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上下)

出版时间:1998-01  出版社:石油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鸿烈 编  

前言

科学走进20世纪之后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跨学科综合研究广泛兴起。可以预料,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资源科学就是在这种综合与交叉的科学潮流推动下,特别是在当代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发下,形成的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由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交叉发展的一个横向学科领域,旨在从不同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探讨资源问题。资源科学研究已成为目前支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科学领域。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也是决定地区间、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因素。资源科学研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和时空规律性,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扩展,资源科学研究也日益发展壮大。近半个世纪,我国系统的资源调查勘察和大规模资源综合考察,大大推动了中国资源科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资源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中国资源科学综合研究在世界上居于日益重要的地位。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这部《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就是我国长期的经验教训和科学积累的结晶。这部310万字的专著图文并茂,第一次从资源科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及方法,以总论、综合资源学和部门资源学三部分,分门别类地讨论了学科的各种概念及其构成。这无疑是中国资源科学工作者对世界资源科学发展的一大贡献。20世纪即将翻过最后一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将进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回顾人类社会历程,我们可以透过本书去回顾人类一资源关系的历史进程。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对当代社会科学思潮产生深刻的影响。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全面关注和着力解决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最近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是世界各国仅有的,这对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是巨大的压力。在世纪之交,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赋予了资源管理与研究工作者重任。中国的广大资源科学工作者应当而且能够为21世纪资源科学体系的完善、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积极的贡献。

内容概要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近半个世纪,我国系统的资源调查勘察和大规模资源综合考察,大大推动了中国资源科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资源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中国资源科学综合研究在世界上居于日益重要的地位。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这部《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就是我国长期的经验教训和科学积累的结晶。这部310万字的专著图文并茂,第一次从资源科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及方法,以总论、综合资源学和部门资源学三部分,分门别类地讨论了学科的各种概念及其构成。这无疑是中国资源科学工作者对世界资源科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20世纪即将翻过最后一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将进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回顾人类社会历程,我们可以透过《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套装上下册)》去回顾人类一资源关系的历史进程。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对当代社会科学思潮产生深刻的影响。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全面关注和着力解决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最近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是世界各国仅有的,这对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是巨大的压力。在世纪之交,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赋予了资源管理与研究工作者重任。中国的广大资源科学工作者应当而且能够为21世纪资源科学体系的完善、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积极的贡献。

书籍目录

序凡例资源科学条目分类目录附:彩图插页目录正文条目汉语拼音索引条目汉字笔画索引条目外文索引(INDEX OF ARTICLES)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自然资源有两对基本矛盾。一对是来自资源系统的内部,土地、水、矿产、生物、气候资源的组合与匹配,以组成不同的资源类型与资源结构。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表现为资源不匹配的矛盾。一对是与系统外部,表现为人与资源的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资本论》第一卷第57页)马克思这里说的土地是广义的,即指自然资源,因为土地是资源的载体,因此,人与资源的矛盾也可以认为是人地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往往是同时存在,互相交错,互为影响,但可在具体地区、具体时段上表现出主要矛盾不同。如在中国,从大范围看,北方地多水少,而南方地少水多,能源不足;东半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主要表现为人地矛盾,西半部干旱缺水,水土不匹配;而华北地区又处于人地、水土两对矛盾的叠加之处,成为中国人与资源矛盾的焦点。应该指出,在这两对矛盾中人与资源矛盾往往起到主要矛盾的作用。因为资源只有对人来说才有意义,人与资源应该是最基本的关系,资源是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人通过生产活动,即自己的劳动,直接或间接地从资源中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物资与能量。自然资源的供应将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表现为资源的稀缺性这一普遍的经济学现象。稀缺的资源被不同集团或个人占用,有需要的人只能通过交换求得满足,资源就成了商品,进人流通领域。在人与资源这对矛盾中,人永远占据着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可以由于不合理地掠夺性地滥用资源,从而造成资源的流失、破坏、退化乃至枯竭,加剧其紧缺程度;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合理地科学地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使资源得到节约、高效、持续的利用。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最终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组织管理才能获得解决。在人与资源关系中,还要谈及一点的是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资源与环境是互为依存、互为影响的。资源本身就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环境能被人们直接利用的那一部分,人类利用了资源也就利用了环境。环境的恶化是资源不合理利用,资源破坏、流失、污染的结果。因此,保护、治理环境首先要从合理利用资源着手。环境是生成资源的动力和条件,资源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资源的生产力,甚至产生不可逆转的结果,从这个意义讲,保护好资源环境也就是保护资源生产力。在人口-资源-环境中,人是主动的,环境是被动的,资源是这个链条中的中心环节,整个状况将取决于人如何利用资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守持续利用原则、保护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节约原则。

后记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是中国几百位科学家共同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中国资源科技工作者对世界资源科学的一大贡献。她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资源科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全书》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牵头,并与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土地区司、农业部区划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共同主持编撰的。水利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原地矿部资源管理司、原海洋局科技司、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能源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为协办单位,与主办单位一起共同为《全书》的编撰出版工作做出了贡献。一部百科全书从撰写到出版,一般都需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有的机构出现变动,不少理论、资料有新进展。《全书》在截稿时虽尽可能采用最新信息,也难免出现差误,请读者引用时注意。

编辑推荐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套装上下册)》:总论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法学土地资源学水资源学矿产资源学能源资源学气候资源学森林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植物资源学动物资源学天然药物资源学海洋资源学旅游资源学社会资源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本书作为参考书有一定价值,但不适合教学。
  •   书很好,而且送货及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