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丁茂战 编  页数:324  
Tag标签:无  

前言

  31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治理覆盖面不断减少的过程,是社会治理模式由宝塔垂直形向扁平化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内的社会成员和社会单元,持续不断地退出原有体制,成为无主管的“自由人”、“社会人”。与此同时,新生的诸如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新型社会组织等“社会人”及其组织,呈爆炸式扩张态势。“体制内”和“体制外”覆盖的范围,此消彼长,转眼间,全民总人口中至少70%成为流动大军的成员,其中很多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各种无主管、无上级的非公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遵从这样的范式:发现问题一提出对策一反复试错一政策调整一制度创新一制度积累一体制创新。如何实施对“体制外”社会群体的治理,最终形成一个定型的体制框架,无疑将遵从这一范式,有一个过程。然而,由于我国的改革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保速度为最直接目标,并且广泛认同“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顺序,所以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远远滞后于实践的需要,“社会人”占据的“江山”已经过半,而究竟如何进行社会领域的治理,目前连一个大致的思路还未形成,更不要说设计一套完整的制度了。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改革布局,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改革布局,“社会建设”终于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正式摆上党中央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体内容则分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并且在“社会管理”内容中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这些提法,在宏观上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指明了大致的方向,但具体如何操作。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迁,从传统封闭的农耕社会向现代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新的社会元素和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尤其是社会上涌现了大量游离于现有管理体制之外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形成了政府社会治理上的空白,对政府的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造成了巨大冲击,以单位制为主的传统社会治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改革创新政府社会治理制度已经势在必行。本书主要着眼于在新的形势下,改革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以更好地管理和服务这些社会组织和社会人,更好地处理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务。    全书从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的历史回顾入手,在对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人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两方面社会治理制度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进而在社会治理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提出了下一步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和重点任务。最后,本书就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探讨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本书的研究背景    二、本书的相关概念    三、本书的写作意义    四、本书的创新之处    丑、本书的整体布局第二章 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的形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社会治理模式    二、传统政府社会治理模式的特征    三、传统政府社会治理模式发挥的积极作用    四、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冲击  第二节 我国政府社会治理中的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概述    二、社会组织的生成方式    三、社会组织的分类    四、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五、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政府社会治理中的社会人    一、社会人产生的背景    二、社会人的内涵     三、社会人的构成群体    四、社会人的主要特点    五、社会人产生和发展带来的问题  第四节 传统社会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社会治理理念落后    二、社会治理职能界定模糊不清    三、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四、社会治理主体过于单一    五、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简单落后    六、社会治理配套制度建设滞后第三章 国内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内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近期探索    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二、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三、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四、国内其他地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第二节 国内社会人管理体制改革的近期探索    一、宁波市社会人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二、江苏省社会人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三、深圳市社会人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四、杭州市社会人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第三节 国内社会治理运行保障体系改革的近期探索    一、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体系的改革探索    二、吴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探索    三、沈阳市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探索    四、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机制的改革探索  第四节 国内社会治理制度改革探索的成果、经验与不足    一、国内社会治理制度改革探索取得的成果    二、国内社会治理制度改革探索的经验与启示    三、国内社会治理制度改革探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四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治理制度经验借鉴第五章 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第六章 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七章 对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的设计第八章 我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专题研究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的单位制逐步解体。一方面,在效益原则和市场导向的推动下,单位的专业功能逐步加强,单位的非行政化趋向明显,大量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行政纽带已经松弛,社会职能逐渐剥离,正朝着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权责分明、自负盈亏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导致社会资源分布格局的改变,利益分配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传统的单位不再是社会成员获取资源的唯一途径,单位成员不再被禁锢在一个单位内,离开原单位不仅不再意味着工作机会的丧失,甚至还可能谋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加上由于行政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剥离,单位不再对成员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单位成员的自主性明显增强。这些变革给以单位制为主的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  (一)单位成员的铁饭碗被打破  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属于国家庞大行政体系的分支,担负着专业职能、行政职能和社会职能,在为单位成员提供一个“铁饭碗”的同时,也决定了它对单位成员的禁锢。单位成员一旦进入单位,终身的工作和生活便有了保障,不必发愁日后的生活,甚至后代的生活也有了保障,但单位成员也被牢牢的束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法自主离开单位。改革开放后,单位没有了对其成员工作和生活提供永久保障的功能,与其成员开始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劳动契约关系。就业的终身制被打破,单位成员的工作不再是“铁饭碗”,成员只有付出了劳动才能获取相应的报酬,一旦成员不能为单位创造财富,这种契约关系随时有破裂的可能,单位成员将以下岗、辞职或其他形式离开单位流入社会。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单位不再牢牢把单位成员束缚在单位内部,单位成员的自主流动性也大大增强,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单位的控制功能明显被削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启发思想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