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

出版时间:2003-07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肖东发 李去云等  页数:2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立足湖畔放眼望去,东观博雅塔影,西对钟亭落霞,南眺林木葱郁,北望层楼掩映,游目骋怀,平添多少书生意气。湖光塔影,确实是北大校园最有代表性、最醒目的一景。博雅塔雄健挺拔,体现着北大人自强不息的阳刚之气;未名湖柔波荡漾,象征着北大厚德载物的阳柔之美。   本书是“北大人文与风物”丛书之一分册。通过搜集翔实的史料,以生动的笔触与丰富而珍贵的历史图片,介绍了北京大学从其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到1949年之前的这段历史,并介绍了北京大学前期蔡元培、胡适等历任校长,辜鸿铭、陈独秀、李大钊等著名教授、学者及校园建设、学校生活、校旗与校徽的设计等情况,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书籍目录

序·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肖东发)第一章 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学堂散记英语校名首任总教习丁韪良第二章 老北大北京大学校旗图说校长——老北大之魂教授——老北大的魅力红楼——老北大的永恒象征图书馆——精神的家园沙滩——老北大的永恒风景代代相承的社团活动丰碑永驻的学生运动赴国难 弦歌不辍第三章 燕园旧影贝公楼溯源绛霞映照临湖轩燕大学生军骑兵团燕园姊妹楼以谁命名?燕大习俗:对于一年级新生的考验燕京大学的女大学生生活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蒋梦麟  蒋梦麟,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省余姚县人,光绪十二年(1886)生,因为出生前夕其父梦见有一只熊闯人家中,因此命名为梦熊,后来因为在学校闹事,梦熊这个名字人  了黑名单,方才改名为梦麟。  蒋梦麟五岁时便被送入私塾读书,自小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对日后的发展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蒋梦麟曾经说到,这种强制性的私塾教育其实让他得益匪浅,一方面是可以从古书中找到立身处世的指南针,另一方面也成为后来研究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础。在私塾教育的影响下,蒋梦麟立志要走一条“学而优则仕”的人生道路,于12岁那年进入绍兴中西学堂,开始学习外语和科学知识,最初是英文,后来又增加了日文,学识渐增。1903年在家乡参加科举考试,经过三场角逐,考取秀才。此时蒋梦麟已经认识到,西学的潮流已经无法抗拒,因此1904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为留学美国作积极准备。1908年8月蒋梦麟赴美留学。次年2月人加州大学,先习农学,后转学教育,1912年于加州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和教育学,学习如何将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现象。1917年3月,蒋梦麟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即回国,毕业论文为《中国教育原理之研究》。1919年初,蒋梦麟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了二十余年。1964年病逝于台北。  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了二十余年。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他长期担任总务长,三度代理校长,1930年冬正式担任北大校长。先后主持校政17年,是北大历届校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学识渊博,精明干练,在那黑暗而动荡的漫长岁月里,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办学,为北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蒋梦麟在北大代理校长期间,正值军阀混战连绵不断,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办学经费严重短缺。为了解决经费问题,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员的基本生活,蒋梦麟四处奔波,多方交涉。他采取了“开源节流”的方针,一方面向政府索要拨款,并多方筹集;另一方面,号召大家注意节俭,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使北大在困境中继续前进。  1930年12月,蒋梦麟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31年春,蒋梦麟提出了“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办学方针,规定北大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陶融健全品格”为职志,他广揽教授人才,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使北大自与军阀政府开展复校运动成功后,走出了一条中兴北大之路,使各项工作走入了正轨。  蒋梦麟任校长之职期间,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日矛盾日益尖锐,北大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此时的蒋梦麟除了忙于校内事物外,还带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反对日本军国主义运动中。在旁人劝说他离开北京躲避风头时,蒋梦麟毅然拒绝,他坚决要和北大师生在一起和日军周旋到底。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在平津陷落后,北京大学奉国民政府教育部命令南迁长沙,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由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组成筹委会来主持校务。1937年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蒋梦麟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虽然设备简陋,学校大致还差强人意,师生精神极佳,图书馆虽然有限,阅读室却座无虚席。”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敌机轰炸长沙,时局十分紧张。蒋梦麟到汉口向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建议,把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因为那里可以经滇越铁路与海运衔接。蒋介石马上表示同意。1938年2月,搬迁的准备工作已大致完成,蒋梦麟从长沙辗转到达昆明。蒋梦麟到昆明后,立即投入新校址的筹建工作。  1938年4月,临时大学由长沙迁到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联大的校务,仍由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的常务委员会来主持。西南联大自1938年5月4日正式上课,至1946年5月4日宣布结束,共计8年,再加上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总共历时9年。三校学生在战云密布的年代里患难与共,团结合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写就了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蒋梦麟曾回忆道:“在动乱时期主持一个大学本来就是头痛的事,在战时主持大学校务自然更难,尤其是要三个个性不同、历史各异的大学共同生活,而且三校各有思想不同的教授们,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幸靠同仁们的和衷共济,我们才把这条由混杂水手操纵的危舟渡过惊涛骇浪。”由此可见,蒋梦麟为临大和联大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一份辛劳。  作为一名校长,蒋梦麟表现出了超越蔡元培校长更突出的办事能力。他就任之后,对北大的行政和教学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改革。同时蒋梦麟对北大理科的教师队伍进行了彻底的整顿,对所有的教授进行重新聘任。当时一批国内第一流的科学家到校执教,如李四光、孙云铸等等。在他们的带动下,理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蒋梦麟对科学研究工作相当关注,他将原来的研究所扩大为研究院,下设文科、理科、法科三个研究所,并增设研究教授职称,招收研究生。从此,北大的研究工作就不断的取得新的成果。他还十分注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邀请了一些外国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如哈佛大学国际法教授威尔逊、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肖威尔等等,他们的讲课在北大均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蒋梦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蒋梦麟关于教育方面的论文,大部分写于“五四”前后。他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批判封建主义的“牧民教育”,反对德、日的军国主义教育,提倡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平民主义教育。由于后来忙于北京大学的校务,他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减少了。但他在教育实践中却坚持贯彻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蔡元培关于大学教育的主张和“学术自由”的原则,他在北大任职期间更是谨记在心,遵照执行。他晚年在《新潮》一书中深情地回忆道:“著者大半光阴,在北京大学度过,在职之年,但知谨守蔡校长余绪,把学术自由的风气,维持不堕。”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  肖东发  “常向湖光会意思,偶从塔影悟精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以“一塔湖图(一塌糊涂)”来概括燕园的风景,语虽诙谐,却也恰切。围绕着未名湖、博雅塔和图书馆,燕园里产生了很多美好的传说,也涌现出了很多巧妙的解释。有人说,博雅塔是一枝硕大的神来之笔,而未名湖则是一方来自天池的巨砚,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挥动着博雅巨笔,饱蘸未名之墨,书写了北大的辉煌历史,而图书馆则正好是北大百年历史的最好见证和保存者,等等。这样的传说和神话实在是举不胜举。  近来,我倒对“一塔湖图”有一种新的理解——那分明是北大精神的一种特殊象征:  古朴庄重的博雅塔.原是为解决校园供水问题而建造的水塔,模仿通州古燃灯塔样式,简洁朴素,卓然耸立。能把与我们生存相关的最基本的现实需求化作为一种超然的美,而且名之博雅——广博优雅,这一现实,焉能不发人深思?湖光潋滟的末名湖,曾是前清淑春园的所在地,石舫横卧,石鱼翻尾,垂柳环湖,美不胜收。蜿蜒曲折的小径旁,常有琅琅书声;碧波掩映的小岛,宛若嵌于湖心的珍珠。立足湖畔放眼望去,东观博雅塔影,西对钟亭落霞,南眺林木葱郁,北望层楼掩映,游目骋怀,平添多少书生意气。  湖光塔影,确实是北大校园最有代表性、最醒目的一景。博雅塔雄健挺拔,体现着北大人自强不息的阳刚之气;未名湖柔波荡漾,象征着北大厚德载物的阴柔之美。  塔和湖,一纵一横,一刚一柔,一凸一凹.一阳一阴,一伟岸,一纤秀,一沉稳凝重,一欢快空灵。  塔象征着思想自由,卓尔超群,特立独行,敢于创新,科学求真;湖隐喻了兼容并包,虚怀若谷,整合精深,和而不同,民主多元。二者刚柔相济,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缺一不可,暗合着北大人的精神品格。古话说“大象无形”,我们居然把充溢在空气中,原本无形的“北大精神”、“少年气象”、“风骨气韵”有形化了,与可视的燕园景观融在一起了。  为什么北大学生“一旦配上校徽,每个人顿时便有被选择的庄严感”?而且总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气概和“心忧天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这就是博雅塔和未名湖所体现的精神。就是毕了业,走到天涯海角,也改不了特立独行、不迷信权威、舍我其谁的劲头。难怪在有些人的眼里,这些特征被置换成另一套词语,如狂傲不羁、眼高手低、自由  散漫、清高而不合群等等。这些用不着申辩,因为大致符合事实,确实是不少北大人的毛病。早在1931年,蒋梦麟校长发表《北大之精神》一文、在谈到“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时候便说过:“我们有了这两种的特点,因此而产生两种缺点。能容则泽宽而纪律弛;思想自由,则个性发达而群治弛。故此后本校当于相当范围以内,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世上事物往往如此:有一长必有一短。识己之长补己之短,方为明智之策。

编辑推荐

  立足湖畔放眼望去,东观博雅塔影,西对钟亭落霞,南眺林木葱郁,北望层楼掩映,游目骋怀,平添多少书生意气。湖光塔影,确实是北大校园最有代表性、最醒目的一景。博雅塔雄健挺拔,体现着北大人自强不息的阳刚之气;未名湖柔波荡漾,象征着北大厚德载物的阳柔之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风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