新著——《30年1978-2007中国大陆改革个人观察...》应该说是第一本,开创了先河。作者在新著中详细回顾总结了中国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以开放的视角分析经济体制改革,更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五千年文明中国之所以从繁荣走向衰落,一个根本的原因是闭关锁国,缺乏国际眼光。说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作者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环境进行了分析。国内要解决百姓吃饭问题,改善人民生活,这是根本原因。国外方面,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继续加囿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放眼全球,我们只会更落后。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在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时,更要采取开放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既要考虑国内的发展现状与需要,更要考虑国际经济趋势与格局。唯如此,我们的经济体制才能更趋完善,我们才能站在全球的视野上更好地解决我们的经济发展问题。发展中的中国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渐进与演变的过程,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道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在将中国的渐进式制度变迁道路当作一种既定事实的前提下展开理论分析的。当他们比较“激进式”、“渐进式”两种不同制度变迁道路时,脑海里早已有了一个明确的市场化改革目标,这明显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实际不相吻合。作者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无数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过程,是渐进式的,改革一开始并没有“施工图”,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经济体制变革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提高与升华的过程。当今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并不存在所谓的发展定式,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更是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一个前无古人的经济大变革,是一个崭新的事物,我们必须去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生机勃勃,有其合理的内核,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但要认清其实质,不能机械地照搬与模仿。十七大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极具挑战性的奋斗目标,规划在2020年实现人均经济总量翻两翻。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加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经济体制,探索建立完善更加充满活力的经济秩序。而这一切,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同时,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方式是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内在逻辑。认识这一点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中国而言非常重要,中国不能像俄罗斯那样实行一刀切、激进式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只能是从局部到整体、渐进式的。比如,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是中国多年来形成的旧有体制,发展和实践越来越证明它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阻滞力量和很多社会问题孳生的根源,但是这种体制的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先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体制是一切问题的核心。作者在详细回顾总结中国经济体制变革过程的同时,还结合不同阶段经济体制的特点与改革核心,论述了中国的民营经济、国企改革、发展战略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改革认识的提高,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补充与完善,每一次经济体制的调整,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引擎。赵先生的新著或许会对大家的回顾总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阅读更多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