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地区制度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陈寒溪  页数:2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研究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如何促进亚太地区安全制度的演化,揭示了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影响东盟地区论坛的范围和程度,以及这种影响发生的途径和条件。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形成和扩散共有知识,为东盟地区论坛进程提供知识型领导;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致力于加强和东盟地区论坛第一轨道的联系,致力于使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共有知识具备权威性和政策相关性,帮助完善东盟地区论坛的原则和规范,推动东盟地区论坛的议程发展。本书的研究表明,作为“第二轨道外交”,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虽然不是建立和发展亚太多边安全制度的必要条件,但能够创造和扩散共有知识,推动地区安全制度的演化。

作者简介

陈寒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系副教授。1970年出生于陕西,1988—1995年就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2004年就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获法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及东亚地区安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国际政治科学》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与人合著《东亚和平与安全》,与人合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2章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缘起和结构  第一节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缘起  第二节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结构和进程第3章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节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功能  第二节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在东盟地区论坛进程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影响东盟地区论坛的方式和途第4章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与建立信任措施  第一节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活动和两个轨道的联系  第二节  建立信任措施的定义和原则  第三节  建立信任措施的具体实施  第四节  小结第5章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与预防性外交  第一节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活动和两个轨道的联系  第二节  对东盟地区论坛预防性外交研讨会的影响  第三节  对预防性外交的定义、原则和具体措施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第6章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与非传统安全合作  第一节  综合安全观  第二节  海事合作  第三节  反恐合作  第四节  小结第7章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局限性及前景  第一节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局限性  第二节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近期活动及其前景第8章  结论  第一节  本项研究的总结  第二节  本项研究的不足和建议参考文献附录1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吉隆坡宣言》附录2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宪章》附录3  《东盟地区论坛概念文件》附录4  《东盟地区论坛预防性外交的概念和原则》后记

章节摘录

在本书中,这些正式的官方会议构成了所谓的第一轨道对话。东盟地区论坛是一个处于发展进程中的地区安全制度,它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立信任措施、预防性外交和探讨冲突解决的方式,目前处于第一个阶段。目前对国际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制度的结构和进程两方面。国际制度的结构包括原则和规范,组织机构等等;进程指议程和议题。结构决定国际制度的性质,是比较稳定的因素,结构变化将导致国际制度发生本质变化。结构决定进程,进程体现着结构,并逐渐为结构变化提供可能性。东盟地区论坛是不成熟的地区安全制度,它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还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它的议程则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作为本项研究的因变量,本书主要考察东盟地区论坛的进程。东盟地区论坛的议程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信任措施、预防性外交和非传统安全合作。建立信任措施和预防性外交是1995年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确定的发展规划,是东盟地区论坛进程的前两个阶段。至于非传统安全合作,被称为“新安全议程”(new security agenda),是在综合安全观的指导下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导致的结果。自从1994年成立以来,东盟地区论坛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这三个方面。由于原则和规范是国际制度发展过程最为稳定的结构性特征,东盟地区论坛在这方面的变化仅仅是完善和加强。但是东盟地区论坛的进程因素变化和结构因素变化是相关的,进程因素的变化会影响结构因素变化。例如,东盟地区论坛关于预防性外交的讨论,涉及到东盟地区论坛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规范,即不干涉原则。预防性外交要取得明显进展,就必然要求改变东盟地区论坛的不干涉原则,从而导致东盟地区论坛的制度特征发生根本性改变。第三节  文献综述一、国际制度研究及其不足从理论意义上讲,本书关注的问题是第二轨道外交如何影响地区安全制度的演化。现有的国际制度研究在解释国际制度演化方面存在欠缺。尽管人们已经承认,知识,特别是共有知识,在国际制度演化进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共有知识是怎样形成和扩散的?

后记

本书以我2004年春向清华大学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修改而成,主要是增加了最新的一些材料,基本的分析框架和观点都没有改动。六年多过去了,当时选择的这个冷僻的研究课题,现在还是那么寂寞。偶尔有一两位更年轻的学者对第二轨道外交产生了兴趣,把我看作这方面的先行者来请教,我会善意地叮嘱两句:第一,这个领域的研究是冷门,即使发现了什么,也可能不太受人关注;第二,要慎重考虑研究的可行性。在这个存在大量空白的研究领域,你必须花费很多精力去搜集材料,然后才有可能从中概括出某些规律性的现象。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阎学通教授。2000年9月我踏入清华园时,阎老师也刚刚调进清华。在国际问题研究所老所长薛谋洪教授的安排下,我成了阎老师的第一个门生。阎老师对我的改造是颠覆式的。起初,历史专业出身的我,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就是搞清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然后作个总结;长期受人文学科的熏陶,当我第一次把写成的论文拿给阎老师看时,里面不时冒出自我感觉良好、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学修辞。得到阎老师的教诲,我感觉豁然开朗,别见洞天,明白了社会科学研究是怎么回事。然而,明白道理是一回事,动手实践是另外一回事。我天资愚钝,又不够用功,学术上欠的旧账太多,等到做博士学位论文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动手研究具体问题的能力方面并没有长进太多。

编辑推荐

《建构地区制度: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作用》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构地区制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