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王超逸 编  页数:303  
Tag标签:无  

前言

  “软实力”与“文化力”的概念一经出现,便广为流传,并衍生出“区域软实力”、“企业软实力”和“文化安全”等概念,也引发了对中国文化的再审视。  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这方面的研究动向,并搜集了不少资料;然而当我读到王超逸先生主编的《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这部书稿时,便有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感觉:书中不仅有对古今中外有关资料的旁征博引,有对“软实力”、“文化力”的独到见解,还有源于自身实践的经典案例。  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约瑟夫·奈教授不久前又提出了“妙实力”(smart power)的概念,即软实力与硬实力巧妙结合所产生的新的更具有威力的实力。这说明学界对软实力的研究正在深化。  希望本书作者锲而不舍,在软实力、文化力研究,尤其是在对中国文化的再审视上领军天下。  是为序。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第一编 软实力管理;第二编 文化力与文化安全;第三编 中国文化的馈赠与拿来。

作者简介

王超逸,著名企业文化专家、管理学家、国联鼎盛(北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中国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于2001年率先提出了“实施国家企业文化安全战略”、“构筑国家企业文化安全防御体系”、“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等一系列原创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新观点、新视角。被誉为“中国‘软实力’和‘企业文化安全’研究第一人”。
20世纪90年代初,到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学习考察东亚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探讨东方式企业文化建设模式,致力于企业文化的中国化、本土化以及可操作性。
主要著作有《企业文化教程》《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当代企业文化与知识管理教程》《比较企业文化学原理教程》《现代礼仪教程》《中外企业文化理念大全》《竞争大未来——21世纪企业文化制胜战略》《中国卓越企业文化实战与人力资源开发》《对国际品牌战略的比较考察》《中国近代商史的一面镜子》等,参与编著《中国企业文化年鉴》。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曾为近百家中外现代企业集团提供咨询服务。主要研究方向:软实力与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的科学策划与设计。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第一编 软实力管理 第一章 软实力的定义  第一节 软实力的中译探析  第二节 汉语视野中的软实力  第三节 软实力的定义 第二章 国家软实力  第一节 国家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家软实力的要素 第三章 区域软实力  第一节 区域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区域软实力的要素 第四章 企业软实力  第一节 企业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企业软实力的要素 第五章 个人软实力  第一节 个人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个人软实力的要素 第六章 软实力的类别  第一节 承受力  第二节 说服力  第三节 意志力  第四节 奋搏力  第五节 竞争力  第六节 自信力  第七节 容忍力  第八节 展示力  第九节 学习力  第十节 执行力  第十一节 亲和力  第十二节 诚信力  第十三节 创造力  第十四节 永恒力  第十五节 激励力 第七章 软实力的作用方式 第八章 软实力的提升途径 第九章 软实力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编 文化力与文化安全 第十章 文化力及文化安全理论基本问题  第一节 文化及其意义  第二节 国家文化安全 第十一章 全球化: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全球文化格局:超级大国主宰模式及其危害  第四节 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第十二章 文化产业:国家软实力的支撑点  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软实力  第三节 发展文化产业与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软国家机器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宗教意识形态的特殊复杂性  第三节 认真吸取原苏联的历史教训 第十四章 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形势:矛盾与斗争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激烈竞争  第二节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竞争  第三节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斗争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任务:维护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  第一节 维护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  第二节 维护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第三节 维护先进文化的主体性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战略:物质、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一节 物质、政治、精神文明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第二节 发展文化事业  第三节 推进文化市场发展  第四节 努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第五节 增强知识分子维护文化安全的责任感  第六节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文化安全第三编 中国文化的馈赠与拿来 第十七章 中国文化的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文化在东亚的传播及影响  第二节 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及影响  第三节 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第四节 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及影响 第十八章 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受容与排拒  第一节 夷夏之辨  第二节 儒佛之争  第三节 明清禁教与西学的早期输入  第四节 晚清的传统与西化之争  第五节 东西文化论战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十九章 外来文化输入中国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软实力的定义  “软实力”(Soft Power)是一个外来词汇,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Nye)最早提出。约瑟夫·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1990年,约瑟夫·奈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1992年,他出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正式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其核心理论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  “软实力”概念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成为最流行的关键词之一。它在国际政治界是一个新概念,但就其思想和内容来讲其实并不新鲜。西方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曾向意大利王子献策:“为君之道,让人对你心存畏惧比让人对你满怀热忱更为重要。”  中国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老子也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推行“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柔道。儒家主张重“王”道、轻“霸”道。历代明君贤臣在处理国家间的矛盾上,主张“和为贵”,反对以强凌弱;解决与他国的冲突,强调“以德服人”、“攻心为上”,反对穷兵黩武。即使是在硬实力直接对决的战争中,也强调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软实力的探讨、研究和贡献。古代中国的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同化力”。日本从唐朝直至明治维新长期师法中国,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常可见孔庙和汉文,甚至欧洲的一些启蒙思想家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虽然“软实力”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但是在中西文化中都有一定的萌发和积淀。因此,在奈提出这个概念并且得到众多国家和人群的广泛使用之后,我们在讨论奈的真实意思的同时,需要讨论和关注“软实力”这个概念在整个语言和文化中的内涵和意义。为此,本书决定从软实力的中译以及结合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背景来理解和把握软实力的真正意涵。  第一节 软实力的中译探析  “软实力”(Soft Power)有多个中文译名。最早的中文出版物把“Soft Power”译为“软力量”。后来,更多的人采用“软实力”或者“软权力”的译法,也有一些人把它译为“软国力”或者“柔性国力”。关于“Soft Power”的中文翻译问题,本书认为需要客观、理性地分析它从提出到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延伸发展的过程。对此,本书作出如下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1.将约瑟夫·奈提出的“Soft Power”译为“软权力”更为准确。首先,约瑟夫·奈主要是就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影响别国的能力而言的,更强调“Soft Power”在国际关系和国家战略中的制衡力,译成“软权力”更忠实于他的本义和思想。其次,在已有的中文著述中,“Power”一般也被译为“权力”,这样更符合翻译的约定俗成原则和使用习惯。  奈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中也将对软力量的探讨开始于力量的讨论。他认为,“英文字典上对力量的解释就是做事的能力。泛泛而言,力量意味着获得所期望结果的能力。字典上的另一种解释是,力量即通过影响他人的行为将事情办成的能力。具体而言,力量是对他人的行为施加影响以达到自己所期望结果的能力。但影响他人行为可有多种方式:威逼、利诱,或通过吸引和拉拢使对方想你所想。”  这本书的译者试图淡化“权力”的性质和意思,用“力量”这个比较中性的词汇,但是实际上如果结合奈的强调国家的实力及吸引、制衡能力的观点和其国际关系的背景,那么其实翻译成“力量”并不合理,不能准确表达奈的观点。此外,奈反对将力量定义为“简单解释为所拥有的可影响结果的能力和资源”,认为仅仅将力量和产生力量的资源画等号时,会产生诸如“最好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最好的产出”的悖论。这也可以从侧面佐证了我们关于将奈提出的“Soft Power。”译为“软权力”的意见。  2.相较于“软权力”,中国人更倾向于用“软实力”,主要原因是“软权力”不符合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平衡、内敛,不事张扬的文化品性。在中国人的理解和文化中,“软权力”用“权力”一词,过于张扬,甚至有些极端。而“软实力”用的“实力”一词是中性词,不偏不倚,符合中国文化的“中庸”传统。  3.近年来,“软实力”在中国已不仅仅用于国际关系和国家博弈之中,而且广泛地用于区域软实力、企业软实力、个人软实力的讨论、解释和研究中,其范畴有了很大的拓展和延伸,仅仅用“软权力”已经无法概括这些新的主题和发展。  4.“软实力”与中国语言文化相结合已经产生了很多新的含义和范畴,仅仅用“软权力”也已经不便于理解和研究。  综上,本文认为,约瑟夫·奈所谓的“Soft Power”译成“软权力”更为准确恰当,但是考虑“Soft Power”在中文世界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其含义有了很大的扩展,用“软实力”进行翻译、概括和表达更准确,也更贴切。  第二节 汉语视野中的软实力  在古汉语中,“力”是一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在古汉语中“力”的本义就是体力、力气。“力”因为其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汉字的部首之一。《说文》:“力,筋也。像人筋之形。”“筋下日: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从《说文》的解释中更可以看出“力”在汉语中的本义就是体力的意思。此后,又沿着“力量”这个线索逐渐演变出力量、能力、威力、权力等意思。  现代汉语中的“力”主要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比如力气、力量;第二,一切事物的效能,比如视力、生产力、控制力;第三,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比如力学、作用力、保守力;第四,用极大的力量,比如尽力、力挽狂澜。  物理学中的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的作用,也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对力的概念的理解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们同时产生并相互作用于对方;(3)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即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从酝酿、聚集、爆发、释放、衰减、消失是力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然而,软实力在汉语言和中国文化中有长期的积淀,人们对于它曾有不同的的认识和表达,这些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人对软实力的理解和解释产生了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解析和梳理这些与软实力相关的力,简称“力论”,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种。  一、文力  “文力”是相对于“武力”而言的。“武力”原指“勇力”或“使用暴力”,指军事力量和实力,比如军队的战斗力或人员的多少。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力的国家,历史上的匈奴、蒙古、大金等以及曾入侵我国的日本都是尚武的。即使在战争中,中国人也重视文力的作用。所谓“德行天下,武卫四方”。比如三国时期,袁绍要打曹操,便让陈琳写一篇檄文去骂曹操,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  文力的内涵便是文化力。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文化蕴涵着巨大的力,它是向心力、是凝聚力、也是生产力。我们把文化所蕴涵的这种巨大的吸引力、渗透力、推动力,称为“文化力”。这种力量是无穷的,它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因而,人们通常将文化力与软实力等同起来。高占祥在《文化力》一书中把文化力归结为包括文化思维力、微调力、孵化力、安全力、钝感力等在内的32种力,提出“传统文化是文化力的核心,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而文化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身的。  文化力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泛指一般知识或文字语言能力,包括学习文化的状况及文化水平状态。文化力与人们的思想与社会交织在一起,与当下文化现象密切关联。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史,作为承载历史传统和在当下需要弘扬的文明价值,其本质都是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所不同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体现文明过程。文化史和文明史是同时存在的,文化力则是用来说明文化发展的脉络的。文化在人类文明演进及个人的成长中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它早已渗透于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因而,文化力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经济腾飞、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历史力、现实力与未来力  “历史”一词出现于清末。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真相只有一个,历史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人类社会一切物体前进的根基,历史的流传和记载、及其研究往往对后世有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  历史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的履历、经历;(2)过去的事实,过时的事物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对形成未来的进程有影响的事件;(3)征服者美化自己的工具;(4)历史力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演变。冯友兰提出评价历史当以世纪为单位,其实以世纪为时间长度还嫌不足,有人提出当以千年为时间长度,距离太近往往看不清楚。  现实就是当前存在的客观事物。它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事实,当前存在着的客·观实际;二是真实,符合实际情况。鲁迅在《坟·文化偏至论》中说:“处现实之世,而有勇猛奋斗之才,虽屡踣屡僵,终得现其理想。”沈从文在《王谢子弟》中写道:“七爷虽说很想作件侠义事,倒也不能不从现实考虑考虑。”阿英《(花面杂剧)题记》中说:“今观摹刻本,刻绘人物,极为现实。”这都反映出现实的客观实际性。  现实力就是由现实状况决定的,可能产生一切影响的能力。“历史力决定现实力”,并非历史中的某个或某些事实决定了今天的某些事实,而是所有历史力因素和整个历史轨迹决定了现实力的状况。  未来是相对于过去和现在提出的,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现在往后的时间,没有到来、尚未发生,或即将到来的将来的光景。任何事物都有未来。有人对未来进行如下思考:未来会怎样?谁也没一个准确的答复,即使是现在最权威的科学家。对未来的思考和创造带给了我们生命非凡的意义。未来的意义在于不曾被过去所经历,在于不断地被更新。人类从过去走来,向未来走去,经历的是一条不曾重复的奇迹之路。相对于走过的历史,未来是大家从未发现的地带,而在今天的现实中却透露着一些未来可能的信息。正因为这样,未来对人类的行为具有新奇力、诱惑力、吸引力,为人类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创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机会资源。  未来力就是通过现实状况可以预测和把握的力量。一个人的心智、才能、志向都属于未来力的范畴。未来力的最终归宿取决于能力,而能力则是取决于此时此刻付出的努力。正所谓“现实力决定未来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这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今天的努力决定了未来10年、20年、30年后的成就,决定我们未来对社会的影响,决定我们未来在社会上的地位。  历史力、现实力和未来力不是毫无联系,单独存在的。正如昨天、今天、明天之间,是互为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历史力决定现实力,未来力取决于现实力。我们不可能抛开历史看现实,也不能脱离现实谈未来。今天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由历史规律决定的。而今天的现实会变成明天的历史,现实又影响着未来。历史力——现实力——未来力是形而上的力的链条。  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它往往会以惊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现。也因此,历史就有了它最重要的功用——经世致用。所谓经世,是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所谓致用,是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都在强调着历史力的现实指导作用。当一个民族成为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的民族时,对个人、对民族、对人类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如何从过往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应对今天的现实生活?……答案是,把握历史力、抓住现实力,推导、发挥未来力。  正因为历史是过去的,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对历史耿耿于怀,也不是想着未来会怎样,而是从现实出发,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借助历史力,志存高远,关注未来,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用知识来丰富、武装自己,用知识改变命运。做到了历史力、现实力和未来力的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三者合而为一的功效,这就是三个力作用的最大实现。  三、理论力  理论通常是指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力是指对事实的推测、演绎、抽象或综合而得出的(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现象的性质、作用、原因或起源的)评价、看法、提法或程式的能力。理论力是相对于实践力而言的。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力以认识为根源,以改造为目的和动力,包括:(1)改变自然,迫使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2)调整和改变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能力;(3)用行动使成为事实;履行或实现诺言的情况;(4)探索客观世界奥秘或寻觅有效实践活动方式的科学试验活动。除以上四种基本形式外,教育、管理、艺术等一切同客观世界相接触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动进行的程度,都是实践力的内容。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什么是软力量?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美)约瑟夫·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国学大师、社会活动家梁漱溟  我们要超越各种狭隘的限制我们思维的结构,但是要对这些结构给予充分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儒家为己之学的发展,就是怎么样把限制我们思维的力量转化为使我们能够发展的资源。  ——文化学家杜维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则是“和”,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哲学家汤一介  文化从何而来?由人化文;文化是做什么的?以文化人。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就是了解当代的中国人。  ——文化学家孙家正  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普世的文明,有的只是一个包含不同文明的世界,而其中的每一个文明都得学习与其他文明共存。  ——(美)塞缪尔·亨廷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有思想,有见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