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夏庆杰  页数:396  

前言

  本书是以作者自己收集的1998年我国农村随机抽样入户调查数据和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or CHIP)中的1988、1995、1999、2002四个年度的城乡家庭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国际前沿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及作者的创新方法,从微观经济体(家庭和职工个人)角度研究与国家经济决策较为相关的实际经济问题如农村生产及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变化、城镇工资结构变迁、影响城镇工资差距扩大的因素、城乡反贫困等问题,其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提供一些基础和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政策建议。  作者曾于1998年夏天和1999年夏天到辽宁省新民县九个村庄自费进行了具有全县经济代表性的450户随机抽样入户调查,以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本书的部分章节的研究和写作。其它章节以中国家庭收入项目中的1988、1995、1999、2002四个年度的城乡家庭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作者认为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应对实际经济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数据和资料,这样做出来的研究才会具有活生生的生命力,所得出来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才具有翔实的基础。另外,作者还认为应用微观经济学研究应以具有代表性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只有如此才能为决策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应用微观经济学领域的学术研究著作,主要适用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经济学研究人员、硕博研究生及其他对劳动经济学、贫困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量减少书内各章节之间的交叉索引,努力使每一章均可独立阅读而无需参考其它章节。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这样做的代价是相似或类似的内容(如关于所使用数据的说明和介绍)在相关各章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重复。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农村生产、劳动、就业问题,第二部分研究城镇劳动就业问题,第三部分研究城乡反贫困问题。本书第一部分在使用作者于1998年到辽宁省新民县对代表该县总体经济状况的九个村进行的450户农户入户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了微观范围的劳动力就业选择、农户劳动经营回报、劳动力供给等问题。该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至第五章)。

作者简介

夏庆杰,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土,英国巴斯 (Bath)大学经济学博士,英国诺丁汉(Nottingham)大学博士后,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微观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讲高级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应用微观计量方法、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
  曾作为英国诺丁汉(Nottingham)大学博士后从事 “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资助给英国牛津大学和英国诺丁汉(Nottingham)大学的大型联合研究项目《中国的城镇新贫困和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农村生产、劳动、就业问题  第一章 我国农村非农劳动就业的变迁及数据收集介绍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与农村发展相关的经济社会制度安排   第二节 七十年代末以后的经济改革和农村非农经济活动   第三节 研究主题和相关理论回顾   第四节 实地调查:随机抽样农户调查   第五节 文献综述和本书第一部分 结构  第二章 农村劳动就业的多样化   第一节 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二节 关于实地人户调查和数据   第三节 计量经济学方法     第四节 影响农村劳动力选择不同类型非农经济活动因素的多项逻辑斯特模型分析   第五节 非农经济活动劳动回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第六节 结论  第三章 农户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所研究的地区、数据和方法   第三节 估计方法   第四节 计量结果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农村劳动参与和劳动力供给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理论框架   第三节 所研究地区、数据及计量方法   第四节 关于中国农村男性,女性劳动力影子工资的推导   第五节 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参与及供给问题的分析   第六节 总结  第五章 关于本书第一部分 所研究的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总结和展望   第一节 本书第一部分 总结   第二节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展望和政策含义 第二部分 城镇劳动就业问题  第六章 国企改革过程中下岗裁员的决定因素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及所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介绍   第三节 职工被裁减可能性的Probit模型分析   第四节 失业持续时间的半参数持续性模型分析   第五节 下岗失业与收入下降的反事实分析   第六节 结论,现状及政策含义  第七章 国企裁员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   第三节 不同职工群体的工资函数   第四节 根据工资函数所计算的模拟工资   第五节 工资结构变迁   第六节 结论  第八章 城镇工资结构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裁员下岗期间的变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和方法   第三节 个人特征回报的改变   第四节 企业重组对工资的影响   第五节 中国工资函数的特殊性质   第六节 总结  第九章 经济转型期间城镇工资支付结构变迁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数据和方法   第三节 OLS和分位数回归结果  第四节 总结 第三部分 城镇反贫困问题  第十章 城镇贫困的变化趋势与模式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关于城镇贫困趋势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贫困趋势、不平等与增长的新证据   第四节 分解绝对贫困的变化   第五节 贫困和不平等的模式——多变量分析   第六节 结论、现状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四、人类发展条件制度安排  在禁止农民流入城镇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城乡之间建立和维持了完全不同的、偏向城市的人类发展制度安排。城市居民享受着由国家财政保证的相对优越的人类发展条件,而提供给农村居民的非常脆弱和低下的人类发展条件还必须由贫困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来提供资金支持,即由农民本身自行融资。如上所述,在农产品统购统销体系和价格“剪刀差”机制下,农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被无形地吸人到中央财政,以保证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  具体来说,城市居民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有资格获得一系列的人类发展制度安排。他们有永久工作保证、在正规医院免费医疗、孩子在正规学校免费接受教育、退休金、病假、产假、福利住房(有水、电、供暖的住房)、食物补贴、城市交通补贴、理发洗浴报纸书籍补贴、甚至是孩子的工作。几乎所有的人类发展条件都通过工作单位安排的。当然,农民根本享受不到任何上述人类发展制度安排。  与相对优越的、由国家财政开支保障的城镇居民人类发展制度安排相比,农村的人类发展制度安排落后得多、不稳定且数量很少。这些非常少的由人民公社或者是由农民自己融资的人类发展条件就是指公社医院、著名的“赤脚医生”制度、孩子的免费教育、对残疾人、孤儿和无子女老人的基本生活保证。由于公社医院没有合格的医生、护士、医疗设备,因而不能称之为正规医院。赤脚医生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训练,所以他们不能处理任何严重的病症。尽管农村孩子也可以接受免费教育,但是农村学校很少有合格的教师,同时学校的校舍和教学设备也远远比不上城镇学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劳动就业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